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2017年前8個月,趣旅、皇包車、我行集團、一家民宿、任游、懶豬行等10余家服務出境游場景的初創企業相繼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
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聯想創投集團總裁賀志強認為,出境自由行服務平臺是繼OTA(在線旅游)、旅游聚合平臺、旅游社區之后在線旅游的第四大機會;出境自由行依然存在平臺性機會。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旗下的《投資參考》近期面向中國出境游客的一次調研,面對經濟情勢趨穩、辦理出國手續流程減化,以及低價市場吸引小城鎮居民邁出第一次出境旅行,中國出境游客在過去一年明顯增加。
《投資參考》預估,2017年中國游客在出境游期間的總支出將達到2.3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增長11.8%。
“出境自由行的機會一直都存在。
加之巨大的潛在用戶群,這個市場未來一定還會出現井噴。
”左馭執行董事韓澤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現在的競爭更激烈了,創業公司必須以足夠創新的產品和非常扎實的服務來形成自己的核心壁壘。
”任游創始人、CEO潘世峰說。
出境游人口紅利 談到出境游的市場空間,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的創業者和投資人大多提到了這樣兩組數字:1.22億和1.29億。
中國旅游研究院、攜程旅行網聯合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出境旅游人數達1.22 億人次,旅游花費達1098億美元(約7600億元人民幣)。
2016年中國內地居民有效的因私普通護照持有量約為1.29億本,這一數字在2012年時大約為3800萬。
“出境游方向上仍有巨大的人口紅利存在。
雖然爆發期還沒有到來,但已經顯現出非常強的增長勢頭。
”住百家聯合創始人、COO鄒鑫說。
住百家成立于2012年,是一個面向國內旅客的境外旅行品牌,幫助中國出境自由行旅客入住海外的短租公寓、民宿、度假別墅。
鄒鑫介紹,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出境游服務出現了兩大新的變化:多人出游趨勢增強、多天趨勢增強。
一方面,隨著消費能力的提高,旅游需求和家庭或社會責任并存,代表現象包括假期家庭出游、小團體出游需求的上升;另一方面,消費者的偏好也開始傾向于休閑度假游、深度游、品質游,更加強調個性化體驗和追求精神層面。
韓澤給出了相似的觀察,他說:“中國游客更加注重出境游的品質,深度游、小包團在整個旅游產品中的比重是高走的;旅游的方式也從過去的吃買觀光,轉變為深入本地生活、本地體驗。
” 韓澤曾在港中旅集團任職十年,現在在左馭VC基金負責項目拓展工作,主要關注文旅大消費板塊的投資。
易觀發布的《2017中國在線旅游年度綜合分析》顯示,2016年,中國旅游產業收入達到4.69萬億元人民幣 ,名義增長達13.6%,其中在線旅游市場交易規模達到7394.24億元人民幣,名義增幅達到56.1%。
報告認為,2017年,出境游產品將成為最重要的成長亮點,整體市場競爭向運營和服務層面傾斜,服務消費升級用戶需求是行業向前推進的核心動力。
韓澤看好出境自由行的市場,但也強調:“自由行會繼續蓬勃的發展,但這并不是唯一能夠滿足用戶對自由度和靈活度偏好的產品。
” 初創企業的機會 出境游場景下,創業公司的核心產品和服務即可以從產品類別上劃分為機票、住宿、目的地游玩,也可以根據游玩形式分為跟團游和自由行,還可以根據用戶端的需求分為攻略類、交易類和落地服務。
“旅游業盤子很大、市場還相對傳統,用戶偏好正在發生從跟團游到自由行的變化。
我們團隊過往的創業經歷是在移動互聯網,也相信通過新技術撬動旅游的市場是有機會的。
”潘世峰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
潘世峰是一位連續創業者,曾在2003年創辦了手游門戶“捉魚網”,如今的愿望是通過移動互聯網來降低出境自由行的門檻。
他認為,技術型的創業公司在通過新技術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優化價值鏈方面,都還有很大的機會。
8月,專注出境自由行預訂服務的任游宣布完成3500萬元的A+輪投資,由A股上市公司旗下投資基金領投,聯想創投、知初資本跟投。
隨著出境游的日趨火爆,在線旅游企業和線下旅行社也紛紛著力搶奪這一場景下的市場份額。
談到來自大公司的競爭,潘世峰認為,大企業一定會做這塊市場,但也一定是有側重的來做。
“出境自由行是一個更細分的市場、服務是非標準化的。
他們決定關注這個市場,但能做到多深、能從多大程度上去解決用戶痛點,這都是有待思考的。
” “在巨頭夾擊下,出境游創業公司仍有很多新機會。
”鄒鑫分析說,出境游領域仍有三大創業機會,包括:垂直細分領域,聚焦深度縱向發展的機會,如定制游、主題游;提供多樣化、精細化、差異化服務的機會,如,以高爾夫、潛水等為代表的興趣游;開發整合目的地資源,改善目的地體驗,如,小交通、地接等。
據了解,在住百家的實際運營中,公司已經在既有民宿業務的基礎上,以眾包的方式將當地華人資源整合起來,為用戶提供周邊服務。
旅游產品的未來 隨著旅游消費者對多次游、深度游產品需求增加,境外旅行個性化需求市場呈現著巨大潛力。
技術對產業的改造、個性化產品和服務的出現、共享思維在旅游的應用,也都讓資本看到了很多機會。
左馭在行業分析和投資中將旅游板塊分為資源、產品、渠道、營銷四個組成部分。
談到VC和PE在出境游板塊投資偏好的不同,韓澤介紹,“VC投資更多是在產品、渠道、營銷三個部分;PE通常要求被投企業有一定的體量和規模,這類項目主要集中在渠道、產品方面,如旅行社、景區、旅游演藝。
” “出境游市場的增量是否會被OTA等存量渠道收割?這是我們要問的問題。
隨著供應鏈不斷的數據化和結構化,帶來的結果將是供應的‘大一統’時代。
每一個組織和個體,都可能成為流量的入口,這一定是機會。
”韓澤認為。
今年5月,湖畔大學教育長曾鳴提出“S2b”的概念:S代表大的供應平臺,它將更好地賦能給更多的小b,幫助他們更好地服務自己的客戶。
談到旅游板塊出現S2b平臺的可能性,鄒鑫分析說:“S2b代表的是產品升級和體驗升級。
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消費者追求更為個性化的體驗,這需要更多元化的服務提供者來提供更精細化、更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
” 消費升級正在倒逼服務模式的升級改革,如,從信息撮合匹配的C2C向具有標準化品控和服務體系的C2B2C傾斜,向更符合用戶需求的方向轉變。
“未來的旅游市場將是得體驗者得天下,更受歡迎的一定是輕探險、觀光性強、目的地特點鮮明的產品。
這是目前傳統旅行社和OTA平臺上所稀缺的,對于創業公司來說是非常大的一個機會。
”韓澤認為。
“體驗型產品還沒有被任何機構或者個人整合,這是非常好的一個機會。
”韓澤也指出,實現非標品整合對應的是在供應鏈技術改造、產品跨文化轉化、評價體系建設等多方面的投入。
下一篇:餐飲下半場,創業公司該如何抓住供應鏈機遇?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第四次單身潮來襲 單身潮背后有哪些商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