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2018年3月5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了政府工作報告。
李克強總理提出了2018年重點工作任務,強調要“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上新水平”。
我們解讀出了七大創業趨勢和三大警鐘。
七大創業趨勢1.人工智能做大做強新興產業集群,實施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在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多領域推進“互聯網+”。
發展智能產業,拓展智能生活。
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評:2017年,“人工智能”第一次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隨后,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預計2030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超過10萬億元。
至此,發展人工智能被提高至中國的國家戰略!在政策、資本、創業者的狂熱助推下,人工智能落地應用不斷普及。
在投資界梳理的在2017年共計183起B輪前AI融資事件中,企業服務、醫療、金融位列應用層前三。
與此同時,在工業、汽車、家庭等各個產業和場景里,人工智能正釋放其不可估量的潛力,而AI產業化發展之路日漸明晰。
隨著國內投資的持續上升和競爭的加劇,中國的AI科技企業客開始走出國門,進入不發達的市場和地區。
2.推動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產業發展加快制造強國建設。
推動集成電路、第五代移動通信、飛機發動機、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產業發展,實施重大短板裝備專項工程,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創建“中國制造2025”示范區。
大幅壓減工業生產許可證,強化產品質量監管。
全面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進與國際先進水平對標達標,弘揚工匠精神,來一場中國制造的品質革命。
評:曾經,中國制造被戴上“低質低價”的帽子,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制造業不再做跟隨者和模仿者,正打破過去的觀念,堅持走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
2009年起,我國正式啟動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的全面布局,各種扶持政策密集出臺,政府補貼、不限牌不限行、免征購置稅等多重政策紅利相繼來臨,一時間讓新能源汽車集萬千寵愛于一身。
在政策和資金的催化下,各路車企如同打了雞血一般,都在加碼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生產和投放——吉利、比亞迪、沃爾沃、奔馳等傳統巨頭紛紛生產制造新能源車型,包括格力、五糧液、協鑫等在內的不少上市公司也相繼跨界造車,意欲從中分一杯羹。
3.發展平臺經濟、共享經濟要提供全方位創新創業服務,推進“雙創”示范基地建設,鼓勵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開放創新資源,發展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形成線上線下結合、產學研用協同、大中小企業融合的創新創業格局,打造“雙創”升級版。
評:從網約車開始,“共享”的新業態如雨后春筍般出現,2017年,以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為典型代表的共享產品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刷新了人們的認知。
一時間,共享經濟催生多個新行業,在單車與汽車之外,包括共享雨傘、共享馬扎、共享衣櫥等引發諸多爭議的“共享”產品也開始出現。
共享經濟雖然留下了少數靠譜的玩家,但更多的是燃燒掉了諸多資源資本,留下了一地雞毛。
悟空單車、町町單車相繼倒閉,共享汽車EZZY、友友用車也先后發布微信推送停止運營,共享充電寶的虛火也降了下來……如今2018年已至。
相信在政府管控、市場自身的調節以及資本的日漸冷靜下,共享經濟將在冷靜中回歸商業本質。
4.建設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發展互聯網+農業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促進農林牧漁業和種業創新發展,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穩定和優化糧食生產。
新增高標準農田8000萬畝以上、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000萬畝。
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加強面向小農戶的社會化服務。
發展“互聯網+農業”,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評:三農問題一直是政府關注的重點。
這幾年比較火熱的概念是“農村電商”,這也是政府在大力提倡的,簡單來說就兩件事:一是工業品下鄉,也就是方便農民網購,讓城市的工業商品走進農村市場;二是農產品進城,也就是把農產品賣到城市里去。
而農產品進城,恰恰是改善農村經濟的關鍵。
煙臺的蘋果、碭山的梨、新鮮的大閘蟹……幾乎所有你想吃的東西如今都能在網上買到。
目前,我國“互聯網+農業”正在實現大跨越,發展飛速。
隨著“互聯網+農業”提升國家戰略,可以預想,未來30年農村將迎來最大的財富爆發機會。
5.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將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再延長三年,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
評:中國二手車交易在近年來快速增長,但卻算不上全面流通。
一輛二手車能不能遷入一個城市,不是看有沒有人買,而是看這輛車符不符合當地的遷入政策。
這一局面在今年有望得到徹底扭轉。
隨著限遷政策全面解禁,二手車交易量將明顯拉動。
據北京亞運村汽車市場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下半年山東等省市二手車限遷解禁后,北京二手車累計成交量逐月回升,二手車累計同比增速從6月的-0.03%回升至11月的4.89%。
6.醫療健康加強全科醫生隊伍建設,推進分級診療。
繼續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
改善婦幼保健服務。
支持中醫藥事業傳承發展。
創新食品藥品監管方式,注重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提升監管效能,加快實現全程留痕、信息可追溯,讓問題產品無處藏身、不法制售者難逃法網,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全。
評:在近年“消費級基因檢測”和“人工智能”概念愈發火熱的趨勢下,精準醫療和分級診療加快了落地步伐。
此次政府由提出“創新食品藥品監管方式”、加快實現“信息可追溯”,除傳統技術保證藥品監管外,區塊鏈技術在該領域有可能有所作為。
區塊鏈有共識機制、去中心化、開放性等特點,能解決現在社會遺存的不信任、不透明、公平的商業機制。
基于哈希計算的鏈式時間戳設計,以及基于算力比較的共識原則,前者保證數據很難篡改,后者能保證交易信息達成一致。
這兩項基礎技術應用到不同場景中,能夠形成較為公正客觀的監管體系。
在2017年12月,沃爾瑪、IBM、京東成立安全食品區塊鏈溯源聯盟,依靠區塊鏈結合食品行業,解決食品安全溯源問題。
與之相似,區塊鏈同樣可在食品藥品監管方面解決產品溯源問題。
7.出海創業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
堅持共商共建共享,落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
推動國際大通道建設,深化沿線大通關合作。
擴大國際產能合作,帶動中國制造和中國服務走出去。
優化對外投資結構。
加大西部、內陸和沿邊開放力度,拓展經濟合作新空間。
評:2018年,“一帶一路”的國際合作,勢必會帶來一大波的新商業機會。
本次政府工作報告特別指出,“帶動中國制造和中國服務走出去”,如果說此前的出海創業,為小紅書、達令、洋碼頭、貝貝網等跨境電商帶來極大紅利,那么今年出海創業的機會將大部分屬于中國制造。
三大警鐘1.兒童教育兒童是民族的未來、家庭的希望。
要多渠道增加學前教育資源供給,運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加強對兒童托育全過程監管,一定要讓家長放心安心。
評:相信深耕在幼教領域的創業者,不會忘記去年11月三原色事件。
而這一事件背后,反映的是學前教育資源稀缺,幼教保育員待遇欠佳的問題。
學前教育資源由于歷史原因,嚴重匱乏,二孩政策則讓這一問題進一步加劇。
由于歷史原因,學前教育資源嚴重匱乏。
入園難、入園貴,會使監控難以到位,市場機制也失靈。
另一方面也出現了幼師待遇偏低的情況。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曾撰文指出,從國外的教育發展來看,學前教育堅持的是其公益屬性。
這需要政府加強投入,進行基本教育保障。
0到3歲的托幼教育,政府要履行好脫離責任;3-6歲教育,政府要注重普惠公益性。
在這個基礎之上,再引入社會資金來舉辦幼兒園和托幼機構。
如果政府部門沒有履行這種托底責任,全部靠社會力量和市場去解決,學前教育一定會是亂象紛呈的。
2.房產泡沫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地方主體責任,繼續實行差別化調控,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支持居民自住購房需求,培育住房租賃市場,發展共有產權住房。
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讓廣大人民群眾早日實現安居宜居。
評:目前來說,就全國范圍內,一二線城市房價過高,三四線城市庫存過剩,房地產行業正經歷冰火兩重天。
全國人大代表、58集團CEO姚勁波今日還建議,要推動住房租賃制度建設,破除“買房才是安居”的固有觀念。
希望政府進一步推動“租購并舉”等制度的落實,從政策層面予以保護,逐步使租房居民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務方面獲得與買房居民同等的待遇。
2018年,“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房產租賃市場的發展速度將遠遠超出大家的預期想象。
總得來說就是,房地產企業將從賣房賺錢轉成租房賺錢。
3.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嚴厲打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違法活動。
加快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和企業兼并重組。
加強金融機構風險內控。
強化金融監管統籌協調,健全對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監管,進一步完善金融監管。
評:2015年至2016年,互聯網金融局勢混亂。
P2P瘋狂增長至幾千家,又頻頻曝出“跑路事件”,引起金融監管部門的關注。
2017年2月,《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出臺,“資金存管”再次成為P2P行業的一個熱詞。
《指引》從政策上明確了“銀行”在網貸行業的角色定位,指出“商業銀行”是唯一具有P2P平臺資金存管資質的單位,同時指出銀行沒有兜底義務。
近期,隨著區塊鏈火熱,ICO融資又有了“重現江湖”的跡象。
自去年9月監管部門叫停ICO起,火幣網和OKcoin也相繼宣布在10月31日前停止所有數字資產交易業務。
ICO作為融資渠道缺乏必要規范,存在詐騙、洗錢等諸多潛在風險,叫停政策十分必要。
下一篇:社區001:怎樣賺到懶人的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其實中國的創業者最缺的是這樣兩個平臺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