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做投資,不可能不看宏觀經濟的發展的,其實自中國資本市場建立之初,資本市場就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中國的經濟的發展脈搏,從最早的消費升級,到重工業化進程,再到房地產崛起,再到金融危機后的四萬億投資拉動,以及現在經濟增速下滑,不同的行業,在整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表現,可以說也是決然不同的,從長虹、康佳牛氣沖天,到“煤飛色舞”和“四朵金花”,從航運業的06、07年狂歡,到萬科的十年長牛,再到茅臺在經濟滯脹期的飛漲,其實,這背后展現的都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晴雨表。
哪未來了?未來的十年,是習李的十年,從今年的緣起,到十年后,大家再回頭看,也許結論就有了,但如果今天我們能夠做出相對正確的判斷,那么未來的財富就可期,好比十年前,選擇貸款買房,是一個道理。
但本文重在未來的三年分析,為何,原因有二,目前我國經濟已經是一艘大船了,不可能輕松調頭,在本人看來,未來三年的政策持續性將比較穩定,但三年后,如果中國經濟調頭了,則情況大有不同,如果沒有調頭,則延續現在的政策。
這兩天,有一個詞很火,克強經濟學。
好,我們就從這個角度,以管窺豹,看看未來三年的投資方向。
克強經濟學,現在看,核心認識是三個,核心辦法也是三個,當然不排除繼續新增核心。
先說核心認識。
從現在的宏觀經濟政策看,克強總理對以下三點認識十分清醒。
一、產能嚴重過剩;產能過剩,可以說現在是共識,鋼鐵、煤炭、有色、水泥、造船、新能源,幾乎過去高速發展的行業,現在無一不是產能過剩。
而消化產能可不簡單,如果經濟繼續高速增長,這些產能還有地方堆積,如果沒有高速增長,怎么辦;而且我們也可以走以往的老路,堆積GDP,哪就是把現在的泡沫繼續吹大,直至最后破滅。
二、行政管控過多;總理上臺就說了,把錯放在政府的手,裝回市場;現在各級政府都在簡政放權,都在削減職能,政府體系的龐大,對于市場經濟的弊端,看來總理是很清楚的,在任內也是要做的,這個如果能做到,哪整個市場經濟環境將出現很大程度的好轉。
三、金融風險過大;這段時間的錢荒,以及總理反復說到的盤活存量資金,都體現出現了總理對目前金融風險擔心,感覺中國金融風險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刻了,如果真能把這個巨大的泡沫,或者說絕大的炸彈拆除掉,哪可是天大的幸事,如果不能,未來的危機,還真不敢想象。
核心辦法,現在看,主要也是三個: 一、不走以往簡單投資拉動的老路。
從十八開始,直至今年兩會,經濟學界、實業界、投資界,大家都在等投資拉動策略,現在看,應該不會出了,除非中國就業出現巨大問題有可能會出,經濟下滑都不會出,因為現在的高層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容忍了經濟的低速增長。
現在看,我國就業并未出現大幅度的下滑,部分人群有些緊張,比如大學生,但總體就業形勢還算平穩。
二、去杠桿化。
這個很大程度上針對金融體系,而中國的金融體系,個人認為,還應該把房地產拉進來,因為中國的金融風險,不僅僅是銀行一個行業的問題,尤其要包括房地產,銀行如果說有不良資產,怕就是大量的房地產貸款,再加上很多收不回來的地方投資項目。
如何化解,現在看,總理的思路,1、緊:就是不防水;2、盤:盤活現有存量;3、引:把資金引向實體。
三、調結構。
調結構喊了很久了,九十年代就有這個話了,李總理看來是有些動作的,營改增就是為調結構,大力發展服務業就是為調結構,現在很多細化政策,尤其促進消費的政策,都是為了調結構。
曹曉春口述。
基于這些認識,其實這三年的投資方向,很明確了。
一、產能過剩的行業不能投 以前,經濟形勢好的時候,煤老板可風光了,現在誰再去做煤老板,只能說不識時務了。
大量的煤壓港消化不了,這個趨勢短時間,至少三年內不可能變化,因為不需要大量發電,不需要再大量的生產鋼。
這可以說是一個很長期的過程,雖然現在煤炭跌的很厲害,鋼、有色、銅以及大宗資源類產品都很便宜,但看看他們的PE吧,每個季度都在升高,至于發電,短期成本下降,但需求的下滑才剛剛開始,很難說這個行業能獨善其身。
中國目前消化產能,絕對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專家們沒少做測算,但我不太相信他們,他們肯定算不準,肯定算少了,我相信中國人的國民性,頭腦發熱后,帶來的瘋狂是可怕的。
二、杠桿化過多的行業要小心 為何說要小心,因為這主要涉及金融業和房地產及相關產業,金融業屬于要小心,房地產及相關屬于不能投。
先說金融業,金融業包括銀行、保險、證券等,主要說銀行吧,因為中國的金融就是銀行的金融。
金融不論哪個時代,都是資本食物鏈的頂端,這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這個行業才屬于要小心的,資本是CYE逐利的,中國在金融危機之后,做實業就已經不賺錢了,人民幣升值、人工成本上漲、國進民退,這些都導致金融機構把大量的貨幣資本引入虛體經濟,而不是實體。
很難想象,現在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資產到底有多少,西部荒漠上修的高速公路和高鐵,能否收的回投資,是一個巨大的問號!但是,如果這個泡沫消化掉,注意不是破滅,是消化掉,中國的銀行業將是第一個重整旗鼓的,所以,如果能夠找到具有遠見和健康“體魄”的銀行,目前看,絕對是一個極佳的投資標的,但短期看,我指未來三年,屬于吸籌和等待的歲月。
再說地產,最后的瘋狂,絕對是最后的瘋狂!別相信什么最后的黃金十年了,三億農民進城了,城鎮化拉動了,現在城里的房子少嗎?不少!是貴!已經有2.6億農民工在城市了,等他們買的起房子,是那年的事情了,而且,現在很多地方根本不缺房子,從總量看,房地產業絕對過了過去十年的黃金時代。
房子蓋的差不多了,就連萬科都開始做商業地產了,還有多少房子可以蓋,在過兩年都不用,商業地產也要飽和!李總理去年提城鎮化,年底房價漲了漲,高興壞地產商了,今年再看看,人的城鎮化!不是房子的城鎮化!現在任何一個房地產股上漲的時機都是撤出的好時機,而且,人口老齡化不可不重視,四二一家庭,倒是人口下來了,很多家庭都是幾套房子,有那么多人要嗎?現在說起來覺得有點遠,其實很快的。
而與房子相關的行業,建材、水泥、尤其工程機械,除了產能過剩消化不了,就是天天吵架,他們的黃金時期,都過了。
三一、中聯屬于2009。
三、調結構 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這段時間,國務院沒少發文,人民日報也沒少寫文,關于國產奶粉,大有打氣打到爆的趨勢,為何,拉內需啊。
現在只剩下內需了。
其實,所謂的調結構,就是拉服務業,當然還有高端制造,但高端制造,政府難以有作為,航天除外,而拉動服務業、拉動消費,政府能做事的!當然,老百姓買不買帳是另外一回事,但天天喊,總歸有效果的。
其實,中央也看到了,不管怎樣中國經濟是在增長的,居民收入是在增長的,這個趨勢是確定的,打這個算盤,是能夠帶動經濟的,不會快跑,至少能跑的起來。
目前來看,第三產業將是主要的方向! 那好,第三產業包括哪些,看看具體定義,主要包括四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流通部門,包括交通運輸業、郵電通訊業、商業飲食業、物資供銷和倉儲業;第二層次是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部門,包括金融業、保險業、地質普查業、房地產業、公用事業、居民服務業、旅游業、咨詢信息服務業和各類技術服務業等;第三層次是為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的部門,包括教育、文化、廣播電視事業,科學研究事業,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事業等;第四層次是為社會公共需要服務的部門,包括國家機關、政黨機關、社會團體,以及軍隊和警察部門等。
這樣一劃分,就都明白了,只要是第三產業中的優質上市企業,這半年來的表現都是不錯的!大眾食品、醫藥、文化、物流等等,只要是這些行業中的優質企業,都是極佳的投資標的,半年的時光已經證明,其實,未來的三年,也會是他們。
至于農林水利,多少年的不溫不火,有概念的玩玩,做價值投資的,我看就算了,風險太大。
下一篇:中國每年死亡人口約1000萬背后的墓地生意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給你兩個2018賺錢快易得的好思路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