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創業公司能夠有機會成長起來主要還是要找到新藍海,而從去年開始,在2C互聯網領域最好的流量藍海我認為是微信生態。
微信的崛起至少給互聯網帶來了如下增量用戶:三四五線用戶:而且這部分用戶通過發紅包還成為了移動支付用戶;老年用戶:老年用戶里面很多人之前是不觸“網”的,因為使用微信成為互聯網用戶。
更重要的是,微信占據了我們大約60%的手機電量,也就是差不多移動互聯網60%的流量都在微信體系內,這部分流量是擠壓了其他應用的流量得來的;基于這個60%的流量邏輯,之前在App中承載的社交、媒體、游戲、電商、工具、教育的場景都有可能在微信生態中進行重建,從而產生新的創業和投資機會。
但這些領域中,到底哪幾個能在微信生態下產生大機會呢?我的思考大致是這樣的:社交領域,機會太少微信本身就是最大的熟人社交平臺,因此在微信體系里面談社交創業項目最多只能談陌生人社交,而人們在使用陌生人社交軟件時天然就是會趨向于回避熟人用戶(更有甚者很多小孩子在發朋友圈的時候都是分組來發,主要是屏蔽父母),所以在微信體系里做陌生人社交機會非常困難,邏輯上本身說不通。
我們可以看到,如今小程序發展如火如荼,但在陌生人社交領域的領先創業公司陌陌、映客、探探等,都沒有花大力氣推他們的小程序。
媒體領域,群星閃耀由于微信占據了用戶大量時間,我們簡單理解就是以前用戶們碎片時間看書、看報、看新聞、看八卦的時間都被裝進了微信里,而微信承載這些功能的主要是公眾號。
近兩年公眾號大放異彩,在多個垂直領域產生了眾多優秀的創業公司:給年輕人送雞湯的有咪蒙,做女性情感分享社區的有夜聽,教女生們撩漢的有原醉,教女生們穿衣搭配的有黎貝卡,還有教化妝的、推薦讀書,應有盡有,其中我們投資了擁有數千萬用戶的夜聽。
同時由于支付方便,這些公司還可以做知識付費和電商,坐擁大量粉絲的公眾號很快便完成了用戶變現這一步。
這個市場群星閃耀,規模至少有100億美金,但媒體市場從來都是難以一家獨大,我估計這些公司中會產生5-10家10億美金的公司。
游戲領域,誰領風騷從跳一跳開始,微信小游戲就開始蠶食原來App時代休閑小游戲的份額。
今天我們到處都可以看到,周圍朋友凡是玩休閑小游戲,幾乎都是在微信小游戲里面玩;形成習慣后,用戶會向中度休閑游戲轉移。
同時,由于微信體系里面有一批沒有玩過PC、App游戲的用戶(三四線、老年用戶),原來在PC、App時代好玩的老游戲在微信生態下還會找到一批新用戶。
我最近投資的水滴農場就是把PC時代的偷菜游戲搬到微信小程序上(當然里面也有創新),用戶增長非常快,而且我們內部看到的數據是50歲以上的用戶比例占了23%。
此外,我們還投資了專注做微信游戲的公司勇往科技,公司的猜歌達人、成語大師、畫畫猜猜等小游戲用戶累計都超過千萬。
微信小游戲市場規模至少有100億美金,同樣游戲市場可能比較分散,但我判斷未來三年這中間會產生5-10家10億美金以上的公司。
電商領域,分外妖嬈這個邏輯非常簡單,占據用戶流量60%的微信生態體系內未來會產生多大規模的交易?目前淘寶體系一年交易規模大概是5萬億,我判斷微信體系內產生的電商交易未來三年內至少增長到5萬億,而這個體系在2017年的交易規模最多不到1萬億。
這代表未來三年微信生態體系電商市場會有5倍的增長,成為一個超級龐大的市場。
這么龐大的交易是如何產生的呢?熟人推薦、拼團、社群購買、公眾號里面購買等等,這其中社群購買將會是一個非常大份額的購買場景。
基于此,我們投資了群接龍,這是一個專門供各種商家在微信群內銷售商品的小程序工具,目前日交易流水已經達到70萬。
此外,從品類上來說,衣食住行的交易都會大量在微信體系內產生,我們看到京東、唯品會、攜程、去哪兒、華住、藝龍、餓了么等等巨頭的小程序都做得非常好,我們平時也頻繁在這些小程序里面下訂單。
雖然這些巨頭們都密集進入到微信體系,但微信生態的電商對于創業公司仍然大有機會,拼多多三年內在微信體系成長為數百億美金的公司,云集、微拍堂等等公司也成為了獨角獸。
究其原因,微信生態的電商不會像App時代被幾大巨頭壟斷,因為微信本身就是去中心化,用戶的購買渠道會多元化。
微信生態電商規模會達數萬億,預計未來三年微信生態還會產生5-10家30億美金以上的創業公司。
教育領域,群雄逐鹿用戶在微信上消費了大量時間,除通信外,前面提到的閱讀(媒體)、娛樂(游戲)、購物(電商)占據了大部分時間,但每個人都還是有一些學習需求,微信為用戶提供了碎片化學習的場景,而且這種學習可裂變化傳播、可社群化運營,由此催生了很多教育創業機會。
教育領域在微信生態中的創業機會主要有三種形態:知識付費、社群學習和教育工具。
知識付費的公司比如綜合性平臺類的荔枝微課,以及以公眾號媒體用戶為依托做知識變現的公司:有書、咪蒙、原醉等。
社群學習類的有樊登讀書會、十點讀書、百詞斬、英語流利說、薄荷英語等等。
工具類的比較有意思,比如園釘、不占座等,正好這兩家我都投資了。
園釘通過在微信內做小程序SaaS,替代我們現在的老師家長溝通群,希望做家校溝通領域里的“釘釘”,我們投資以后發展非常好,家長用戶長期留存超過80%。
不占座利用微信二維碼方案解決國內大學圖書館占位置的問題,發展也非常迅速,目前已經與國內過百家高校圖書館達成合作。
相比萬億級的微信電商市場,微信教育市場要小一些,預計每年會達到1000億的規模,教育市場垂直細分領域很多,所以教育市場也會是百家爭鳴,但教育品牌的影響力非常大,所以垂直領域內排名第一的公司會有相當大的市場份額。
預計未來三年內微信生態下會產生7-10家十億美金估值以上的教育類創業公司。
下一篇:“她經濟”會是下一個創業偽風口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2019年的創業風向將往哪里吹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