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微軟、蘋果、惠普、IBM、Oracle、FedEx等等科技界傳奇,都是在大環境正在降溫的時候崛起的,后來的Dropbox、Airbnb、Pinterest、Uber和Tiny Speck也是一樣,都是在市場低迷的時候獲得了早期投資。
雖然并不是人人都認為初創界正經歷著一次大滑坡,但大家的表現都傳遞著這樣的信號。
這種從眾心理既是一場危機,也是一個機遇,我認為和之前一樣,接下來十年中行業規則的制定者,將會是在這幾年“低迷”年份中成立并且獲得投資的公司。
每年我都會和幾百位充滿野心和激情并且經驗非常豐富的科技界創業者會面,他們基本都是全年無休地努力工作來實現夢想。
但讓我心痛的是,他們的才能要浪費在一些已經來不及解決的衍生問題上。
我明白如果問題出在了創始人的激情上,那就隨他去吧。
但如果他們對自己的點子沒那么大的熱情,還是盡早放棄“成為某某行業的Uber”這種妄想,多想想怎么做出獨創的新發明,這才是開辟新市場、享受飛速發展的好方法。
有野心的創始人會從其他制定行業規則的公司身上吸取經驗。
但是,即使一家創企從成立開始就一直按照成功企業的套路完美無瑕地運作,也不代表它就一定能取得一樣的成果。
為什么?因為環境變了。
如果某件東西沒有獨創性,大家都知道它是怎么一回事,那很多人都會來分一杯羹。
下面列出的幾點在五年前可能是革命性的成功秘笈,但在2016年,則可能是通往失敗的捷徑。
想出一個點子 ♦ “現在是聊天軟件的天下,我們開發一個新聊天軟件吧,只針對那些酷酷的青少年。
” ♦ “我的照片太亂了,一張張翻過去再分享給朋友實在太麻煩了,我們做個全自動的照片分享應用吧。
” ♦ “都想做某某行業的Airbnb、Uber、AngelList,但每天都有很多垂直產品可能要完,看看食品配送行業就知道了,很多大公司都已經插了一腳。
” 營銷策略 ♦ “Facebook廣告還很便宜,所有的快速消費品大品牌都花了好多錢在Facebook上做廣告吸引用戶,我們也靠Facebook就行了。
” ♦ “我們去雇點大學生幫我們傳播一下口碑吧。
” ♦ “影響者營銷挺管用的,我們去找個名人來當CEO吧。
” ♦ “我們的計劃是先吸引高中生,然后他們的父母也會來使用我們的產品。
” ♦ “如果蘋果和Google Play也有我們的功能,那我們就完了,我們內部討論討論就行了。
” 策略 ♦ “設計一定要漂亮,網頁就抄Pinterest的,手機應用就按Tinder的頁面來,肯定能牢牢抓住用戶。
” ♦ “就用Facebook賬號登錄吧,我們的用戶都喜歡用Facebook賬號登錄。
” 商業策略 ♦ “現在不用在意盈利能力,等發展壯大了自然就開始盈利了。
現在只要找人給我們大筆大筆的投資,這還不簡單嗎。
” ♦ “別管那些監管者,到時候他們會哭著求著跟我們合作的。
” ♦ “硅谷有影響力的人都是我們的早期用戶,成為下一個Facebook指日可待。
” 公共關系策略 ♦ “我要建立自己的創始人檔案,我希望我能被提名‘福布斯30名30歲以下杰出青年’,這對融資有很大幫助。
” ♦ “我要開始寫博客,發推特,創企這么酷,大家都想聽聽創始人的奮斗史,記者和求職者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我們公司的事。
” 好消息是,2016年市場將重歸平穩。
創業界的人們對于接下來可能出現什么東西多少有點想法,但卻不像上個發展周期那樣那么明確,那時候大家都知道AWS、便宜的高速網絡、Facebook營銷、移動端將會大行其道。
所以現在正是創新的好時候,如果你完成了什么了不起的工作,開辟了新的市場,那你很有可能成為行業規則的制定者。
這才是你應該瞄準的目標:一個新領域的代表性企業會比它的競爭者盈利更多。
然而,下一個Facebook并不會和Facebook有任何相似。
如果你足夠幸運,成為了下一個Uber,那肯定會有很多創始人想要復制你的成功,他們會把你的經驗用在其他產品或市場上。
現在,我已經等不及想看看2016年會出現哪些創企了。
下一篇:創業者請遠離那些不靠譜的商業模式!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創業者,不懂流量運營能力、市場決策和決斷力就OUT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