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如何創業 > 創業經驗

創業經驗

投資人撤資,兜里只剩400,熬過來的他想給你三點忠告

分類: 創業經驗 創業詞典 編輯 : 創業知識 發布 : 10-26

閱讀 :460

2011年,張睿從一家業績不錯的垂直媒體中走出來,準備主導一次創業。

他將目光鎖定在服務類電商上,彼時他想做一個訂餐網站,并針對不同人群配送健康類餐飲。

通過朋友的朋友介紹,他認識了一個有錢人,此人愿意投資200萬資助張睿,做他的天使投資人,前提是從上海來北京創業。

2011年5月,張睿來到北京,并在石景山萬達附近租了一個小平房,找到一個餐廳老板共建廚房。

但就在公司準備試運營的時候,投資人突然凍結了公司的財務,致使公司停止運營4個月。

期間因無法發出工資,餐廳老板直接將張睿告上法庭;他與剩余員工也只能靠家人的生活費苦苦撐著,每天自己熬粥做飯,他自己也非常煎熬。

最后,公司清盤,員工工資補齊了,但張睿和他的合伙人沒有任何補償,直接凈身出戶。

張睿難以平靜,選擇在一個小山村內閉關清凈。

2012年底,在家人的支持下,張睿重回上海工作,在春秋集團任電商負責人,并在今年再一次創業。

那么在那時,他究竟遇到了什么,讓他如此煎熬?以下為原“優活家”創始人,現“最會游”創始人張睿的口述,由i黑馬整理。

初始:想做大事業,遇人投資200萬,北上做外賣剛畢業的時候我進了藍海創投,算是沾了創業的邊。

2009年,我在一個網絡精英大賽上拿了個第三名,然后認識了一些家居行業的老板。

之后跟著別人第一次創業,做了一個家居行業的垂直媒體,在那里做 運營總監。

那個項目很賺錢,一個雜志、一個網端,做起來之后江浙一帶的老板就開始投放廣告,公司只需要5-6個人就可以年入兩百萬。

但我當時有種感覺,項目是很賺錢,不過沒辦法做成一個大事業,所以我一直在琢磨做其他的事情。

2011年的時候電商很火,包括一些垂直電商,像奢侈品電商,凡客這類服裝電商,或者京東、當當等等,都已經做得很大了,因此那時做實物類電商對我們這樣的創業者來說已經沒機會了。

所以,我在思考做服務類的電商。

那個時候還沒有O2O這個詞,真正把服務類電商做的比較大的只有美團、大眾這類有團購業務的,他們都是橫向擴展多個品類的。

但是我想的不太一樣,我 想做一個垂直的訂餐網站,并且盡可能地覆蓋早中晚餐(那時還不知道有餓了么)。

然后想著說怎么做?賣別人餐館里的東西嗎?我最后決定不這么干。

我想的是和有意愿的餐廳老板們各出資一半,共建廚房,把成本攤薄。

然后做健康的、可以調理身體的低熱量餐。

當時我想針對不同人群把我的餐分為7個類型,每天會變動下食譜,然后廚房按照我制定的這個食譜去做。

我通過一個朋友的朋友介紹,認識了一個土豪(住在北京),跟他說了下我的計劃,他說他愿意拿這兩百萬去做投資我們,做我們的天使投資人。

當時我很激動,想說在這時做這樣事情的人不多,所以很尊敬他。

他的要求是來北京做這個事,后來我說OK。

2011年5月,我帶著2個朋友從上海來到了北京。

剛開始的時候就兩三個人,力量還不夠,所以沒想說從中關村開始做,我們就選擇先從石景山萬達開 始。

那時我的想法是,先在萬達附近開兩到三個廚房,走出模子之后,再逐漸覆蓋到整個北京市場。

我們招了一些技術人員,花了3-4個月時間先做了一個名字叫 PC網站上線運營,取名“優活家”。

然后就開始鋪廚房了。

那個時候要建廚房,房屋租金加上設備頂多10萬塊,找的是那種便宜的平房,租金2000塊1個月,而如果要開個餐廳得花1-2萬左右。

廚房離萬達也就2-3公里,但能完全覆蓋旁邊的寫字樓。

之后我們找餐廳合作。

當時花了兩個月時間問了附近的100家餐廳,3家有意愿,我們挑了其中的一家合作共建廚房,把該買的設備全部買齊,雇了些廚 師、職員。

之后我們找了攝影師,把我們的食物都拍了照上傳到網站上。

之后我們開始試運營,在寫字樓做地推,讓他們在我們網站訂餐。

但是我沒想到,投資人這里出了問題。

人禍: 沒有掌握財權那個時候我27歲,而且是第一次主導創業,心智、心態、經驗都不成熟,對整個項目的控制力并不強,總是受制于人。

而且那時只是想著做業務,不想顧及 別的事,就把財權交給那個投資人管理。

每次要做什么事,就只是把財務預算報給他,他來批。

所以這個投資人就變成董事長加財務總監了,我就只是一個干活的。

之后我們在思想上越來越不對路了。

首先是投資人開始轉變想法,想把技術團隊裁掉,他說我們直接把技術外包就可以了,自己招人成本太大。

他也是個不按時給員工發工資的人,在很多方面做得很差。

接下來就跟我說連廚房也不要了,直接給你個地方開餐廳吧,不要做互聯網了。

這是我無法容忍的,因為我想做的一直是個線上公司,而不是個純線下開餐廳的公司。

我和團隊商量,覺得這樣下去不行,還是早點離場吧。

當時我們也開始試運營了,我想我們也懂一些東西了,要不然我們回上海做吧,重新找一個天使投資人,重新干。

而且我們都是拖家帶口的,一個月或兩個月才能回一次上海,那時剛好新婚沒多久,覺得回上海更能照顧到家人。

之后我就攤牌了,說我們不能合作了,大家分開吧。

結果這個投資人當場翻臉走人,之后就消失了,完全不和你談話,還直接把公司的賬戶給凍結了(自己投資的20萬也在賬戶里)。

凍結:4個月沒工資,只能和員工一起熬粥做菜這個時候到了12年3月。

財務凍結后,公司直接發不出工資。

錢也完全用不了,廚房買菜的資金、廚師的工資都沒法發出來,公司完全沒法運營。

廚房不運營,餐廳老板就直接上法院告我,結果是石景山法院判我賠一萬塊。

那個時候投資人讓他老婆幫忙處理官司的事情,最后是她出錢擺平了這件事情。

他的老婆剛開始也進來幫忙管一些事情,而且很多事情是他老婆過來和我們講,我和她的關系也還行。

在鬧翻后,他老婆剛開始也是想維護我們的,到后面她也扛不住了。

這時公司有4個技術開發人員還沒有離職,大家一起創業都還有感情,也相信我能把他們的工資補上。

我還安慰他們說等我們找到他人,和他清盤,然后我們再找個投資人繼續把這個事情做下去。

但那4個月非常煎熬,我自己比員工還痛苦,心情特別壓抑。

那個時候我們連吃飯的錢都沒有。

我就只能讓我老婆從上海匯款過來,一個月2000-3000,然后我們幾個人再各自湊錢,每天自己買菜熬粥做飯吃。

(房租已經提前付完)當時我一直尋求通過正常的對話去解決這件事情,但他一直躲著不出面。

我自己去找投資人也不行,實力太小,人太弱,別人看你這種情況沒能力、也不大會去幫你,找其他人基本上也白費力了。

公司也是人心惶惶,表面上都還行,當時還想著能不能開發個新網站,但是在那種狀態下,我們沒有一個人能工作下去。

我想趕緊和那個投資人見一面吧,好聚好散,我的工資可以不要,但是得把其他員工的工資給結了。

對我來說,能解脫出來就已經不錯了,我也不在乎能不能拿到工資了,但如果還沒結果我就只能尋求法律途徑了。

當時我還找了些律師咨詢了下,包括3W的常駐律師也幫我支了些招。

4個月后,那個投資人還是出來了,最后把幾個員工的工資補了,清盤了。

其實那個時候最多花了60萬,錢都沒花完,其他的錢就被他全部收回了,我們自己投的20萬也一分沒還。

事后:獨自跑去偏僻山村,一星期看完喬布斯傳雖然清盤了,但自己很痛苦,覺得拖累了家里人。

那時想說跑到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自己呆著。

我就和我老婆說,我想靜一靜,,就朝著蘭州(我成長的家鄉)的那個方向去了。

當時清盤后,兜里只有400塊。

我先自己花了100塊,往西走,然后在寧夏銀川坐了個大巴,看到一個很荒的山村就停了下來。

7-8月份,村里都是老 人,年輕人都很少,一座孤零零的小學,小學里面10-20個孩子,一個年輕的老師,就這么一個地方。

我待了一個禮拜,然后把手機關掉了,兜里拿了一本喬布 斯傳,那一個禮拜看完了,就看書,看書看完以后就自己反省、閉關。

我的爸媽在蘭州生活,那里離我爸媽比較近,所以我就回到我爸媽那里待了一會。

打開手機一看,收到很多朋友的短信,看開了許多。

我爸媽也勸我說,這些 已經是過往云煙,沒必要再糾纏在這個事情上面,自己還有家,還有父母和老婆,還可以從頭再來。

后來我就決定回上海,老婆也安慰我說算了,不要在糾結這件事 了,先安心打工。

之后我在春秋集團做了兩年的旅游電商負責人,覺得把旅游圈熟悉地差不多了。

現在我再出來,重新出發,在旅游圈進行我的第三次創業。

反思:擺正心態,選擇對路的投資人,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創業這是我人生當中第一次重大打擊,幾乎是跌入谷底。

我自己是主因,當時沒有掌握公司的控制權和財權,導致整個項目失去掌控。

不過不管我當時設想的商業 模式最終成不成立,如果有資金運營,起碼我還可以試驗一下看看這個模式走不走地通,之后再去調整,去把共建廚房的協議摸清楚,去做規范廚房生產的明細和風 險防范措施等等。

但那次糾紛直接讓我的項目胎死在腹中,戛然而止,我連半只腳都沒有踏進餐飲行業就悻悻離開,這是我最難以接受的。

不過那次創業我不太后悔,雖然現在創業的人太多,把創業環境變得很熱,增加了泡沫,但創業者只有失敗一次、兩次,才能真正明白自己今后創業要注意哪些地方,創業的成功率才會提高。

我從這次失敗中成長了許多,我也用當初耗費的時間和資源換來了經驗和教訓。

而且我在北京這里也認識了不少的創業者。

我們來北京是先在車庫咖啡落腳的,車庫咖啡那時才剛建立,一開始跟車庫咖啡創始人蘇菂和其他很多創業者混在一起,在北京收獲了很多的朋友,這對我現在的創業確實很有幫助。

這件事過去3年多了,再結合這三年多的經歷,我認為創業想成功還是得有一定的基礎:1、選擇自己熟悉的領域創業那時我對商業的思考和行業的了解是淺薄的。

我在創立“優活家”之前沒有在餐飲行業呆過一天,就是在摸著石頭過河。

而且廚房的運營基本都是那個餐廳老板和3、4個廚師、小工在做,很多東西我都 不懂,只能看著,沒法深度參與。

也許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我能摸索出來,但天時地利人和總有一個不在你這,你也沒法假設。

所以如果在投資人好的情況下,我能 不能把這個項目做出來,我自己也不清楚,很可能我就做不過餓了么。

而且在餐飲行業,我一沒人脈,二不了解行業內情,發展速度也不一定快的起來。

而我現在做的旅游創業項目就已經有很多資源可以利用了,我自己也在行業 里沉淀了兩年,了解這個行業,做起來就很順,速度很快。

所以如果在一個熟悉的行業里創業,就能加速你項目的發展。

而且你知道行業存在的坑在哪,能快速踏過 去。

所以我特別認同重度垂直的理論,現在對傳統行業的人來說就是個非常好的機會,他們能夠利用互聯網這個工具去轉型、去發展,能做的比純互聯網出身的人更 好。

再有一點,如果對一個行業了解,你就能知道這個行業的剛需在哪,從哪一個領域、用什么方式切入最有可能成功。

2、心態、心智要成熟其實那時還是太年輕,對人、對事都沒有什么經驗,心智不成熟。

這種情況下你對利益的取舍、把控,語言的溝通方式都是很幼稚的,很有可能壞事。

加上第一次主導創業,心態波動很大。

那個時候每天誠惶誠恐,擔心恐懼焦慮害怕各種情緒交雜在一起,在這種狀態下是干不好事情的。

很多人通過《星際穿越》那部電影都知道了“墨菲定律”,以前我一直不理解為什么擔心的是一定會發生,現在理解了。

那就是當我們對一件事沒有把握和擔 憂的時候,說明我們本身知道事情本身是有問題的,那么事情也一定會出問題。

上次創業,當失去控制權的時候,心里知道是有問題的,即使擔心最壞的結局出現, 但也要克制那種壓抑繼續希望把事情做好,結果就是事情就是往最壞的方向發展。

所以這次創業,從項目本身,投資人,團隊等各方面我感覺都準備的非常充分,心里到現在一丁點的焦慮都沒有,更沒有想過有什么最壞的事情要發生,所以時至今天我們依然將所有的目光集中在眼前的公司發展,這也是我做最會游Triploc半年來順利發展的原因。

后來總結下來,我覺得“心平才能事順”。

如何才能做到心平氣和,就是對自己的事情有自信的掌控。

如果你一旦一開始出現疑似恐懼和焦慮,那么一定要停下來想想,自己是不是真的有把握,并且準備好了開始做件事;如果硬上,很有可能會出現非常大的問題。

3、選擇好的團隊和對路的投資人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團隊是第一位,要找到有強有力自信的團隊。

然后找到盡量盡可能專業的,支持你夢想的投資人,并掌握住公司的控制權,這樣才能夠讓你自由發揮。

這三點如果都具備了,我覺得就有了創業的基本資格,開頭的路就更好走一些。

10-26

下一篇:為什么創業者喜歡吹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每個創業者會犯的十個創業基本錯誤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毛片无码专区亚洲乱|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 成人A片产无码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性无码专区一色吊丝中文字幕|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果冻传媒| 亚洲日韩看片无码电影| 亚洲日韩欧洲无码av夜夜摸|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入口| 无码丰满熟妇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AV片无码免费|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 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无码熟妇人妻在线视频|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无码 | 青青爽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韩日美无码精品无码| 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亚瑟影视|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东京热| 亚洲色中文字幕无码AV| 国产免费黄色无码视频| 天堂无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精品2021| 无码粉嫩小泬无套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国产aⅴ激情无码久久| 国精品无码A区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 |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日产欧洲无码视频| 青春草无码精品视频在线观|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亚洲日韩av无码中文| 亚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