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每一個創業者在開發一種產品的時候都要面臨何時堅持某個支點、何時堅持下去的抉擇。
一般人心目中的企業家都是那種有著偉大夢想和堅定不移決心的人,他們能夠勇往直前克服任何障礙將夢想變成現實。
夢想這一部分無可非議,但成功的企業家已經發現,一個新產品或服務的極度不確定性通常需要我們進行很多路線調整,或者找到“支點”,才能最終找到成功的方法。
這一事實激發了一種新的創業觀,極大地提高了這些路線糾正的效率和速度。
這種創業觀由硅谷創業者兼作家埃里克·里斯(Eric Ries)倡導。
他有關這一題材的新書《精益創業》(The Lean Startup)闡述了當代創業者如何通過持續創新來創造成功的企業。
埃里克提倡設計產品的時候使其只具備能夠迎合目標消費者群體的最精簡功能組合,并迅速將其投放市場,測試市場反應,隨后重復。
在書中,他非常到位地論證了為何建立一個管理體系——而不是依賴于直覺反應——來進行所需的路線調整(圍繞某些支點)能大大提高成功的幾率。
不同的支點有各自的用處,每一個支點的設計都是為了用來考驗一個產品、商業模式以及增長動力的某個假設的可靠性。
以下是埃里克對十大最重要支點的總結:支點一:近觀。
在這種情況下,原先產品的一個功能或特點本身變成了整個產品。
它強調了“專注”的重要性,以及在被迅速、高效推出時,“最簡化可實行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的價值。
支點二:遠觀。
與一的情況相反,有時候一個單一的功能不足以支撐起一整個消費者產品組合。
在這種情況下,原先整個產品變成了一個更大產品的單一功能。
支點三:消費者細分。
你的產品可能會吸引消費者,但不是你原先預想的那一批。
也就是說,它解決了一個真正存在的問題,但需要被定位到真正看重這一產品的細分群體,并且針對那一群體進行產品最優化。
支點四:消費者需求。
當早期消費者反饋顯示被解決的問題不是非常重要,或者價格過于昂貴時,你需要對產品進行重新定位,乃至找到一個真正值得解決的問題,推出全新的產品支點五:平臺。
它指的是從應用向平臺之間的過渡,或反其道而行之。
很多公司創始人都將他們的解決方案視為未來產品的平臺,只是暫時還沒有一個恰到好處的應用。
大多數消費者買的都是解決方案,而不是平臺。
支點六:商業架構。
杰弗里·摩爾(Geoffrey Moore)在很多年前觀察發現,存在兩種主要的商業架構:高利潤率、低產量(復雜系統模式),或者薄利多銷(大量交易模式)。
你無法兩全其美。
支點七:價值捕獲。
它指的是貨幣化或營收模式。
初創企業捕獲價值的方式變動會對公司、產品和營銷策略產生深遠的影響。
“免費”模式并不能捕獲太多的價值。
支點八:增長引擎。
近年來大多數初創企業都使用以下三種主要的增長模式之一:病毒式、黏性式以及付費式的增長模型。
選擇正確的模式能夠極大地影響增長速度和盈利能力。
支點九:渠道。
在銷售術語中,一家公司將產品交付給消費者的機制被稱作銷售渠道或分銷渠道。
將渠道作為支點通常需要企業具有獨特的定價、功能特點,以及有競爭力的定位調整。
支點十:技術。
有時候一家初創企業會發現,使用一種完全不同的技術也可能解決同樣的問題。
這在當新技術可以提供低廉的價格和/或上乘的表現來提高競爭優勢的時候尤為有效。
每一個創業者在開發一種產品的時候都要面臨何時堅持某個支點、何時堅持下去的抉擇。
如果問問大多數決定進行路線調整的創業者,他們會告訴你,他們只后悔當初沒有更快地作出這一決定。
實際上,一家初創企業的前進之路不是用金錢而是他們所堅持圍繞的支點鋪就的。
你為更快達到進行這些調整做了哪些努力呢?
下一篇:沒錢到底要不要去創業?看完你就知道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好的創業想法的基本特征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