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在今天餐飲行業競爭如此激烈的紅海市場,坪效則是判定一家餐飲企業是否能夠賺取利潤,獲得資金進入良性發展之路最重要的一環;在商鋪租金年年上升,食材成本,人力不斷上漲的今天,坪效顯得比任何時候都無比重要。
8年時間,地道北京人韓桐,做了三個餐飲品牌,分別是8號苑、局氣、四世同堂。
早年做過旅行社生意的韓桐不是專業的餐飲人,用他自己的話說,“不管是8號苑、局氣還是四世同堂,一開始完全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一些情懷”。
“星巴克”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當中的一種飲品標志,想要模仿它的品牌比比皆是。
“水果先生”也是其中一家。
一直執著于“中國的星巴克”的頭銜,它的創始人米登燕甚至毫不避諱地說:“死也要死在成為‘星巴克’的路上。
”一直在模仿,一直在超越。
幾年時間,這家一直在模仿“星巴克”的休閑餐廳品牌,坪效超過星巴克4倍,33平米的門店年營業額400多萬,人效高達7萬5!紅杉資本主動來投資的時候,他說“我不缺錢”……模仿也有“形”“意”之分,“水果先生”如何在這之間“模仿”出了自己的道,小編與你一一道來!1、高管創業,做加法2008年,國內的水吧市場還是一片”奶茶“當道的格局。
一個偶然的機會,在PE公司任高管的米登燕去韓國出差,看到了一家賣“鮮榨果汁”的水吧小店。
許是受到了啟發,米登燕當即決定也要開一家這樣的飲品店。
店的主題很明確:一個賣健康“鮮榨果汁”的水吧。
第一年,“水果先生”就開了12家門店。
選址也都在早晚客流超過3000的Shopping mall里,產品是精選優質的。
本以為這種用新鮮水果榨出的健康飲品,肯定大受歡迎。
事實上,那些店卻都不溫不火,讓米登燕很是費解。
店鋪不賺錢,要么就是行業不對,要么就是模式不對。
米登燕顯然認為是因為經營方式需要改進。
于是,他開始嘗試轉型。
星巴克作為飲品界排得上號的品牌,自然也成了米登燕的研究對象。
米登燕自我分析:我們的產品有兩個特質:一是健康,二是品質。
那能不能效仿星巴克,提供一種“鮮榨果汁”文化的休閑空間呢?定位成休閑空間,環境當然是第一位。
于是,2013年,“水果先生”嘗試在北京民生大廈和雙子座大廈,開了兩家寫字樓店面,面積在70-120平米不等。
模仿了環境,卻沒有學到核心。
可想而知,店鋪還是虧損。
為了讓店面活下去,米登燕開始給產品做加法。
從最初只有果汁,到珍珠奶茶、干堅果、中秋禮品等等,水果先生開始擴充產品,最高峰的時候有13類產品線。
如此一來,困境倒是有了改善。
雖然還不能盈利,但店鋪基本能夠保本了。
2、砍掉賺錢業務,做減法!店鋪又回到了不溫不火的狀態,但這顯然不是米登燕想要的結果。
在思索一番之后,米登燕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要撤掉一些產品,包括占到營收1/3的早餐,年純利潤過百萬的干堅果等核心產品!之前本來就是因為虧損才增加了這些產品,還實現了扭虧的局面。
如今都還沒盈利,又要撤掉,這不是“一朝回到解放前”嗎?毫無意外,米登燕的這個決定遭到了團隊的一致反對。
但米登燕卻是心意已決。
他說,星巴克的產品非常單一,除了一些甜點和沙拉外,都是以咖啡為基底的極簡產品。
星巴克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給顧客提供一種享受咖啡的氛圍。
顯然,米登燕還念念不忘要“模仿”星巴克。
令人驚奇的是,在早餐下架之后,店鋪的營業額沒有像想象中一般下滑,而是有了小幅度的增長。
或許這其中有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這個市場反饋,也更堅定了米登燕聚焦“鮮榨果汁”的想法。
3、“模仿”星巴克的絕招隨后2年,米登燕陸續關掉了9家賠錢及保本的店鋪,只保留了3家盈利較好的水吧店面。
之后新增的店面,皆以餐飲休閑吧的形式呈現。
在開店過程中,結合自身情況,再“模仿”星巴克,米登燕也漸漸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方法。
(1)、選址策略星巴克的門店選址比較多樣,購物中心、寫字樓、風景區等皆有分布。
最開始,水果先生在選址上也是盡量往這些地方靠攏。
后來,米登燕發現了這種選址策略其實可以改進一下。
比如,購物中心、風景區人流巨大,但人群消費力卻存在一定差異。
如果以一定標準去選擇寫字樓,獲得的消費者無疑更加精準。
寫字樓自然也不是隨便選的。
除了要保證人流量外,寫字樓的租金還一定要高!這要求有點奇葩,但米登燕認為,租金高的寫字樓入駐的企業相對更優質,里面的白領相對來說也更適合水果先生的高端定價。
(2)、“鮮果輕食”星巴克在咖啡之外也會提供一些小西點,米登燕自然也想學過來。
不過,咖啡是苦的,配上甜的,相得益彰。
鮮榨果汁也是甜的,配上甜的,則是太膩了。
于是,水果先生就推出了“鮮果輕食”。
所謂鮮果輕食,就是由火龍果、牛油果等時令鮮果制成的沙拉,搭配一些少量面包而成。
產品推出后,也得到了良好的反饋。
(3)、會員制度許多人都知道星巴克的會員制度。
這種制度帶來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
類似星巴克,水果先生的會員體系將支持盡可能全面的支付工具,通過支付場景的延伸,打破原先消費場景的局限,為消費者創造更多便捷。
通過這種會員體系沉淀用戶消費數據,根據數據分析建立精準用戶畫像,借此實現精準營銷,同時幫助公司進行決策。
這也是會員體系最終的目的。
(4)、巧妙定價咖啡的原材料咖啡豆是標準化的商品,這是星巴克咖啡產品得以標準化生產的基礎。
但水果本身具有很強的時令性,這顯然不能照搬。
在定價上,水果先生就有獨特的方法。
舉個例子:水果先生做“藍莓季活動”,藍莓剛上市的時候從基地的進價是40元一斤,每盒成本10.4元,售價定在9.9元。
顯然,這是虧本了。
但藍莓的價格并不是不變的。
隨著時令變化,藍莓價格可能已經降到了5元一盒,但藍莓汁的售價卻不會改變。
憑借最開始的價格,水果先生就已經賺下了價格合適的聲譽。
用短暫的讓利,換來一個季節的賺錢。
水果先生這算盤也是不錯。
(5)、開店第一天米登燕說:“我覺得對于餐飲企業來說開業第一天冷清,可能一輩子都會冷清,所以我們很注重開業的活動策劃。
”每次新店開張,水果先生都顯得十分土豪范兒,各種優惠甚至免費活動,數不勝數。
看起來是花了大價錢,但根據統計,成果也都是十分喜人。
從最初簡單的模仿,到逐漸找到自己的定位,水果先生的成績有目共睹。
自主研發物理冷壓榨汁機,組建自己的物流團隊、升級收銀系統分析消費數據,面向大客戶推出水果切片……水果先生也正在加快自己迭代的腳步,讓未來的發展有了更多的可能。
只有33家直營店的水果先生,與星巴克相比,無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家誓要成為“中國星巴克”的飲品,未來如何還很難說。
但它的“模仿”之路,或許也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下一篇:一個餐館老板的轉型路:如何利用新媒體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經營好一家咖啡廳?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