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業(yè)詞典網(wǎng) 創(chuàng)業(yè)知識學習分享
瑞幸在最近的風頭可謂一時無他,B+輪融資后估值已經(jīng)達到了29億美元,約194億元人民幣,并且向SEC提交IPO申請等。
我對瑞幸咖啡充滿好奇,一方面最近拜讀了瑞幸咖啡CMO楊飛所著的《流量池》;另一方面,我也實在想不明白,成立2年的瑞幸咖啡憑什么值200億?定性的分析已經(jīng)太多太多,但總覺得隔靴搔癢,而我更愿意扒開瑞幸咖啡的招股書,拿實實在在的數(shù)據(jù)分析問題。
因此,本文以招股書為核心,主要關注以下四個問題:瑞幸敘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經(jīng)營數(shù)據(jù)怎樣?瑞幸虧損原因?原材料及邊際成本是多少?固定成本是多少?瑞幸咖啡的故事成真了能賺多少錢?瑞幸值不值得投資?Part 1 瑞幸敘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瑞幸的故事邏輯:中國咖啡市場潛力大,滲透率低,現(xiàn)在最TOP的咖啡店咖啡售價過高,均價都超過了30元,而且不方便。
因此呢,瑞幸咖啡就有機會了,瑞幸提供價格相對較低且質(zhì)量有保證的咖啡以及小吃,主要在寫字樓的下面開個快取店(pick-up stores);用戶樓上下單,樓下取,方便并且節(jié)省租金成本和快遞費;最后瑞幸乘著咖啡滲透率上升的東風,將規(guī)模和利潤做大做強。
2018年瑞幸的實際經(jīng)營情況如何?圖1:瑞幸經(jīng)營數(shù)據(jù)主打快取店(Pick-up stores)的形式。
快取店(Pick-up stores)就是寫字樓里的小門店,90%的門店都是以這種形式開展的。
截至2019.3.31,瑞幸共開有門店2,370間,其中Pick-up stores 2,163間,占了90%;2018年現(xiàn)磨咖啡(Freshly brewed drinks)銷量:7,150萬杯。
招股書給出了2018年每個季度的平均月咖啡銷量,因此能看出全年的銷量;2018年小吃&果汁(Other products)銷量:1,818萬份。
同上,據(jù)招股書信息得出;單店單月銷量:6,000杯咖啡,2,000份小吃。
瑞幸在快速開店,新開門店會有一定的爬坡期,我們以表現(xiàn)最好的季度來衡量平均單店月銷量。
按照一個月22天工作日,一家店平均一天賣270杯左右;外賣占比下降至27.7%。
根據(jù)招股書,外賣占瑞幸咖啡的比例已從2018Q1的61.7%下降到2019Q1的27.7%;瑞幸的經(jīng)營數(shù)據(jù)正如其敘述的故事一樣,主打快取店的形式,而且外賣占比在逐漸下降。
但是,瑞幸講述的故事雖好,究竟實際的財務情況怎么樣?Part 2 瑞幸的財務情況該部分主要從3個角度分析瑞幸的財務情況:瑞幸巨虧的原因?原材料成本和邊際成本是多少?固定成本是多少?瑞幸巨虧的原因?圖2:瑞幸財務數(shù)據(jù)摘要從上圖可以看出,2018年,瑞幸咖啡收入8.4億元,營運虧損16億,可以稱得上巨虧,那么,巨虧的原因是什么?在我看來,主要有兩個:1)收入不足,補貼嚴重圖3:瑞幸2018年收入2018年咖啡(Freshly brewed drinks)收入6.49億元,全年咖啡銷量7,150萬杯,平均每杯咖啡不含增值稅售價9.1元;對消費者來說,算上增值稅,我們平均每人花10.3元就能買一杯瑞幸咖啡,實乃消費者的福利,當然,對企業(yè)來說就是大出血了。
2018年小吃&果汁(Other products)收入1.36億元,平均每份小吃&果汁不含增值稅售價7.5元,到消費者手里的價格大概在8.5元。
因此,咖啡售價過低,收入不足,是導致巨額虧損的一個重要原因。
2)銷售費用極高,大額的廣告以及外賣配送費支出圖4:瑞幸2018年銷售費用銷售費用高是因為首杯免費導致的嗎?不是。
關于首杯免費,瑞幸2018年花了1.3億元請新用戶喝一杯咖啡,但這還不是銷售費用的最大頭。
廣告費(Advertising expense)和配送費(Delivery expense)才是銷售費用的大頭。
廣告費(Advertising expense),主要就是線上LBS等廣告費以及線下的電梯廣告,2018年花了3.6億元。
另外就是配送費(Delivery expense),2018年一共花了2.4億元到配送費上。
根據(jù)其他資料,瑞幸咖啡的配送是和順豐合作的,每單配送成本在7——8元之間。
以上兩個原因,導致了瑞星咖啡的巨虧。
因此,未來瑞幸要盈利,必須要提升產(chǎn)品價格并且控制和降低銷售費用。
瑞幸原材料和邊際成本之謎:一杯咖啡的成本到底是多少?圖5:瑞幸2018年成本瑞幸制作一杯咖啡的原材料成本和邊際成本到底是多少?如果不懂財務的人一下是看不出來的,這要結合成本的銷售費用一起看。
為什么要看銷售費用?因為小藍杯請你喝的第一杯咖啡是完全免費贈送的,所消耗的原材料成本會記入到銷售費用(Free productpromotion expenses),具體見圖4。
因此,以2018年為例,瑞幸銷售咖啡(Freshly brewed drinks)銷量7,150萬杯(包含送出去的咖啡數(shù)量),成本(不包含送出去的)中咖啡原材料成本為2.9億元,銷售費用中首杯免費咖啡的成本為1.3億元,合計4.3億元,算下來,你喝的一杯瑞幸咖啡,真正的原材料成本平均是5.9元。
如果計算瑞幸咖啡的邊際成本(每制作一杯小藍杯的變動成本),還要考慮包裝費(Low value consumables) 4200萬和材料儲存費(Storage fees )3200萬中的一部分。
我們按咖啡和小吃的銷售量分配一下Storage fees 和Low value consumables中歸屬于咖啡的成本,折算出來后,瑞幸一杯咖啡的邊際成本(含原材料和包裝)在6.73元人民幣。
瑞幸的固定成本是多少?圖6:瑞幸2018年固定成本固定成本主要包括門店的房租,員工的工資以及設備的折舊費等。
Store rental and other operating costs主要是門店房租以及員工工資等,2018年為5.76億元,無論咖啡賣出多少杯,這部分成本支出都是固定的。
Depreciation expenses主要是設備的折舊,2018年成本約1.06億元。
瑞幸咖啡快取店一般配置為兩臺咖啡機(瑞士的Schaerer和Franke)、開水機、滴濾機、冰箱、咖啡桌椅、以及一個咖啡柜臺。
網(wǎng)上有資料稱成本約30萬元,這部分也是固定成本,按設備使用壽命折舊。
那么,瑞幸咖啡一年的固定成本就是5.76億元+1.06億元嗎?不是。
因為2018年瑞幸咖啡大量開新店,因此很多新店的固定成本計算是不足一年的。
實際要更高。
好在,招股說明說明書列出了2018年每一季度瑞幸咖啡的開店數(shù)量,這樣我們就能估算出一年大概的固定成本。
2018Q1門店數(shù)為290間,Q2增加了334間,Q3增加了565間,最后2018Q4增加了884間。
我們可以根據(jù)門店增加數(shù)大致推算全年固定成本。
舉個例子,從全年來看,只有290間店鋪4個季度都折舊了,334間店只折舊3個季度,那么我們就可以推算出,如果這334間店也折舊了4個季度,會帶來多大的固定成本增加。
經(jīng)過推算,全年固定成本=門店房租以及員工工資全年約11.44億元+設備折舊2.12億=13.56億元,平均每間店的固定成本一年為65.4萬。
Part 3 瑞幸咖啡的故事成真能賺多少錢?通過上面的分析,咖啡店的盈利模式其實很簡單:一杯杯咖啡的銷售,構成了營收;生產(chǎn)一杯杯咖啡需要用的咖啡豆、奶以及包裝等,則是構成了邊際變動成本;咖啡店的店租、店鋪員工等按月支付的費用和設備折舊,構成了固定成本;收入減去上述兩項成本后就是毛利;毛利再扣除銷售費用、總部的管理費用和財務開支,大體就是稅前凈利潤。
我分析的方法是以2018年2,073間店鋪的財務數(shù)據(jù)為基礎,看看如果瑞幸咖啡的故事成真的情況下,瑞幸咖啡能盈利多少?具體分兩步:1) 單店預測假設:1)假設咖啡平均零售價格從10.3元上升的23元,小吃&果汁從8.5元上升到13元;2)假設價格上升月銷售量依然維持現(xiàn)在的規(guī)模。
價格上升帶來的負面影響與滲透率增加等因素抵消。
根據(jù)招股書,現(xiàn)在瑞幸咖啡單店平均月銷售量為6,000杯咖啡,2000份小吃&果汁,我認為即使未來市場成熟了,可能也就在大致的水平,在這么強的補貼政策下,需求被激發(fā)的已經(jīng)比較充分了。
單店預測單店預測結果:單店月收入約14萬,邊際成本約5.3萬。
2)整體預測將單店的數(shù)據(jù)放到整體財務模型里,看看瑞幸咖啡的盈利情況預測結果:即使假設咖啡平均售價大幅上升到23元,銷售量還不受影響,銷售費用大幅下降的情況下,2,073間門店一年僅能賺取3,500萬的凈利潤。
2,073間門店盈利預測以上我是依據(jù)現(xiàn)有的數(shù)據(jù)做的一個預測,我認為假設已經(jīng)頗為激進了。
如果你認為情況比我預測的更為保守,則稅后凈利潤會更低。
如果我去盡調(diào),我會觀察瑞幸在一線城市做得比較成熟的店是怎么一個銷售量,因為很多一線城市年輕人其實對咖啡早已熟知并養(yǎng)成了習慣,滲透率已經(jīng)夠高了,看看他們用完折扣券后,用真實價格購買瑞幸咖啡消費力度到底如何,購買量是多少,就能有一個基本的判斷。
Part 4 瑞幸咖啡值不值得投資?2019年4月,瑞星咖啡完成了B+輪融資,投后估值29億美元,以6.7的匯率來看,約194億元的估值。
瑞幸現(xiàn)在只是提交了IPO申請,因此還未有實際市場價格,我們就以最近一輪,194億估值來看,瑞幸咖啡到底值不值得投資?我的觀點是,萬分不值。
按照前面的預測,假設:瑞幸抬價到23元,然后銷售量依然堅挺;瑞幸能大幅削減銷售費用,銷售量依然維持;瑞幸資金足夠撐到自我造血的那天,不發(fā)生其他意外;……假設以上瑞幸都做到后,好,2,073間門店盈利也僅有3500萬;然后,門店擴張5倍,去到10,000間,是星巴克的3倍,盈利也只有1.75億。
面對194億的估值,開玩笑嗎這是?盈利若只有1.75億,就算每年全部利潤分紅,都要分110年才能將投資成本收回。
當然,你也可以說,我低估了盈利水平,你覺得還能更高,沒問題。
我直接假設,2,073間門店盈利不是3500萬,而是1個億,10,000間門店,盈利是5個億!參考星巴克31倍PE,我們用35倍PE衡量瑞幸,盈利5個億則估值為175億,比現(xiàn)在的估值還要低!即使我們不考慮這個PE的合理性,也不考慮瑞幸資金是否足夠開到10,000間門店,我們都知道資金是有時間成本的,以瑞幸的風險,投資者要求回報率最低也要20%。
按20%的要求回報率,即使4年后真的實現(xiàn)了5億盈利,175億的估值,折現(xiàn)到現(xiàn)在也僅85億。
用現(xiàn)在200億的估值倒推業(yè)績,如果咖啡平均售價提升到25.5元,銷售量不變,4年開10,000間店,管理+銷售費用占收入比小于25%,35倍PE,這樣才勉強值200億。
這個實現(xiàn)的可能性就見仁見智了,但是即使實現(xiàn)了,回報率也只有年化20%。
下一篇:小吃店生意好做嗎,小吃業(yè)行情分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被誤解的“外賣速食包”可能是下一個千億級市場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