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在中山大學求學,畢業后一直在廣州工作、創業、打拼,香港姑娘楊曉欣(上圖)的普通話已經非常流利,沒有一絲“港腔”。
面對記者,楊曉欣說:“我辭掉工作后離開了珠江新城,如今通過奮斗又回來了。
” “離不開廣州”的香港姑娘 早在1998年,楊曉欣便跟隨家人來到廣州,選擇就讀中山大學。
“之前曾有香港電視TVB記者采訪我,問我內地和香港的大學的差別在哪?在我看來并沒有差別。
”楊曉欣說, 2002年,楊曉欣從中大國際金融專業畢業,入職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普華永道。
如果返港,楊曉欣可以進入她心儀的銀行,“在香港的親戚不理解我的選擇,他們勸我回香港,可是我已離不開廣州。
” 在廣州,有楊曉欣大學四年積累下的人脈,有相對香港來說低廉的房價和悠閑的生活環境。
楊曉欣說:“廣州的生活幸福指數高,即使我剛畢業,我也覺得可以通過自己雙手給自己帶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被高額房貸綁架。
” 進入普華永道后,楊曉欣發現自己是公司在廣州招收的第一個港籍畢業生,“在我以前,公司的香港人基本都是從香港外派而來,在我以后,越來越多內地讀書畢業的港澳人士被吸收進公司。
” 在普華永道工作了12年后,楊曉欣已經做到了高級經理的職位。
不過她還是從普華永道辭職,并于2016年跟前同事一起創辦了木啟商務咨詢公司。
“干得不錯”的創業前輩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多民企有財稅方面需要。
可很多民企老板可能看不懂普華永道提供的專業報告,他們需要更接地氣的建議,能直接告訴他們怎么做。
”楊曉欣發現,比起四大行出具的幾十頁滿是術語的可行性報告,民營企業更喜歡“接地氣”的建議。
通過這樣的差異化策略,楊曉欣的咨詢公司業務越來越多了。
作為青年創業者的楊曉欣其實還有另一個身份,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綜合服務部副部長。
在采訪中,楊曉欣給記者看了她的手機,在有475名群友的“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微信群,每天都活躍著港澳創業者。
“這個群每天都很熱鬧。
”楊曉欣告訴記者,她本人每個月也會主持企業財稅分享會。
2018年,新個稅法全面實施,不少香港創業者對政策不是很了解,楊曉欣便組織了一場新個稅法釋疑會,“我就想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同是香港的創業者答疑解惑。
” 楊曉欣告訴記者,她身邊不少港澳青年,對內地市場心向往之又猶豫不決,“作為創業前輩,我就要給他們信心,讓他們知道原來已經有一幫香港人在廣州創業,而且干得還不錯。
”
下一篇:女性居家小本創業項目有哪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方愛之:女性創業者應該更相信自己的直覺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