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張利嘉追求的是,要有國際流行范兒的“高大上”,但打底的一定是中國文化。
文 | 及軼嶸雖然也是混時尚圈的人,但張利嘉在攝影師的鏡頭前并沒有那么自如。
她按照攝影師的提示變換身體的姿勢,忍不住笑起來:“我一看到鏡頭臉就僵硬。
”她頭發極短、身材高挑,秀氣的五官與電話里沙啞的嗓音形成很大反差。
張利嘉身后靠墻壁的衣架上,掛滿裙擺拖地的潔白婚紗。
另兩個房間,則是2013年推出的高級成衣系列和男裝便服。
張利嘉3年前萌生了做高級定制(簡稱“高定”)的想法,2013年春節,Betsy Cheung弼禧高級定制會所在一棟裝潢精致的二層小別墅里開始試營業。
高級定制服裝是時尚的最高境界,源自巴黎,在歐洲有一套嚴格的標準。
每一件高定服裝都獨一無二,很多都是純手工制作,價格不菲。
一直以來,高定的剛需群體就是演藝界的人士。
但張利嘉不喜歡演藝圈的浮華,她更愿意將Betsy Cheung弼禧的客戶群體定位為中國的精英階層,也就是商界和文化界的精英。
她發現,中國的企業家經過幾十年的成長,思想和能力已經一點都不遜于西方企業家,稍遜的是個人形象。
“中國企業家的內在和外在形象形成了極大的反差。
需要我們這樣的品牌幫他們打造個人形象,教會他們過更有品質的生活。
”個人形象大管家2013年,Betsy Cheung弼禧推出了一個成衣系列——“故宮迷圖”。
這套衣服整體風格很現代,但拼接部分加入了鮮明的中國元素。
設計師找到一幅故宮地形圖,在地形圖中又加了很多他眼中的中國元素。
將這個圖案印在真絲上。
衣服的拼接部分,用的都是印有故宮地形圖的真絲面料。
這位設計師十幾歲就出國,一直在國外學習和工作,對中國的印象還停留在年少的時候。
他的設計,明顯帶有中西文化融合的印記。
這就是張利嘉追求的東西,要有國際流行范兒的“高大上”,但打底的一定是中國文化。
她在搭建團隊的時候,就要求作為品牌靈魂的設計師一定是中國人,但必須要在國外學習過服裝設計,必須在國外的服裝公司工作過。
兩個設計師都是按照這樣的標準挑選出來的。
“我不相信一個純粹的外國人能給中國人設計好衣服。
”她說。
中西融合的設計理念也體現在Betsy Cheung弼禧這個名字上。
中文名古色古香,弼是古代輔佐君王的大臣的稱謂,禧是喜悅、祥和的意思。
兩個字用在一起,希望傳遞這樣一種品牌理念:衣服能給人帶來更多喜悅,是人的幸福生活的一部分。
英文名則效仿國外一線服裝品牌用創始人名字命名的做法,Betsy Cheung是張利嘉的英文名字。
“張”用的是香港的拼寫方式。
她覺得香港是把中國文化和國際范兒結合得最好的地方。
設計師要充分了解客人的需求,她(他)的身材氣質,她(他)在什么場合穿這件衣服,根據這些做出設計稿,然后根據客人的尺寸做出小樣,行話叫“白批”,讓客人試穿。
下一步是選定面料,制成半成品,再試裝,最后才進入成品的制作。
一般的高級定制要經過三次試裝,不斷修改、完善。
像迪奧這樣的國際一線大牌,要試裝10次以上。
除了設計師之外,整個過程還需要工藝師、制版師等技師的分工協作。
除了給客人設計、制作衣服,張利嘉還經常碰到客人來求助:我明天有個活動,幫我分析下應該穿什么衣服,怎么化妝?“客人其實非常希望我們將他們的形象包辦下來。
” Betsy Cheung弼禧希望在高定領域做客人的個人形象大管家,給客人提供全方位的整體造型服務。
這包括兩個層面,一是服裝層面,不會單做某一類型的衣服,而是既有生活裝,也有商務裝、禮服;既有女裝,也有男裝。
另一個層面是給客人提供形象診斷、色彩分析、化妝、禮儀等整體形象服務。
高定靠的是圈子營銷。
客人是個小眾群體,都集中在一個個小圈子里。
“只要在一個圈子里做成了一個人,她(他)就會不斷介紹身邊的朋友過來。
” Betsy Cheung弼禧也整合了不少資源,經常舉辦沙龍等活動,也和其他一些機構合作,進行高端客戶的共享。
這些都會給Cheung弼禧帶來新的客人。
女漢子是怎樣煉成的Betsy Cheung弼禧是張利嘉的二次創業,此前,張利嘉已經在服裝行業打拼近20年,做的是另一種定制,給企業做制服。
那時候張利嘉也會為企業的高管單獨設計和定制服裝。
“這些年來從事的是一個沒有開店面的高級定制,因而現在做起來就沒有覺得很陌生。
”張利嘉覺得轉型順理成章。
雖然還是服裝,但完全是個嶄新的領域。
她常常告誡自己的團隊:不要急于求成,踏踏實實把產品做好。
讓產品說話,讓客人幫你說話。
張利嘉在北京長大。
小學三年級就開始在區體校打籃球,是半職業選手,大學學的是機械設計,都跟服裝風馬牛不相及。
她看起來五官秀氣溫柔,但生就男孩子脾氣,豪爽剛強,小時候的玩伴也是男孩子占多數。
張利嘉快畢業的時候到國營單位去實習,每天泡茶、看報、開小會,沒有正事。
不到3個月,她主動要求離開,把檔案拿回了街道。
那是1989年,國家正鼓勵發展個體經濟,她投身商海,成為中國最早一批個體工商戶。
幾年之后,張利嘉想辦一家服裝公司。
她先去北服學了一年服裝設計。
快結業的時候,營業執照也辦下來了。
1994年,公司成立,一干將近20年。
從三五個人的小作坊,到十幾二十人的小車間,規模不斷擴大。
2007年是服裝廠的鼎盛期,有200多名工人,年營業額有四五千萬元。
那一年開始做制服的出口。
雖然這個行業拼的是關系和背景,但張利嘉進入得早,拿訂單比較容易。
國美、大中、北京市政都曾是張利嘉的客戶。
有一年北京市政在天安門廣場施工,整個廣場上的工人穿的都是張利嘉的工廠生產的衣服。
后來,制服生意競爭越來越激烈,加上宏觀環境不好,制服業務在逐漸萎縮。
到2010年由于匯率問題和中國原材料、人力成本的大幅上漲,出口業務不得不停掉。
“有點傷元氣。
”她說。
這也是張利嘉轉向高級定制的更主要的原因。
張利嘉的性格特點對她創業幫助很大。
“我沒有別的優點,就是具備無比堅強的意志力,是打不死的小強。
”很多失敗者都是只差了堅持最后那一步。
做制服時,有一年張利嘉接到國內某著名集團公司的招標邀請,這家公司在尋找制服供應商。
當時有20多家制服企業接到邀請參與投標。
那是張利嘉第一次參加如此規范的招投標。
標書一式五份,密封,該集團公司5個不同部門的負責人同時開標,給每個企業打分。
打分結束后,負責招標的人明確告訴張利嘉:你們是得分最高的企業。
最后還有一個步驟,驗廠。
當時張利嘉的公司在一幢商住兩用樓里,她在二樓租了三套房子當辦公室,生產車間則在這棟樓1000多平方米的地下室里。
張利嘉知道這樣的生產環境不能令客戶滿意,驗廠基本上就意味著喪失訂單。
但如果像其他一些制服生產企業那樣,用一家規范的工廠冒充一下,有可能蒙混過關,但這樣做一是違背她的做人原則,二是一旦將來被發現,也會喪失這個客戶。
客戶看了張利嘉的工廠,果然放棄了他們。
張利嘉深受打擊,沖動之下做了個決定。
“這也是整個創業過程中對我打擊最大的一個決定。
”她買了個幾百平方米的寫字樓,又在大興租了個5畝地的工廠,“其實當時我完全不需要那個規模”。
兩件事同步進行,占用了大量資金,現金流出現困難。
此后的兩年,張利嘉都在和隨時就要斷裂的現金流做斗爭。
苦熬兩年才緩過勁兒來。
“現在,我再也不會在沖動的時候做決定。
”她說。
高級定制是Betsy Cheung弼禧的第一步,下一步是在商場里推出高級成衣。
高級成衣和高級定制不同,和成衣也不同。
成衣針對大眾市場,追求市場占有率和銷量;高級成衣和高級定制都針對小眾市場,高級成衣價格遠高于成衣,每一款式的產量和銷售數量都有嚴格限制。
目前,所有國際一線大牌做的都是高級成衣和高級定制,不追求銷量,而是追求產品線的延伸,比如延伸出箱包、香水等產品。
而中國目前的本土品牌大部分做的都是成衣。
Betsy Cheung弼禧現在每季也會推出高級成衣,但只是賣給會所里的客人,同時還給他們提供半定制的服務。
所謂半定制,就是對高級成衣不進行任何設計方面的修改,只是按照客人的身材進行尺寸修改。
張利嘉說,今年會在北京選一個購物中心,開一個對外展示和銷售的窗口。
下一篇:不走尋常路的“壞女孩”估值過億的女裝店如何煉成的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幾個適合女性創業項目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