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很多人都看過這樣一則報道:臺灣女孩曾琬鈴和她的美國老公Jeremy 出生于普通家庭,過去他們和大多數人一樣:認真讀完大學,找一份工作,有多余的錢就存起來,等待每年的年假,然后再回到工作崗位,繼續奮斗…… 2012年10 月曾琬鈴和Jeremy達到了財務自由的目標,他們提前退休,成為了行走天地寬的自在背包客。
可是,他們依靠什么來生活呢?一對平凡的夫婦是如何實現財務自由的?我們也能成為Jeremy 嗎?是的,我們也可以。
即使你一個月只掙5000 元,只要認真存錢,50歲時也能夠實現財務自由。
走向財務自由的3個前提 這個測算把一個美好的可能呈現在我們面前:即使你沒有金山銀山,即使你收入一般,也會有實現財務自由的那一天。
當然了,要想走向財務自由,必須滿足3個重要的前提。
第一個前提是“能掙”。
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工資是我們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可能你現在的收入還不高,勉勉強強達到平均收入的水平,可是在這二十年的長跑過程中,保持收入的持續可增長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收入有個自然增長的過程,社會薪酬水平在不斷提升,年輕人逐步在職場如魚得水,收入也不斷上新階。
但是,另外一方面,提升自己、抓住機遇更加重要。
合理地規劃、縱向地升職、橫向地跳槽都能夠帶來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
掙得越多、走向財務自由的速度也越快。
第二個前提是“能存”。
月光族想要實現財務自由必定是空談,因為財務自由的前提是擁有一大筆能夠為你帶來被動收益的資產。
記住:只有存下來的錢才是自己的。
就像Jeremy 和曾琬鈴那樣,他們通過做一些改變,減少了許多并不必要的開支,并最終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們在消費方面一定要理性規劃,節制消費,才能攢下后續投資的資本。
成功地節制消費不僅需要足夠的智慧,也需要持之以衡的超強毅力,千萬不要半途而廢。
第三個前提是“會投”。
在我們的測算中,達到每年10%的平均收益率就能夠實現預期的目標。
也許你會認為,這點收益算什么呀,但是長期的、持續的增長對我們的資產增值就非常可觀了。
而且低風險的產品降低了門檻,即使你并不精通于投資,也能夠找到合適的產品。
有了這3 個前提,再加上合理規劃、嚴格執行,我們也能在50歲前實現財務自由,不工作也夠花了。
要理財,就必須先要明白以下幾點: 1、投資理財不是有錢人的專利,不要因為自己沒有賺大錢就放棄理財; 2、理財重在規劃,別讓“等有了錢再說”誤了你的錢程; 3、沒有人是天生的理財高手,經驗來源于學習和積累; 4、不要夢想一朝致富,要腳踏實地,穩步前行。
理財不能盲目,因為如果你一味瞎理財,財自然不會理你。
要理財,首先需要學習基本的理財知識,如貨幣基金及股票基金簡單的運作原理,知道它是如何實現收益的;其次,多看理財書籍,樹立理財意識,一步步積攢自己的小金庫;再次,多看新聞,尤其是民生新聞、財經新聞,這些內容很多都會反映在股市中,對于理財來說十分重要。
理財要有合理的計劃 第一、堅持記錄財務情況,明確自己的收入情況、凈資產、花銷以及負債,一份好的記錄能夠幫助您衡量自己所處的經濟地位,有效改變自己的理財行為。
第二、按照自己的消費情況,給自己的收入制定一個合理的規劃,分出比例來,比如按照生活消費支出、自我提升花費、意外開銷、投資理財等幾個方面,保證每個月都有不低于上個月的投資額度。
第三、削減開銷,節省每一塊錢,因為即使很小數目的投資,也可能會帶來不小的財富。
例如,假如你24歲,每個月都多存100塊錢,并且可以拿到10%的年利潤,34歲時就有了20000元錢,投資的時間越長,復利的作用就越明顯。
第四、對于使用信用卡的人來說,要杜絕信用卡的盲目透支行為,信用卡實際消費總額不宜超過工資收入的四分之一,為了防止盲目透支,建議只辦一張信用卡。
如何進行理財,有如下幾條建議: 零存整取:每月固定存一筆錢,存期一年,到期后全部轉為一年定期存款或國債,存款和國債是沒有風險的,可以作為生活備用金或以后購房的首付款。
負利率時代,理財姐不建議存太多的錢到銀行,每年還有倒貼銀行一部分,實在不劃算! 基金定投:基金定投不一定需要大價錢,可以選擇那種在固定時間自動扣款的投資,每次只需要100-200元資金,這一類的有股票型、混合型、指數型基金等,定投收益高,凈值波動大,但長期投資可以平攤成本,提高收益。
P2P網貸:門檻低,很適合低收入人群,年化收益率在6%~12%左右,且風險較小,可以把控,但一定要學會甄別,注意一定要選擇安全可靠的平臺,不要太冒險! 保險:對于大部分女性來說,股票如過山車一般變化莫測,不如保險產品安全穩定,所以買保險對于女性來說是一項很好的投資,既可以規劃人生財務,又能在發生意外事故時分攤一定的損失。
為自己制定了一份合理的理財計劃 現在以小A為例,是如何實現自己的目標的。
小A每月收入4000元,年終獎4000元,平均每月正常支出1000元,公司有完善的五險一金保障。
1、現金和理財消費規劃:每月拿出500元資金零存整取,應付日常應急開支,并且在后來的買房中作為首付款;申請了一張信用額度盡可能高的信用卡,平時刷卡消費,特別是在有意外事件發生時,都是依靠信用卡渡過難關,小A總是及時還款,保證了信用的積累。
2、風險管理:小A為自己購買了一份重大疾病保險,每月支出保費約500元,在獲得保障的同時增加自己的收益。
3、投資規劃:首先,采用基金定投的方式積累財富,每月支出1000元作為基金定投,雖然有風險,但收益也大;其次,小A對股市有一定的了解,于是拿出一筆小額資金做股票投資,雖然風險大,但是小A始終保持清醒,不冒進,不多買,所以也獲得了不錯的收益;再次,小A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購買了債券,以及一些銀行的理財產品,都很有成效。
4、個人提升規劃:小A利用平時空閑時間,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從而升職加薪,提高了個人的月收入,使得自己的理財計劃順利完成。
小A的經歷可以告訴我們:理財并非有錢人的專利,更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盡早開始著手理財,日后才不會手忙腳亂,對自己的未來也是十分有好處的。
下一篇:2018成功理財因素有哪些?如何才能理財賺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為什么創業是獲得高回報的唯一途徑?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