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通過調查發現,2014年全國商標申請228萬件,被駁回的商標是113萬件,將近有近一半的商標申請被駁回;2015年全國商標申請283.5566萬件,而通過率只有37%,相比前年還低。
是什么導致商標申請的成功率如此底呢?又該如何提高商標申請的成功率呢? 商標申請失敗率逐年上升的原因,筆者分析如下: 商標資源在逐年減少 截至今年3月底,我國累計商標申請量已達1600萬件,累計注冊量也已破千萬,商標有效注冊量898.2萬件。
商標申請中有65%以上的商標是中文商標,而根據國家標準共有6763個漢字,其中一級漢字3755個,二級漢字3008個。
其中我們生活中最常用的也就4000多個漢字。
這些中文漢字的不同組合終歸是有限的,即使加上數字、字母和圖形。
而每年我們的申請都以40萬件的速度增長。
全國平均每個工作日就有一萬件商標提交申請。
大膽猜測一下,也許再過4、5年商標申請的成功率可能會在25%以下。
所以,親們,還沒商標的企業趕緊去申請吧! 新商標法的實施,使審查標準提高 2014年5月1日是新的《商標法》實施的開始,新商標法規范了商標審查標準、審查流程以及審查時限等諸多問題。
2014年5月1日也是商標局三期辦公自動化系統上線的日子,但由于重大技術故障,導致全線系統運行緩慢、bug繁多,無法進行正常的工作,到8月中旬才逐步恢復。
由于新商標法規定了審查期限不得超9個月,所以當系統基本可以使用時,已經耽誤盡4個月的時間,之后就是審查員加班加點的審查工作開始了,有的審查員甚至夜里不回家,直接住在單位趕進度。
這樣的工作使用一部分商標的審查質量降低,以往有一些經過分析可以通過的商標,在這樣蘿卜快了不洗泥的工作中被駁回了。
現在審查員的審查標準是“寧可錯殺一千,不能放過一個”。
新的審查機構的加入(商標審查協作中心),審查員審查標準不統一 商標申請量的逐年增加,導致商標局的人員配備嚴重不足。
因此,2014年原通達商標服務中心改制成為了商標審查協作中心,并且承擔了一部分的審查工作,而且這兩個審查機構每年都在招新的審查員,由于新審查員的經驗不足,這也導致了商標審查標準不統一必然結果。
為了不擔責任,其實審查員都本著能駁回則駁的原則(寧肯錯殺一千,不能放過一個),只要商標名稱中略有近似發現,基本都會被駁回。
唯一救濟方式就是申請駁回復審,否則你就只能放棄這個商標申請,根本沒有地方說理去。
不知道商標局能否設立錯案追回制度,一些明顯判定有誤的申請案件應該被追回,避免給企業帶來時間上金錢上的損失。
(不過沒事,我被審查員錯殺千百遍,依然愛他如初戀) 那么,面對當下商標注冊成功率普遍低下的形勢,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俗話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筆者認為做好以下兩個準備,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商標注冊的成功率。
一、提前做好商標查詢 企業或個人通過官網查詢可以得到一些數據結果,但是因為對商標知識的缺乏,就算逐一點開查看,我們也不能夠得到比較準確的結論。
然而檢索不僅僅是在查詢框里輸入關鍵詞和類別,還包括對結果的分析,以及對商標注冊的成功幾率的預估。
所以大多數企業或者公司會選擇委托代理機構進行商標注冊。
二、提前做好被駁回或異議的準備 我們知道商標注冊申請被駁回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缺乏顯著性、與在先商標構成近似。
商評委在判斷表示本身是否近似、商品和服務是否類似之外,或者商標進入初審公告期間,被他人引證在先商標提出異議時,都會結合被駁回或者異議商標的知名度進行綜合考慮。
那么,我們該做什么準備呢? 商標使用證據。
企業從一開始就應當充分重視商標使用證據的收集、整理和歸檔,必要時,能拿出有效的證據,表明商標已經取得了區別于在先商標的顯著性。
對于創業公司來說,商標申請后起碼1年才有結果,碰到駁回復審、異議,則可能再加上1年,如果還要起訴,起碼再加1-2年,所以完全有充分的時間來積極利用,提供具有說服力的證據。
下一篇:選擇適合公司階段的知識產權解決方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申請商標碰見意外情況的應對技巧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