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降費落定倒逼券商向買方投顧加速轉型
分類: 最新資訊
創業詞典
編輯 : 創業知識
發布 : 07-22
閱讀 :97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易妍君 廣州報道公募基金行業費率改革方案“曝光”后,證券行業感受到了一些“壓力”。基金費率改革的影響或由基金代銷業務、席位租賃業務等傳導至券商。在此背景下,公募基金管理業務占比較高的上市券商或受到較大沖擊。“近幾年,公募基金快速擴張,部分券商的業績有所受益。公募基金行業實施費率改革后,短期內,一些券商的收入可能會略微收縮。”有券商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不過,安信證券非銀金融張經緯、哈瀅團隊指出,短期而言,公募基金費率改革或對券商業績造成一定沖擊,但影響相對較為有限。參考海外經驗,費率下行的另一面是管理規模的迅速擴張。中長期而言,居民資產配置需求不減、規模增長效應下,大資管條線對券商的業績支撐有望迎來逐步回升。哪些券商影響更大?近日,公募基金行業費率改革方案落定,多家頭部基金公司公告了調降旗下主動權益類基金管理費率、托管費率事宜。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監管將按照“基金管理人-證券公司-銷售機構”的實施路徑分階段推進費率改革,通過兩年左右時間逐步降低公募基金綜合投資成本。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受影響的機構并不僅限于基金公司。由于部分券商既是基金公司的股東,又是基金代銷機構、證券經紀商。因此,從頭部基金公司開啟降費模式之日起,各種影響已悄然而至。根據改革方案,主動權益類基金的管理費率、托管費率未來將統一降至不超過1.2%、0.2%;公募基金銷售環節收費也將進一步規范,預計于2024年底前完成。按照行業慣例,除了直接收取認購費、申購費、銷售服務費、贖回費(即銷售環節費用)之外,銷售機構還會從基金管理費用中抽取一定比例的尾隨傭金。換言之,待基金公司支付的尾傭隨管理費用下降而減少,以及可能到來的銷售服務費用的下降,將直接影響券商的收入。天風研究所非銀聯合首席研究員周穎婕認為,主動權益類基金管理費率全部下調至1.2%,對證券行業整體影響有限。其中,傳統券商受影響較小且差異不大(2022年主動權益基金尾傭收入占比為0.5%-2%),部分公募代銷收入占比較高的券商受影響或較明顯。根據天風證券測算數據,2020年—2022年,主動權益類基金客戶維護費(尾傭)分別為143億元、275億元、253億元,尾傭分成率分別為30.6%、33.3%、34.1%,而券商渠道市占率約20%,對應2020—2022年主動權益基金尾傭分成占營收比例分別為0.6%、1.1%、1.3%,若管理費率下調,這一占比(對應2022年營收)則降低至0.26%。另據機構測算數據,2022年東方財富權益基金市占率約為6.6%,費率下調后尾傭約下降2.35億元,占營收總額的1.88%。如果說基金代銷業務收入減少,對多數券商的業績不會帶來太大影響,那么,部分持有公募基金股權的上市券商所受沖擊則趨于顯性。基于公開數據及嚴格的數據假設,中信建投非銀金融團隊分別測算了基金降費對資管方和渠道方的影響,以此前管理費在1.2%以上的主動權益基金為樣本,該團隊計算發現,權益產品規模排名行業前五十的公募基金(貢獻89.6%的權益規模市占率),管理費收入下降金額合計達到121.9億元,如果考慮逐個剔除同產品不同份額情況,影響金額預計還將減少到80—100億元左右。(僅供參考,具體實際情況需要結合政策后續落地執行情況進行進一步的論證和測算)該團隊進一步分析,32家持有公募基金股權的上市券商合計收入影響金額分別為42.6億元—44.8億元,歸母凈利潤影響金額約為26.1億元—30.0億元,分別以2020—2022年券商業績為基數,收入降幅約為0.8%—1.0%,歸母利潤降幅約為1.5%—2.6%。“對行業整體影響有限,但部分中小券商以及公募業績貢獻較高券商受到的影響高于行業平均水平。”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另一方面,依賴機構業務的中小券商還可能面臨席位租賃收入下降的挑戰。東吳金融胡翔團隊分析指出,研究所層面,假設基金管理費率調降將帶動券商分倉傭金率同比例下滑,預計上市券商席位租賃收入將下降17%。從公司層面看,受席位租賃收入下降影響,上市券商營收/歸母凈利潤預計分別下滑0.6%/0.9%。部分相對依賴機構業務的中小型券商或將遭受較大沖擊。倒推買方投顧加速轉型從長期來看,公募基金行業費率改革將推動財富管理行業加速向“買方投顧”轉型,繼而為財富管理機構創造更大的業務空間。在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業務負責人劉亦千看來,管理費率調降將降低銷售機構的尾隨傭金收入水平,倒逼銷售機構加強買方投顧團隊建設和買方投顧能力培養,推動基金投顧行業更快更好發展,以更好服務于大眾投資者的財富管理需求。財通證券基金投顧負責人劉超認為,在股票傭金自由化和基金傭金下降背景下,財富管理機構必須在經營流量生意和經營存量生意,傳統守舊與創新發展、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之間做出艱難抉擇。本次降費改革彰顯了提升客戶獲得感和體驗感的決心,拉齊賣方模式和買方模式創收,將為買方投顧提供發展沃土,堅固財富管理機構買方投顧轉型決心。這一趨勢顯然也將對券商的投研能力、服務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平安證券相關負責人認為,由原來以銷售規模為重的賣方銷售模式轉為以保有規模為重的買方投顧模式,需要從四個方面進行調整:一是業務發展理念待轉型。券商過去以經紀業務為主,在服務財富客戶時仍具備較重的交易導向,“以客戶利益為中心”的財富配置導向、服務理念尚顯薄弱。二是投顧服務水平待升級。整體上,券商投顧隊伍專業性待提升;券商內部尚未形成標準化、體系化顧問服務流程,客戶服務水平仍有優化空間。三是總分協作模式。買方投顧的核心是針對特定客戶需求的顧問服務,業務模式需要從總部統一決策、任務派發、一致行動的“集中化”模式,向客戶驅動、一線決策和總部賦能的“分布式”模式轉變。四是數字化水平有待提升。數字化在客戶需求洞察、配置方案設計、客戶溝通互動上的價值日益凸顯。考驗券商專業能力值得關注的是,改革方案提到,對于行業機構與投資者自行約定的管理費率、托管費率等,監管部門將引導行業機構結合行業發展階段特征、自身運營管理投入等自主調降。對于法規明確規定的證券交易傭金費率水平與分配制度、基金管理人尾隨傭金支付比例等,監管部門將通過修訂完善相關法規,指導行業機構統一執行。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總經理、基金評價業務負責人胡立峰向記者指出,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需要在基民收益與公募基金行業利益之間取得平衡,在這其中,應以基民收益為主兼顧行業利益。行業利益上遵循平均水平下參與機構合理利益訴求。費率改革方案對行業影響很大。統籌降低各類費率,明確了各類參與主體的預期,讓各方都形成共識盡可能降低投資者負擔。他還談到,降低費率需要與基金公司、托管機構、銷售機構、證券公司的運營成本與合理收益進行統籌考慮精心安排,推動行業保障與服務能力的可持續穩定發展。另一方面,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投資者對管理費敏感度并不高,改善投資者盈利體驗的核心仍在于基金管理人主動管理能力、銷售機構服務水平的提升。國金證券財富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券商財富管理業務還需要長期深耕在基金投資管理上,優化基金銷售行為,從買方服務、考核保有維度出發,用科學的大類資產配置方式以及市場、行業邏輯,為投資者提供售前、售中以及售后的服務,提高公募基金持有人的投資體驗。海通證券有關負責人則認為,在降費的大趨勢下,各代銷機構在銷售產品時,會更加聚焦產品本身,通過強化自身的專業研究,不斷完善售后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代銷產品的質量,從而倒逼管理人提升管理水平。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