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年CPI上漲0.2%,如何研判下一階段CPI走勢?專家:未來需刺激有效需求
分類: 最新資訊
創業詞典
編輯 : 創業知識
發布 : 01-13
閱讀 :145
1月12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3年12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去年1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3%,環比上漲0.1%。2023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2%。▲圖據IC photo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國家統計局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9月全國CPI同比由漲轉平,此后的10月、11月全國CPI同比均有所下降。對此,1月12日,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研究員白明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CPI目前已趨穩,環比已經有所提高優化,但與去年相比,同比數據上很難得到較快糾正。當前居民消費價格波動主要是因為目前投資拉動、消費驅動上還存在一定的阻力,數據反映出目前有效需求存在不足的問題。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分析認為,需要綜合考量一整年CPI的變化來觀察我國經濟運行情況,單看12月份CPI的數據并不能反映實質問題。關于CPI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去年12月舉行的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貨幣政策方面有兩大變化:一是將此前的“保持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改為了“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把社會融資規模指標排在貨幣供應量前面;二是把以往的“名義經濟增速”改為“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以更好地統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的目標要求,并強調價格水平是貨幣政策的重要調控目標。因此,為了防止出現通縮現象,未來貨幣政策制定的總體基調就是以進促穩,先立后破。曹遠征表示,目前政策已經將保持價格水平預期目標考慮進去,下一步需要考慮如何將貨幣真正的流入到實體經濟中,考慮好貨幣的傳導機制問題。白明表示,CPI的波動變化需要綜合考慮到各方的利益,過低或過高都會造成不同影響,需要在保持整體穩定的情況下保持適度合理的增長。那么,如何研判下一階段CPI的走勢?對此,曹遠征表示,此次CPI同比下降與“豬周期”的變化密切相關,未來還需要綜合非核心數據、特別是工業制成品的數據變化來考慮貨幣政策的施行,要克服有效需求不足、經濟下行壓力。同時,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穩字當頭、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加強政策取向的一致性。相信有了政策的合理設計和安排,關鍵的宏觀政策一定能落到實處。白明認為,未來一段時間需要刺激有效需求,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一同發力,同時理順物價體系,穩定豬肉價格,讓經營者更有信心。紅星新聞首席記者 吳陽 實習生 吳家欣 北京報道編輯潘莉 責編 李彬彬
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