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座生產基地:寧德時代或于今年開工建設北京工廠,供貨理想、小米
分類: 最新資訊
創業詞典
編輯 : 創業知識
發布 : 01-16
閱讀 :155
寧德時代第十四座電池生產基地或落戶首都北京的消息連日來引發關注。據《北京日報》日前報道,北京市發改委近日對一系列促進一季度經濟發展政策舉措進行“劇透”:擬首推1.0版產業地圖,計劃集中發布促進經濟發展的近30項政策措施;推動一批重大項目,包括寧德時代北京工廠等項目,謀劃實施理想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等。隨后又有傳言稱,寧德時代北京工廠已經開建。1月12日、1月15日,當澎湃新聞記者多次向寧德時代官方求證時,公司方面表示尚無消息可披露。而當澎湃新聞記者又以投資者身份多次撥打公司證券部電話時,截至本文發稿時,公司方面也均表示,尚未得知相關消息。不過,澎湃新聞記者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考慮到就近優先供貨主要客戶理想汽車,北汽新能源,未來還有大客戶小米汽車,寧德時代在北京建廠并不奇怪。對于電池企業相對能耗較大、且耗費較多水資源的問題,有業內人士表示,資源并不是問題,例如在北京順義地區就有很多空置土地。但為何官方一直不予以回應?該業內人士猜測,或許與選址首都,用地等一些具體的事宜尚未談妥有關。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北京市共有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的企業300多家。其中,在京銷售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共計119家,除有北汽集團、北京奔馳、北京現代等傳統車企,還有極狐、理想汽車、小米汽車等新能源汽車品牌扎根北京。而上述品牌多數為寧德時代客戶。比如,最新發布的小米首款新車SU7,將搭載寧德時代的麒麟電池,同時,將在3月上市的理想首款純電MPV ——理想MEGA也將搭載寧德時代的麒麟電池。據悉,理想MEGA已正式開始在北京工廠進行量產。該工廠預計將實現年產10萬輛純電動汽車的產能。同時,理想汽車2023年累計交付量達到37.6萬輛,并且其動力電池的主要供應商是寧德時代,部分理想 L7、理想 L8 的動力電池配套來自蜂巢能源、欣旺達。理想汽車目前也并未自建電池包生產線,而是采用與供應商合作的方式,搭建專供產線。不過,也有媒體猜測,預計寧德時代更有可能在北京新建一座電池模組工廠,類似上海臨港基地,不直接生產電芯。2021年8月,寧德時代與上海臨港簽訂合作協議,擬投資28億元研發電池模組、汽車底盤等,該基地于2022年2月19日正式開工。目前,寧德時代在全球共建有十三座電池生產基地,分別位于福建寧德、青海西寧、江蘇溧陽、四川宜賓、廣東肇慶、上海臨港、福建廈門、江西宜春、貴州貴陽、山東濟寧、河南洛陽、德國圖靈根、匈牙利德布勒森。位于四川宜賓的四川時代不難看到,此次寧德時代擬將建設北京工廠之所以引發外界眾多關注,是因為在動力電池市場產能過剩、頭部企業產能利用率下降的情況下,寧德時代為何還要逆勢擴張?據國內機構統計,在電池領域,2023年國內新投建項目超150個,擬投資總額超6500億元。預計到2025年,全球動力/儲能電池需求約為2000GWh,目前行業產能規劃已經達到8000GWh。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58.7萬輛和94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8%和37.9%。 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05.8萬輛和688.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6.9%和93.4%。2023年,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387.7GWh,同比增長31.6%。2022年,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294.6GWh,同比增長90.7%。無論是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還是動力電池裝車量,去年的增速已經明顯放緩。根據寧德時代業績報告,2023年上半年電池系統實際產量僅154GWh,而產能卻已擴建至254GWh,產能利用率大幅跌至60.5%,2022年同期則超過80%。不過,三季度,寧德時代表示,“隨著需求環比提升,目前產能利用率較上半年有所提升至70%左右,在行業內處于較高水平。未來公司會根據市場需求和訂單規劃產能建設。”據了解,目前,寧德時代廣東、山東、貴州等電池基地均還處于產能持續爬坡中,與車企合資的電池工廠如時代長安也剛于去年11月底實現產品下線。此外,也有電池同行對行業的大前景表示樂觀,例如此前蜂巢能源執行副總裁王志坤去年年末表示,2024年第一季度電池行業還是比較困難,行業還有可能會繼續下探。但是預計到2023年年底,全球政治經濟的利空因素逐漸出清, 2024年第二個季度行業能夠明顯向好回升。而根據國內機構高工產業研究院年度報告,2024年,雖然鋰電產業內卷依然嚴重,但仍有細分賽道值得投資,其中重點包括快充、大圓柱電池等。以快充為例,據預測,預計2024年中國快充版車型出貨量有望超5萬輛,電動車800V高壓快充技術下有望帶動鋰電池材料發展。
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