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老板沖刺年夜飯:有人躺賺,有人求生
分類: 最新資訊
創業詞典
編輯 : 創業知識
發布 : 02-09
閱讀 :139
定焦(dingjiaoone)原創作者 |金玙璠編輯 | 魏佳除夕將至,大街小巷年味漸濃。每年這個時候,最忙的恐怕就是備戰年夜飯的餐飲人了。除夕前一周,多地的酒樓、餐廳的年夜飯預訂已經進入尾聲,包廂更是一間難求。《繁花》的熱播,帶火了上海多家飯店的生意。留在上海過年的黃琪告訴「定焦」,不奢求訂到和平飯店,但就連劇中至真園的原型苔圣園也是年夜飯秒光,預訂電話早就很難打進去了。廣州、北京多家老字號餐廳年夜飯的包廂,早在1月中旬就被訂滿了。年夜飯預訂火熱,也給不少餐飲老板帶來了甜蜜的壓力。杭州一家海鮮連鎖餐廳的負責人陳盛對「定焦」表示,龍年年夜飯,龍蝦特別受歡迎,但海鮮食材的價格變動又比較大,春節期間如何合理備貨非常考驗餐飲人。餐飲業春節的“用工荒”更是一直存在。蘇州一家餐廳的老板說,部分員工已經回家過年,他為了留住員工備戰年夜飯,給在崗員工三倍工資,還招了小時工。年夜飯是農歷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頓飯,如果外出就餐,一家人到老字號、大中型酒樓或者傳統中式餐館,吃一頓團圓飯,是多數人的首選,既接地氣,也和傳統文化距離更近。而當家里的年輕一輩開始張羅年夜飯,市場出現了一些變化。更多自助餐廳、火鍋、麻辣香鍋等餐館,加入了年夜飯大軍。為了備戰春節檔,許多餐廳開始趕潮流:推出年夜飯套餐,并在美團、抖音等互聯網平臺上引流;為了創收,在堂食、外賣之外賣起了“預制菜”,比如佛跳墻、全家福等年夜飯禮盒。年夜飯,是餐飲人的年終大考。雖然今年年夜飯套餐的整體價格穩中有降,但最近的預訂小高峰,著實讓不少餐飲人感受到了暖意。不過,這份暖意更多集中在大城市。在相對下沉的市場,只有少部分大型飯店在大年三十當天接待兩餐年夜飯,預訂情況比較樂觀,絕大多數飯店選擇停業。更多中小餐飲人還在等待年后的回暖。不論身處幾線城市,對于熬過疫情的餐飲人而言,這個春節的餐飲消費市場都有更特別的含義。龍年年夜飯,一桌難求年夜飯預訂到了最后時刻,從北到南的餐飲業,感受到了久違的火爆。越是臨近過年,李琳店里的預訂電話越是響個不停,“年夜飯預訂太多了,根本接待不完”。李琳是哈爾濱一家東北菜餐廳的店長,她告訴「定焦」,今年元旦開始,就陸續有客人訂年夜飯,一千四百元一桌的年夜飯早就訂滿了,晚訂的客人只能等大廳散臺的退訂,或者外帶了。這家餐廳位于哈爾濱的中央大街,是當地的人氣王,本地人和很多外地游客都會慕名而來。帶家人到哈爾濱過年的外地游客劉春,想找一家本地有名氣、檔次也較高的餐廳吃年夜飯,嘗嘗正宗的鍋包肉。近幾天,他開始做攻略、選餐廳,“2月1號,我打了一上午電話,好多都訂滿了,比較有名氣的餐廳包間都沒有了,外帶又不適合我們外地游客。”劉春目前還沒有訂到中意的餐廳,他決定臘月二十九飛到哈爾濱以后再結合用餐環境,選一家大廳環境還不錯的東北菜餐館。除夕腳步逼近,北京的年夜飯市場更是預訂告急。「定焦」走訪發現,多家黑珍珠餐廳均表示位置已經訂滿,多家酒店按位訂的自助餐廳也十分受歡迎;有一定名氣的老字號或連鎖中式餐廳的包間,在元旦期間就已訂滿,但直到除夕前三天,來預訂年夜飯的人仍然絡繹不絕;有烤鴨的大部分餐廳包廂已被搶購一空,只剩大廳的少量席位。圖源 / Pexels在北京工作的張曉決定把父母接到北京一起過年。“除夕當天要上班,沒時間籌備年夜飯”,她好不容易勸動父母到飯店搓一頓,卻訂不上北京老字號餐廳的包廂。不過,幸運的是,她在國際飯店霄云廳“搶”到了餐位,298元一位,“讓父母吃點在老家吃不到的”。美團、大眾點評數據顯示,截至1月5日,最近一周北京地區上線“年夜飯”主題團購套餐的餐飲商戶數周環比增長超70%,相關訂單量增長超112%。上海的年夜飯市場更是比往年熱鬧。一部熱播劇《繁花》,讓黃河路上的飯店生意持續火爆。黃琪從元旦開始一連打了幾家飯店的預訂電話,都走空了。其中,黃河路苔圣園門店的工作人員建議她1月下旬再預訂,因為不但年夜飯約滿,平時的用餐預訂也都爆滿,近期不再接受預訂。眼看還有3天就到除夕,黃琪決定不追潮流了,“能訂到不錯的本幫菜餐廳就行”。找了許久,她終于訂到靜安寺附近的一家老牌本幫菜餐廳,交了100元訂金。“除夕能吃到獅子頭、紅燒肉、酒釀圓子……也算有了過年的感覺。”不過,黃琪還是略感遺憾,“這家餐廳只剩大廳的位置了,而且只能吃年中飯。大年三十下午5點到晚上9點,包括大廳的位置都訂滿了。上海本幫菜餐廳老板韓杰告訴「定焦」,和往年相比,不少顧客從中秋、十一就開始咨詢預訂年夜飯了。提前預訂是為了搶大年三十晚上7點到9點的黃金時段。在廣州,各大酒樓的年夜飯包廂,更是被鐘愛粵菜的老廣們搶購一空。臨時決定留在廣州過年的王亞犯了難,“距離除夕還有一周,我才開始訂餐廳,結果常吃的粵菜餐廳都沒位置了。”他和妻子兩個人都不太會做飯,最后決定“叫外賣”。他們常吃的一家粵菜館,年夜飯有點餐配送服務,“外賣一份團圓盆菜,也算彌補一些年味兒”。一家粵菜酒樓的負責人告訴「定焦」,去年12月初就有顧客開始預訂年夜飯的包廂,到元旦時,包廂已經全部訂滿。據他了解,有一些名氣的餐廳,進入2月后就不太可能訂到位置了。備戰年夜飯,餐飲人要闖三大關包括年夜飯在內的春節旺季,是許多餐廳一年經營中最關鍵的一環,備戰年夜飯,成了這些餐飲人的重要一搏。“今年的年夜飯不像前幾年,多多少少受疫情影響有一些不確定因素,這次,餐飲老板這方面的焦慮沒那么重了,但備戰年夜飯的壓力并不小。”韓杰總結說,餐飲人至少面臨三大關。第一關是留人或者“抓人”。年夜飯預訂的實際情況,一向是冰火兩重天。受追捧的餐廳預訂火爆,但要想辦法接待這些客人。相對冷清的餐廳,則要想辦法抓住更多客人。人氣旺的餐廳一般會在除夕當天推出“二輪制”用餐,年中飯和年夜飯。例如,西貝莜面村有的門店就額外推出了下午時段的年夜飯。更有餐廳在年中飯和年夜飯各兩堂的基礎上繼續加餐。比如,北京老字號四世同堂,把年夜飯從之前的四餐增加到了五餐。除了分時段提供年夜飯外,還有餐廳為了增加位置隔斷了宴會廳,為了迎合年輕人群,開始做年夜飯外賣。不是所有餐廳都不缺人氣,絕大多數餐廳要拼命“卷”年夜飯套餐,同時借本地生活平臺和短視頻平臺營銷。除夕是餐飲人春節期間最忙碌的一天,許多餐廳只接受套餐服務,“套餐利潤更高,出餐更快、不容易出錯,還能減輕餐廳備貨的壓力”,陳盛說。今年春節的一個變化是,年夜飯套餐的價格、人數、菜品設置,更靈活,也更趕潮流。套餐定價一般都是吉祥數字,如388元、688元、888元、1288元、1699元等等。一家開在蘇州的淮揚菜餐廳負責人鄭松稱,為了迎合更多小家庭的用餐需求,今年除夕還有一個趨勢是,在以往6-8人、8-10人等大套餐基礎上,更多餐廳推出了2-3人、4-6人的小套餐。鄭松發現,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籌辦一家人的年夜飯在哪吃、吃什么,但多數還是以最年長的長輩的意見為主,寓意好的一頓飯,能哄長輩開心。所以,年夜飯不但要味道好,還要討口彩、圖吉利。許多餐廳給套餐起了年味十足的名字,如龍年賀歲、好運必龘(dá)、福龍高照、龍的傳人等。套餐里的菜品怎么搭配也很有講究。吃雞,寓意大吉大利,吃魚,寓意年年有余,今年龍年,龍蝦的出鏡率尤其高。圖源 / Unsplash每逢過年,還在一線的餐飲人都會為備貨難、用工荒而發愁,今年也不例外。陳盛負責杭州的三家店,從11月起,他就開始為春節做準備了,但直到除夕前一個星期,他才向供應商下單,儲備食材。經歷過前幾年春節期間“退訂潮”,陳盛今年的食材預訂比較謹慎,“主要是海鮮食材的價格變動太大,一旦預估不好,食材損耗負擔太重”。據他了解,不少同行備貨的態度也相對保守。因為年夜飯預訂情況超出預期,韓杰2月初開始到處“找人”:和請假回老家的員工聯系,給他們三倍工資,讓他們回來幫忙,另外還招聘了幾位小時工和兼職。他告訴「定焦」,今年春節用工荒尤其嚴重,除了餐飲服務業這一行過于辛苦、薪資不高之外,一個重要原因是,現在很多餐飲老板在人手上很克制,寧愿在缺人手的時候臨時補充,也不會招太多全職員工。為了創收和引流,餐飲人更是各顯神通。「定焦」年前走訪的北京多家餐廳,都在大廳的顯眼位置擺放著“年夜飯禮盒”。不止是老字號餐廳,一些個體餐廳也在賣全家福禮盒、佛跳墻禮盒等。一家老字號連鎖餐廳的店長透露,銷售情況基本符合預期,年夜飯禮盒都是硬菜,有些客人沒有訂到年夜飯堂食的位置,就會考慮買幾個硬菜,回去熱熱就能上桌。畢竟硬菜更襯年味兒。還有一部分餐廳,選擇和預制菜保持距離。在美團這類平臺上,不少年夜飯套餐的宣傳語中,不乏“大廚現炒”“拒絕預制菜”等字眼。年夜飯的冰與火,2024年餐飲業的“晴雨表”2024年龍年春節,對于餐飲從業者來說,多了一份珍貴。國人沿襲千百年的春節團圓文化、年夜飯從家庭自制逐漸向外出就餐轉移的趨勢、幾年來難得的一家人團聚的時光,種種因素拉動著龍年年夜飯的火爆。不止一位連鎖餐廳的負責人透露,因為年夜飯預訂火熱,今年一季度的經營情況超過預期。不過,多位受訪餐飲業人士都提到,年夜飯對不同層級的城市影響不同。在一二線城市,年夜飯是一年中的餐飲消費小高峰,但到了四五線城市、縣城等小地方,很多人的傳統想法還是,年夜飯必須在家吃。所以,放假、停業,是絕大多數飯店的選擇。然而,不論幾線城市,包括年夜飯在內的春節餐飲消費,又何嘗不是餐飲業未來一年的消費“晴雨表”呢?大中型餐廳,更看重年夜飯市場中釋放出的消費力。盡管不少餐廳年夜飯定價不菲,上海、三亞有高達5888元、6999元的年夜飯套餐,但結合多位餐飲業人士的觀察,整體來看,今年年夜飯套餐的價格是穩中有降。大部分餐廳的價格和往年相差不多,少部分有一定下調。中小餐廳,更在意這個春節檔能不能打響“開門紅”,假期過后的餐飲消費趨勢是否向好。東北旅游熱帶動了東北餐飲熱。馮勇是哈爾濱一家小型東北菜菜館的老板,“從今年元旦開始,哈爾濱的餐飲最大的變化是,開始排隊了”。這讓包括馮勇在內的餐飲從業者,都感慨“屬于東北餐飲的熱度來了”。他告訴「定焦」,這輪熱度至少持續整個春節假期。有人歡喜,當然也有人愁。不少原本“放棄”春節檔的餐飲人,選擇留守在店里過年,時刻關注餐飲市場的同時,為的是早點營業,緩解餐廳的資金壓力。一家開在北京的重慶火鍋店的合伙人楊文告訴「定焦」,往年春節餐廳都會停業,順便利用這幾天的淡季給員工放個假。今年春節不一樣,整個假期包括除夕當天都營業,只不過除夕那天開到下午兩點就歇業。2023年11月、12月,楊文餐廳的流水并不理想,只有元旦期間有一輪消費高潮,春節前有一輪團建聚餐的小高峰。“今年春節,我們就想利用這個別人歇業的時間,賺點辛苦錢,也希望在線上平臺提升一下排名。”“很多火鍋、麻辣香鍋等餐廳,以前春節直接放假,今年春節也開始‘卷’年夜飯和春節檔了。”楊文說。圖源 / Unsplash往年的年夜飯大戰,主力軍是老字號餐廳、大型酒樓、傳統中式餐廳等。如今,新老勢力都想在春節餐飲市場中撈金,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隨著除夕腳步臨近,備戰年夜飯的餐廳一天比一天忙碌。餐飲老板,也都在展望2024年的餐飲業。多位餐飲業人士的共識是,大趨勢是向好的,但餐飲行業的增長將逐漸放緩,更迭和洗牌還將繼續。他們建議餐飲老板穩健經營、謹慎擴張。在交流中,「定焦」明顯感覺到,越來越多餐飲從業者變得更加冷靜了。他們都認為,不論大環境怎么樣,都要腳踏實地走。*題圖來源于Pexels。應受訪者要求,黃琪、陳盛、李琳、劉春、張曉、韓杰、王亞、鄭松、馮勇、楊文為化名。
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