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跌8%!上市第二年業績變臉,春立醫療凈利潤增速首次下降
分類: 最新資訊
創業詞典
編輯 : 創業知識
發布 : 04-03
閱讀 :137
文 | 楊萬里醫療器械明星公司遭到空頭一錘。4月3日,大盤紅艷艷,春立醫療逆市下跌,盤中跌幅一度超過9%。截至發文,該公司跌幅約為8.1%,股價為28.35元,總市值為108.9億元。今日,春立醫療的總市值一天蒸發約9.6億元。資金選擇拋售,或許與最新披露的業績有關。2022年年報顯示,春立醫療實現營收12.02億元,同比增長8.4%;實現歸屬凈利潤3.08億元,同比下降4.5%。在上市第二年,春立醫療就出現了業績變臉現象,這也是該公司上市后凈利潤增速首次下降。在年報中,春立醫療提到兩個關鍵信息,分別是“相關產品價格下”、“相關產品以價換量”。除了凈利潤數據不佳外,春立醫療其它財務數據也失色。盈利能力方面,2022年,春立醫療的毛利率為76.03%,相比2021年下滑1.08個百分點。原因是公司的營業成本同比增長13.6%,高于同期營收增速。現金流方面,2022年春立醫療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同比下降75.11%,主要系公司加大研發投入、購買原材料等付現支出增加等原因所致。春立醫療具體是干什么的?據了解,它是骨科醫療器械廠商,主營業務系植入性骨科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截至2022年年末,關節類假體產品、脊柱類產品、運動醫學類產品占公司營收比重為87.08%、9.64%、3.06%。骨科植入物市場為醫療器械市場的細分市場之一。截至2022年末,春立醫療旗下關節類假體產品、脊柱類產品、運動醫學類產品的毛利率均超過65%,有的甚至達到76%以上。然而,在國內骨科醫療器械市場中,競爭格局比較分散,外資企業占據較大市場份額。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整體骨科植入醫療器械市場前四名分別是強生、美敦力、捷邁邦美、史賽克,占比為17.2%、9.7%、6%、5.2%。另一組數據數據顯示,外企占國內骨科植入耗材70%的份額,國內八大骨科企業的市場份額卻低于20%。可以說,骨科醫療器械行業具有國產替代空間。春立醫療在享受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一些風險,包括產品降價、核心材料依賴境外供應商。2022年報顯示,春立醫療的第一大供應商 CeramTecGmbH (一家總部位于德國的先進陶瓷材料供應商)占年度采購總額比例為28.95%。我們關注到,今年春立醫療進行了一項資本運作,一度引發市場爭議。2023年2月18日,春立醫療公告稱,公司擬以1100萬元受讓舒捷醫療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簡稱:“舒捷醫療”)60.25%股權。在股權轉讓協議基礎上,該公司與舒捷醫療及其股東共同簽署《增資協議》,增資650萬元。上述交易完成后,春立醫療持有舒捷醫療70%的股權。值得一提,截至2022年前三季度舒捷醫療的資產凈額不足17萬元,且2021年、2022年前三季度分別虧損54.37萬元、111.83萬元,春立醫療采用收益法評估后的企業股東全部權益價值評估值為2508.65 萬元,評估增值額為2491.67 萬元,增值率14674.15%。對于這一筆溢價百倍以上的收購,春立醫療提示了風險。在公告中,該公司稱,“本次交易未設置業績承諾或對賭安排,如目標公司業績下滑或不達預期,不存在交易對價調整或股份回購等機制,故本次交易存在投資出現損失乃至投資資金無法收回的風險”。一邊是凈利增速下降、另一邊是資本運作受外界爭議,春立醫療后市表現如何,我們將繼續保持關注!
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