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創業者是稀缺物種,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創業。
”才剛剛聊起創業的話題,紛享科技CEO羅旭就給記者潑了一瓢冷水,記者準備的很多與“成功學”相關的問題都用不上了--本指望借對這位互聯網創業者的采訪鼓勵一下大家的創業熱情,誰知道才開始就被噎了回去。
“從歷史角度來看,創業的成功率僅為千分之一,千個企業創業,最后僅有一個能殺出來,所以我認為,能夠走上創業這條道路的人都是很優秀的。
”羅旭是一個“老”媒體人,從《南方都市報》再到《新京報》,擁有了十余年的傳統媒體運營經驗之后,他走出來創業。
不同于其他媒體人一股腦涌入新媒體,他做了一件與媒體基本沒關系的事--在“移動辦公”領域淘金。
記者:與別人鼓勵創業不同,你一說話就嚇倒一片人,讓人對創業心生恐懼了。
羅旭:不是嚇倒一片人,而是因為創業是一件非常謹慎的事,每個人都要評估自己是否適合創業,有沒有創業者的素質。
有些人干哪一行都會成功,因為他具備創業者的潛質,具有創業者的氣質;有些人創業失敗一次,就再也不敢做了,玩不起了。
記者:那么創業者該具備何種素質呢?羅旭:首先就要有個好身體,以我為例,我每天都是只休息四五個小時,很多人做不到的;第二,創業者一定是遇事興奮型的人。
早上起床見第一個客戶要興奮,忙了一天晚上見最后一個客戶,還是會保持興奮。
人興奮的時候才會有靈感和智慧,就像男孩子追求女孩子時候就會興奮、會聰明,會想方設法的考慮如何把女孩子追到手。
第三,敏銳度是一種天賦,而創業者的敏銳度都該是極強的。
套用馬云的話,普通人面對發財的機會,基本分為看不到、看不懂、來不及三個階段,而創業者就要在別人看不到之前看到,別人看不懂時候開始做,等別人又看到又看懂之時,他已經做大,讓別人來不及。
以劉強東為例,他有個外號叫二百五。
當年他開始在網上買東西時候,別人都嘲笑他,可后來京東做大了,有人若說再投10個億做另一個京東,已經做不起來了。
第四,創業者還是苦行僧。
在一個生存率只有千分之一的經濟社會中,每天都有大量公司成立,同時又有大量公司死去,絕大部分創業者成功者都不是第一次創業,很多人都是失敗多次之后才成功的,這要靠痛苦的堅持。
第五,很多成功的創業者都是“二”和“軸”的人,比如馬云,創業者比較偏執,看中了就會一直走到頭,不撞南墻不回頭。
第六,當然,撞了南墻的話,就要學會繞過去,這是創業者還需要具備的一種氣質--智慧。
聽完羅旭對這稀缺物種的介紹,記者對“如何做一個打工皇帝”這一問題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下一篇:創業前如何正確評估自己的創業計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創業“青春”有效期在哪個年齡?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