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IPO全稱Initial public offering( 首次公開募股) 指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首次向社會公眾公開招股的發行方式。
有限責任公司IPO后會成為股份有限公司。
對應于一級市場,大部分公開發行股票由投資銀行集團承銷而進入市場,銀行按照一定的折扣價從發行方購買到自己的賬戶,然后以約定的價格出售,公開發行的準備費用較高,私募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部分規避此類費用。
這個現象在九十年代末的美國發起,當時美國正經歷科網股泡沫。
創辦人會以獨立資本成立公司,并希望在牛市期間透過首次公開募股集資(IPO)。
由于投資者認為這些公司有機會成為微軟第二,股價在它們上市的初期通常都會上揚。
不少創辦人都在一夜之間成了百萬富翁。
而受惠于認股權,雇員也賺取了可觀的收入。
在美國,大部分透過首次公開募股集資的股票都會在納斯達克市場內交易。
很多亞洲國家的公司都會透過類似的方法來籌措資金,以發展公司業務。
下一篇:原始股,初創企業如何設立與發行、投資者如何購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盡職調查 什么是盡職調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