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那天我跟小伙伴們說我要去百度大會上談90后,所有人告訴我說傻逼,我說這句話不能寫,雖然我知道你們說的是我,怎么辦?于是他們告訴我一句90后的金句,叫做帶你裝逼帶你飛。
90后讓我特別受教育我基本上沒有能力來談還沒有進入職場的這批90后,但是對于進入職場的90后,我確實花了一些時間在他們身上,我覺得如果想要跟90后一起愉快地玩耍,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原則,這也是我覺得他們特別值得我們致敬的地方,也是跟我們這些70后這些聽廣場舞的人不一樣的地方,他們不貼標簽、不站隊,不為別的事表態。
我問了一些90后的小朋友,我說你們覺得網絡上什么樣的行為是你們覺得特別傻逼的?他們說就是在微博上為別人的事投票表態,說這跟我有什么關系?羅輯思維在網絡上有250萬的用戶互動,大概有30萬人在后臺回復關鍵字,當任何一件事發生之后,你會發現70后,或者85前、85后分成兩大陣營。
70后這代里面,大量的時間花在站隊上,我要先做一個價值觀判斷,這個世界分兩部分,一部分跟我的價值觀一致,一部分跟我的價值觀不一致。
但是對于90后來說,基本上大家不太做價值觀判斷,他們的判斷標準只取決于一件事情,有趣沒有趣,這個事件也是兩個部分,一個部分叫我,一個部分叫我以外的東西,這個空間感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我自己在今年以來有很多跟90后共事的經驗,特別是我到了羅輯思維這三個月以來,我每天都被90后給溜,我說他們的策略是熬大鷹,精力很旺盛,一天24小時給我發短信,有些事情我說錯了,沒有及時反應,我們有一個小女生就問我,脫不花你傻逼了嗎?我也年輕過,但是我還不敢這么跟我的老板說話,但是我覺得她蠻可愛的,她在提醒我,她沒有把你看成另外的人,你跟她是平等的,她沒有給你貼標簽叫老女人或者中年婦女,我覺得這其實是90后最可貴的一點。
前兩天,我跟羅胖出去開會,有很多人說看不上現在年輕人喜歡的東西,羅胖就說了,如果你今天看不上年輕人喜歡的東西,這個一點關系都沒有,為什么?因為你會死的呀。
每一代的事業都會屬于下一代人,這是肯定的,你會死的,等你這一代人死了之后,世界就歸他們了,你喜歡不喜歡沒有關系,這是我們面臨的一個真實情況。
我曾經有一個90后的實習生,我讓他和同齡人來評測一下社群電商網站,給他們每人5000塊錢,到我給他們推薦的在我看來很不錯的電商網站上買東西。
結果他們什么的都沒買。
對這種網站他們評價:標榜的是“有愛”,但一眼就能看出他們不是真的“有愛”,而是賣愛,非常討厭。
我問難道是你們排斥銷售和廣告嗎?他們說不是呀,只是我們希望不要用一個價值觀的概念來包裝齷齪的廣告行為,做廣告就做廣告就好了。
廣告有趣我們也很喜歡。
我推薦的這些網站里還有一個堪稱我們70后文學青年,也包括很多80后心中的圣殿——一個很牛逼的小眾的網站。
但只有一個小男孩買了個筆記本,其他人什么都沒有買。
我就問他們為什么不買呢,他們對這個創始人啊,背景啊,場景啊什么都不知道。
就是評價這個我們視為圣殿的網站是“充滿了一種六零后老男人端著的放不下的無力感”。
他們也推薦給我了他們認為做得好的社群電商網站,我一打開就感覺腦子“嗡一下”,因為整個頁面的感覺在我看來是嘈雜不堪,而他們真的非常喜歡,每個人的都買得特別高興。
我自己有一個強烈的感受,就是對于70后或者85后前這一代人來說,由于我們童年生活的匱乏,所以我們在消費審美觀念上是有一種審美的需求,所謂審美需求就是距離,它離我的現實生活夠遠,它代表了我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生活,我是愿意為審美議價的,所以一些高冷風格比較受歡迎。
但是對于他們這些從小生活相對富足的人來說,他們沒有審美需求,他們真的只有一個參與感的需求,他們對于所有的商業的要求,或者所有娛樂的要求就是我不管你是誰,你必須讓我能一頭扎進你懷里,快樂的一起玩耍,這樣的方式是我喜歡的。
所以,我覺得這群年輕人給了我一個特別大的教育。
后來我又遇到一個90后的大學生,他是安徽一所大學的學生,手里有很多互聯網公司的offer,而且在學校做了很多的實踐,他是怎么做的呢。
大一下學期的時候,他承包了整個校園的韻達快遞,很快就把校園里所有的宿舍、教學樓、教室、水房什么的全摸清楚了。
然后新生入校的時候他又干了一件事兒,就是在不久前新生快要入校的時候,他拿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新生姓名和聯系方式,建了若干個超級大群。
我問他你是怎么做到呢?你都不認識他們,人家還沒來報道呢,你怎么就能拿到聯系方式呢?他說很簡單,他就在貼吧上發帖,告訴大家這里有個大師兄,大家入校有什么問題都可以來問大師兄。
然后再發一個貼,告訴大家新生入校的時候,可以來找大師兄領入校的禮品,領什么呢?一袋洗衣粉。
然后小朋友就都來領了。
說起送新生東西,我們可能會覺得那就送話費充值卡什么的,他告訴其實那都沒有吸引力,父母都已經給充好了。
但是洗衣粉是要讓新生入校第一天就要用的東西,而且是從他/她自己兜里往外掏錢的。
所以想組織個校園推廣送新生東西,洗衣粉是非常好的。
我跟他們聊天覺得特別受教育,而且也讓我自己在反省,當我們每天在說90后的時候,我們其實在做一個貼標簽的行為,而這個行為其實是無效的。
比如他們會告訴我,說你沒有辦法取悅我,取悅是無效的,你只能說我就是這樣的,你認同就認同,不認同就是不認同,判斷的標準在他自己手上。
另外一個,就屬于誰都敢黑的狀態,本能的是反組織和反權威的。
對于大量的90后來說,特別是更年輕的95后來說,他們特別不能忍受一件事情,就是把自己和一個組織等同起來。
包括他們會強調誰也不能代表我,那天他們開玩笑說三個不代表,不站隊、不表態、不代表,可以被了解,不能被代表,他們是人格碎裂的場景動物,在不同的場景里面,在音樂里、貼吧、視頻、微博里是完全不同的人,包括他們是非常多現場的動物。
我認識很多70后,他們已經是90后的父母了,他們特別不接受的一點,是當他們跟子女說話時,他們的子女一直玩手機,或者盯著電腦屏幕,對他們來說,其實并沒有漏過任何信息,因為從小夠活在多現場的世界里。
還有就是不耐煩,我有一天問一個90后女同事特別傻逼的問題,我說假設你現在有十萬塊錢,已經可以買一輛經濟型小車,不考慮到搖號的問題,以及你要再攢到20萬買一輛更好的車,你會買什么樣的車?她覺得很不可思議,說我肯定會拿10萬塊錢貸款買20萬的車,這樣的問題你怎么問得出呢?他們表現的特點就是“不能令”也“不受令”:不能管別人,也不愿意被別人管。
在餐廳吃飯就可以看得出來,70后會主動坐在老板身邊,給老板夾菜。
80后已經開始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老板你不主動坐在我身邊我就不太高興的。
到了90后就更嚴重了,你起開點,不要理我,他工作的時候,你站在他身邊,他也不想跟你打招呼。
下了班之后,我可以完全不認識你,但這并不妨礙我是這個團隊的成員,為什么?因為我是一個場景動物,當這個場景換了,我已經換了一個新人,只是你還以為我是你的老板。
所以對他們來說,更多的情況就是不信任、不講究、無所謂,不信任一切看起來權威的東西,任何東西只要打上權威的標簽,比如說年長、組織等等,他們就進入誰都敢黑的這樣一種狀態。
第二個就是絕不講究、不妥協。
他們想要的一定現在就要,以及無所謂,你對我的評價無所謂,你給我貼標簽我很不爽,標簽我可以自己貼,比如說我是御女,但是你不能給我貼,誰給我貼標簽誰就是傻逼。
九零后作為一個團體并不存在,因為每個九零后都不一樣所以,對于今天的90后研究來說,我個人覺得90后作為一個群體并不存在,如果我們把他作為一個社會學話題去研究,我覺得這個群體一定不存在,因為每一個90后都很不一樣,也許他們會有一點點共性,但是這個共性還不足以支持我們,說你就按照這個規律性的東西去做一些什么行為,而這可能對我們的市場或者說管理都會產生極大的挑戰,也許我們要回歸到一個更手工業的狀態去做一些事情。
下一篇:你為什么要創業?如果是這8個原因就危險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創業第一步不僅僅是好想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