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北極光創投副總裁于芳 在30日北極光新創課(微信號:sinavc)現場,北極光創投副總裁于芳分享了醫療健康行業投資邏輯。
她認為,相比于資本寒冬,醫療健康行業的創業和投資機會其實是不降反升,這有賴于行業的基礎需求、政策走向和科技創新創造出來的發展空間。
資料顯示,北極光創投副總裁于芳畢業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4年加入北極光,在此之前,于芳任職于強生公司心血管部門多年,從事市場推廣和醫用耗材的銷售工作,對于中國的醫療行業有著深刻的理解。
此外,她還曾任職于德勤摩立特咨詢,為中國企業和跨國公司提供戰略規劃與咨詢服務。
以下內容按照于芳現場演講整理: 從六大方面看,醫療創投,不降反升: 第一:連接剛性需求,互聯網投資轉向醫療投資 在我們看來,醫療健康領域跟互聯網可能不太一樣的地方是這兒---它更多的是跟剛性需求緊密相連,更多的是圍繞健康的基礎需求。
我在美國待過幾年,醫療相關領域其實并沒有滿足需求,還不存在需求已經溢出,或者泡沫很大的狀態。
尤其在中國,2011年的時候美國GDP里面醫療相關的東西占17.2%,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數,而中國只占了不到5%。
到今時今日其實也是差不多的,醫療占GDP的比重并沒有上升。
從過去一年來說,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其實是不降反升的狀態。
從投資機構而言,一些機構可能由原來更多的關心互聯網投資可能也會去看一些醫療投資的領域。
第二:政府醫改引導更多創投機會 從一個普通的市民角度看,我們也能非常清晰地能夠感受到國家的大政策---這一屆政府以醫改為切入點對整個健康行業進行引導,希望它越來越產業化,使政府監管的措施能更有效等等,這也是給大家的創業和投資創造了很多機會。
第三:體外診斷和基因測序發展空間廣 第三個方面是我特別想說的,與以往相比,中國跟科技越來越相關了。
雖然過去幾年,藥品醫藥投資占比非常高,相比較而言,風險投資剛剛進入醫療領域,比如說醫療設備、醫療儀器的投資發展是平穩的,或增速是往下的。
而體外診斷基因測序,以先進技術為特點的體外診斷和基因測序卻有著空前的發展。
第四:互聯網+傳統醫療技術里的機會和想象空間非常大 另一個方面,所有談創投都要談的是跨界創業者的概念,就是互聯網+傳統醫療技術里的機會和想象空間。
應該說空間是非常大的。
雖然在過去兩三年時間里,我們在這個領域里有過很多嘗試和失敗,但我自己還是用一個非常積極的旁觀者的態度,甚至參與者的態度,希望能看到這個領域里面更多的發展機會。
第五:新興技術層面,中國出現新氣象 另外一個方面,也是我自己特別由衷想表達自己的想法的一個方面:作為投資者來講我能夠很明顯的看到,在一些新興技術領域,比如基因測序和腫瘤個性化治療等等,我們中國不是在做簡單的本土替代,而是我們的技術發展和方向是能跟國際同步的,跟美國相比我們沒有明顯的滯后,這也是國內創業者人員水平素質,包括很多海歸回流帶來的新氣象。
第六:退出機制出路大 最后一個方面,以前醫療投資的退出機制比較單純的都是IPO。
但是近些年來,比如美國的醫療健康的退出機制,被并購是一個非常大的出路。
在中國這方面的發展也相當明顯。
這也是鼓勵大家參與到更多的醫療健康創業里來的一個因素。
據我觀察,估值給的也非常不錯。
(微信號:sinavc) 醫療行業分支廣,看看北極光的投資藍圖 我找了一張圖,是整個醫療行業涉及的所有分支,比如CRO、CMO、原料、藥、化藥、中藥、疫苗、器械、醫療設備、移動醫療、耗材、渠道更多是經銷商、醫療信息系統、醫療診斷,零售藥店、網上藥店。
用藍框框起來的是我目前投資的20多家公司里面,我有涉及的區域,其實基本上VC關注的領域也就是這些領域。
比如CMO、藥品投資、器械相關的,這也是占投資組合比例最高的。
公立醫院、連鎖醫療服務等等都有一些嘗試。
藥品渠道是不是可以走網上渠道,這是我們目前涉及的領域。
1、醫療設備、醫療器械占比大 目前我們投資組合里面比較大的幾塊:醫療設備、醫療器械能占到數目上最大,也是我們最早的嘗試。
它的周期是比較適合VC進入的。
我們在這里的投資組合也是非常不錯的,比如說最早提的伊瑞光電子,是做X光機,大型設備零部件的,它的成本能占到整個大型設備成本的一半,它的平臺就是一個接收端,現在它已經在準備上市了,而且它的主要供應商都是國際級的,比如說西門子這樣的跟大型設備商,換句話說它并不僅僅是給國內供貨,技術和發展上都經受住了國際考驗。
2、北極光布局IVD/NGS 第二塊是IVD/NGS,剛才有一位同僚醫療設備比較感興趣的基因測序行業,它是分子診斷的分支。
我剛進來這個行業的時候,感到是明顯的輕診斷重治療的行業。
說醫生查了半天,收兩千多,沒開藥,病人是很有意見的,中國人的基礎邏輯就是這樣的想法。
所以我們在傳統醫療行業里聽到更多的重治療相比較而言,現在這個行業比較健康的發展到了輕治療重診斷的特點。
接下來就是非常熱的話題,基因測序相關的,在這里面北極光是有非常不錯的早期布局和策略性發展的,這些行業在國內的發展周期都做了布局,接下來有兩家,在座的可能聽過比如說(冉氏生物),還有一家基準醫療,也是海歸回國做腫瘤檢測的。
對投資團隊而言,需要我們做的事情是說,我們要相對早的探知行業發展的脈搏,能夠踩準這個節奏,而不要總是跟著別人跑。
我們在整個診斷里面還是蠻有信心的,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布局,而且未來一段時間之內,我個人認為診斷里面也是大有所為。
3、醫療服務領域機會多 第三塊是醫療服務,我覺得2011年、2012年之前中國醫療服務里面沒有大家可以從商業角度做的,因為完全是被三甲醫院所占據著。
但是現在慢慢隨著從業人員越來越多,隨著政策的推動,隨著新興工具的誕生,這里的機會越來越多了。
這里面的機會非常多,其中也是有布局的,新康醫療是一家做醫療診療的。
另外是E-health,這不僅僅是手機端的公眾號,我們也投了幾家公司,也有解決疾病問題的移動端的,也有跟醫院結合更密切的。
比如說芯聯達,壹心理這些。
4、生物制藥周期長,北極光主保守投資 還有生物制藥,它行業投資周期比較長,需要判斷的方式也比較獨特。
實話實說我們內部討論有很多爭論,一個藥出來有很高的回報,這個事情值得我們追求,那我們用什么樣的投資歷年來執行呢?有很多很多的考慮。
但是整體而言我們不具備這方面戰略性考慮的情況下,我們進的會比較晚期,比如說以跟投方式為主,跟一些基金合作。
北極光的醫療投資策略,還是前面說的幾塊分支。
我們會繼續關注醫療器械里面的機會,以前的知識、經驗也可以讓我們更好的做判斷,我們判斷的準確率也會比較高,我們會繼續跟進。
值得一提的是與既往的國產替代的技術相比,我個人是蠻有信心能夠看到國內比較多的真真正正的技術創新型的醫藥體系公司了。
第二個我們會在分子診斷里面有很大的動作,跟著國家政策方向走,里面機會特別大。
E-health不用說了,這里面也有很多想不清楚的地方,但是未來肯定是有爆發性空間的。
生物醫藥也會持續關注,以晚期投資策略為布局。
5、腫瘤治療領域空間巨大 腫瘤領域我覺得這不是很好的分類,突然出現了一個病種領域,但是我特別想把它單獨拿出來。
這個發展空間是巨大的。
從商業性的角度,從行業發展的責任心、使命感的角度而言,我覺得這都是非常應該讓早期投資基金關注的領域。
資金的進入能夠鼓勵更多的從業人員參與到這里面來工作,比如說海外科學家,現在已經有很多非常受人尊敬的海外科學家回國創業,在這個領域里面有很多技術進展并不比國外慢。
在腫瘤防治、個性化診斷里面,可做的事情非常多,所以我覺得這也是北極光非常確認的策略,會非常關注這個領域。
下一篇:出國賺錢點子:非洲人最愛中國貨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二次元文化興起,創企們以何姿勢殺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