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大家好,我是梅宮主。
今天有個小伙伴找到我,愁眉苦臉,我問他怎么了?他跟我倒了一肚子苦水,原來是怎么回事呢,這兩天他正在為他的項目發愁,說自己這個項目做了有快半年了,還是沒有什么起色,也沒賺到什么錢,還虧了50多萬。
他就很疑惑,為什么越想賺錢,卻最終沒有賺到錢呢 ?在我印象中,這個項目已經是我這個小伙伴自從創業以來做的第五個項目了,之前他做過餐飲實體店,微商減肥產品,社交電商項目。
。
。
為什么都沒有成功呢?我給他總結了主要有三點,我想很多創業一次次失敗的小伙伴也都有這樣的共性,哪三點呢?第一點:太著急賺錢其實,我這個小伙伴這次創業失敗,也是我意料之中的事。
為什么這么說呢?從他一次次換項目的做法,我們就能看出來,他總是想追風口,看到新興這個了,看到別人做這個賺錢了,就去追著做,想趕緊去分一塊蛋糕。
這個項目做不下去了,就趕緊換另外一個,就這樣形成了惡性循環。
長期這樣循環下去,就會形成以下幾個方面的壞處:1.項目之間沒有共性,無法形成長久的時間經驗積累,浪費了寶貴的時間2.沒有自己獨立的思考,沒有前期調研,就一味去跟風,沒有考慮適合別人的就一定適合自己嗎?不想明白這個問題,就算再換新的項目,也照樣會是同樣的結果3.心態越來越浮躁,越來越失去信心,很容易放棄創業這條路4. 始終不會明白錢是怎么賺來的?所以始終賺不到錢。
(這個是重點)所以,在這里,也奉勸各位想創業的小伙伴,在走上創業這條路之前,多想想我們的馬云爸爸說的話:“不要模仿別人的成功,多學習別人的失敗。
”不加思考地照搬全收,這不叫創業,只能叫亂來。
復制優秀,可能是你成功的起點,也可能是失敗的起點。
第二點:太追求結果其實我這個小伙伴也很清楚,自己創業的目的,是想要賺錢,但是真的賺錢是我們的目的嗎?如果我們一味地追求賺錢的結果,而忽略了過程,其實往往結果也不會太好。
因為如果你一心只想著掙錢,那么思維范圍就會變狹窄,滿腦子都是想如何更快地掙大錢,但是錢哪有那么好賺的?對不對?滿腦子都是想著錢錢錢,也會失去很多創業路上更大的可能性。
就像坐井觀天的青蛙一樣,只能看到目之所及的視野,卻沒想到還有更大的世界。
我舉一個例子。
是關于facebook和myspace。
現在很多人都知道 Facebook,卻沒多少人了解 MySpace。
其實在 2006 年之前,MySpace 比 Facebook要有名的很多,但是為什么現在差距這么大呢?為什么更多的人知道facebook呢?原因就在于 2005 年底默多克收購了MySpace,收購之后,默多克太急于從它身上賺到錢,于是定下了很高的盈利指標。
為了完成指標,MySpace 頁面上開始充斥大量的廣告。
結果可想而知,廣告一多,用戶們肯定體驗度差了,就紛紛轉到 Facebook 上去了。
相比較下,當時的 Facebook 老板扎克伯格目光還是非常長遠的,他不急于賺錢,廣告策略也比較收斂,這樣雖然收入少了,但是卻積累了一大批強有力的忠實用戶,Facebook 最終逆襲。
第三點:沒有形成個人價值馬云說: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丁磊說:做最好玩的游戲公司喬布斯說:創造一款能改變世界的手機王石說:賺錢從來不是目的,只是把事情做好后自然的結果。
李笑來說:所謂賺錢,就是滿足別人認為有價值的需求,而不是你認為有價值的。
所以,從這些大咖身上,我們總結出什么?賺錢本身是一種價值互換,你給對方信息或商品價值,對方給予你金錢價值。
你的客戶不會忠誠于商品,也不會忠誠于商家,只會忠誠于價值。
所以,越想賺錢的人,總是想著自己如何賺錢,卻從來沒想過能為別人提供什么價值。
在你想賺錢之前,有沒有想過為別人做過什么?別人憑什么買你的單?你想賺錢之前,自己有沒有先值錢?相反,真正掙到錢的人,大多不是那些一開始就揣著掙錢目的的人。
說到這里,我想到了之前看《我的前半生》時,唐晶說過的一段話:“這世上從來,越想求功名的,越不得功名,越想求自由的越不得自由,越想求安穩的,越不得安穩 。
”剛開始我也不太理解,現在我明白了:有些東西,你越追著它,它卻反而離你越遠。
當你開始忽視它,輕裝上陣勇敢前行的時候,不經意間,曾經你望而不及的,現在都有了。
只有那些沉得住氣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好了,今天就與大家分享到這里。
持續關注梅宮主,與你分享社群創業賺錢干貨,帶你直擊真相, 少走彎路。
下一篇:年輕人如何創業?90%的人理解都跑偏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正規加盟創業項目項目怎么找?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