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在創業的艱辛道路中,好的融資無疑會對項目產生助力作用。
因此,對于奮力奔跑的創業“新司機”而言,如何跳過融資中的那些坑,這篇文章會給你答案。
關于風險投資和項目融資的實用教科書非常少。
并且在國內風險投資發展的這個階段,各色投資人紛紛冒出來(在私募股權協會備案的基金管理人近2萬家,比美國還多),很多新的機構,不管有沒有做過投資的,實際有沒有出資能力的,知不知道風險投資為何物的,都在看項目,談投資。
魚龍混雜的投資業態,對創業者選擇好的投資人和投資人選擇好的項目的成本和難度都增加了。
此文通過看到的幾個實際案例分享,希望給在創業路上奔跑的斗士們提供參考,避開一些前人掉進去的坑。
(一)融資并不是估值越高越好“融資估值越高越好”這是我們遇見的99%的創業者的答復。
因為,他們還沒走過那些過高估值帶來的坑。
融資的過程如果把估值當成選擇投資人唯一考量標準,如同把項目當成商品進行拍賣一般價高者得。
但是創業項目不是商品,它需要發展變化,需要投資人理解、支持,甚至幫助來一同發展。
投資人的資金也不是單純的錢而是有投資的人和基金在后面。
估值應該與項目的發展階段相匹配,就是說應該合理。
當一個投資人付出過高的估值,無論因為搶項目的原因,對公司業務預期過高,還是風險估計不足,也不管這是投資人的問題還是公司夸大的責任,投資人會用各種方式找回去,最終創業公司也會受到傷害。
Y美女創業者前兩天突然聯系我,說她們團隊整個出來了,重新做了一家公司。
我在一年半前看過她為主創立的前一家公司,團隊整體素質不錯,有拼勁兒,行業大方向不錯,只是我們判斷商業化過程不會那么快,需要一個積累過程。
但是估值要的太高,所以我們放棄了。
后來聽說券商背景的基金以團隊要求的估值投了進去。
后來又聽說因為收入起的比較慢,投資人不滿意,非要團隊轉方向賣硬件,雙方出現很大的分歧,發展到無法繼續運營下去。
團隊單飛,公司整個就散了,投資人的錢也打了水漂。
不錯的方向只堅持了兩年,團隊也還未及證明自己最初的理念,是兩敗俱傷的例子,很是可惜。
對于創業來說,兩年的時間很寶貴,從頭開始的代價也很大,如果只是為了當初多拿幾個點真的很不值。
有格局的創始人會更關注未來的餅能做多大,擁有100%的零還是零。
道理很多人都懂,在面臨選擇時能做到的不多。
出來就開高價融資的項目還會面臨更大的融資失敗的風險,當高估值嚇走不少投資人以后,公司不得不下調估值預期,但是投資人多是買漲不買跌,當項目在市面上漂了一段時間都融不到資,就更難說服新的投資人了。
即使公司僥幸拿到一次高估值,投資人也沒找麻煩,下一輪融資會很難持續。
因為前輪設了一個檻,如果投資人不能認同比前輪更高的價值,則導致甚至后續融不到資。
雖然一級市場效率不如二級市場,估值也是早晚會回歸到合理估值水平上。
(二)激進的對賭對公司發展有害在中國項目融資上對賭的比例比美國高許多,尤其是人民幣投資項目。
一方面,人民幣的投資人不少做pre-IPO的,比較習慣對賭的方式,另一方面,創業者對風險意識不足,對自己的保護意識不夠。
尤其,隨著部分人民幣基金投資階段前移,早期項目也出現對賭。
早期業績的對賭往往是弊大于利的。
因為早期項目需要試錯,需要不斷摸索方向,必要的時候需要調頭,很難用簡單的指標定出對公司長期發展最有利方向。
如果團隊的激勵是錯誤的方向,為了眼前的利益,他們也寧愿將錯就錯。
還有一種可能,盡管團隊盡力了,業績的發展受意外的環境因素影響未達標。
這種風險本來是投資人和團隊一起承擔的,單單讓團隊犧牲一方面利益,也會造成不滿的情緒和團隊動力不足。
M項目的創始人比較資深,創業前在大公司的事業部門做負責人時業績出色。
當他自己做公司時,面對投資人提出的對賭條件則過度自信,對潛在不可控因素考慮少,尤其是接受了兩年的對賭,在后一年度的能見度相當低的情況下接受了業績指標。
大公司的穩定性,可預見性都較高,而創業公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和困難,存在著大量的不確定性。
以成熟公司的方式來判斷創業公司的發展注定是錯誤的。
對賭的結果,是團隊股份大幅縮水,投資人上位控股。
這也是一個沒有一方開心的結局。
因為即使投資人拿了大股,沒有團隊賣力為其增值,股份又值什么呢?(三)選擇靠譜的投資人是底線天使輪,Pre-A,A輪…Pre-IPO輪,創業者如今都知道要一輪一輪融下去,知道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投資人,可是什么是合適的投資人呢?選擇合適的投資人,首先要看投資人是長期還是短期的。
基金周期只有5年或者更短的是不可能做長期投資人的,即使他個人有情懷,他的基金等不了那么久。
機構形式的投資人就更要判斷投資的目的。
在不匹配的情況下,比如早期的項目被短期投資人以投機的心態投了,創始人將花很多時間用于還債。
G公司的創始人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才爬出那個坑。
前輪投資人是個上市公司,自己的業務不再增長,想通過投資的方法進行市值管理,不知從哪兒聽說醫療健康是個金礦,沖進來就快速地完成了投資。
投完了發現早期項目的增長完全沒有想象的那么美好,剛半年就鬧著要退出,用各種方式逼創始人還錢。
創始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花在業務和運營上的時間大大打折,情緒受影響,公司的形象受影響。
即使從坑里爬出來了,未來每次融資都將不得不面對新投資人解釋這一問題—如果還有未來的話…選擇合適的投資人還要看投資人是否志同道合,是否愿意出力幫助企業跑一程到下一個里程碑。
有經驗的投資人經歷過項目從0到10的過程,當然也經歷過項目失敗的過程。
大多數時候,創業者是第一次,但是投資人已經看過,經歷過,總結過。
有好的投資人能讓創業項目在一個階段走得更順些,少走一些坑。
而不同投資人在不同的階段上專業,創業項目在不同階段上找對的投資人,天使、A輪、B輪就一棒一棒交接過去了。
千萬不能找一些不僅不出力,什么都不管,而且其不作為和不配合可能成為創業發展阻礙的投資人。
F項目A輪本來進展還算順利,領投條款也差不多確定了。
正式溝通時,發現很早就信誓旦旦地承諾要跟投的preA投資人以各種理由推脫反對,讓融資拖了一段時間,領投也因其態度對項目產生了一些疑問。
側面了解才知道該機構在項目關鍵決策上反復和拖延的各種復雜原因。
而其項目負責人的休假也讓整個融資過程低效,充滿不確定性。
想到還有那么長的路要走,F項目創始人頭都大了。
投融資其實不是很多人認為的一個簡單拿錢的過程,或是一個競價的過程,而是一個選擇合作伙伴的過程,是除了創業合伙人之外最重要的選擇,越是早期階段越重要。
現在的創業很難有個人英雄的成功案例了,憑著一個人的能量單打獨斗,把企業做到退出的概率幾乎為零。
所以我們看到的發展得好的項目,通常創始人有好的團隊支持,有能有效工作的董事會,有愿意幫忙引入資源人才、幫忙一起解決問題的投資人。
而要能做到這些,一個是選擇對的合作伙伴,一個是形成有效的合作氛圍。
成熟的創始人通常會在意與投資人(尤其項目負責人)的溝通效果,也會對潛在投資人做盡調,為其在接下來的5年甚至更長的征途中找一個好的合作伙伴。
一個好的投資伙伴是助力,而差的有可能是內耗,是阻力。
慎而擇之!
下一篇:被創業逼到喘不過氣來了?看看創業大牛們是如何解壓的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為什么這些草根 創業可以成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