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在創業前好像看到了金礦,到了真正創業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如同置身荒野,沒有方向,每一步都不知道深淺,而當時的金礦仿佛海市蜃樓,忽遠忽近捉摸不定。
這個時候,創業者會出現多種情況。
有的忽然獲得了自由,開始肆無忌憚的各種指揮,說什么就是什么;有的忽然迷失了方向,開始手足無措;有的開始思考,尋找到底以什么樣的方式,怎樣帶領團隊實現既定目標。
但即便是最后一種情況,很多時候創業者也無從用力。
那么,該怎么辦呢? 1、明確根基:不要站在不確定的地方去思考未來 我們先想一下:創新怎么樣落地? 無論是iPhone還是無人駕駛汽車,我想大多數人都想象過可能的樣子,但是為什么是別人能做到,而我們只能等待呢? 想明白這個問題,大家才會明白我想表達的意思:我們不能站在別人的起點(或者別人認為的起點)去創業——無論是做團隊管理,還是戰略規劃,抑或是具體的執行——我們必須要在明確的地方,在我們確定不變的根基上,作為我們出發的起點。
正如亞馬遜CEO貝索斯所說的那樣,我們必須找出距離變化中,永遠不會變的東西,以此為錨去創造。
如果你對自己的起點都沒有任何把握,那么關于未來也不會有任何結果。
2、回到原點:你自己到底擅長什么? 你不可能從遠方出發。
你只能從你的腳下開始。
在IBM的CEO小托馬斯·沃特森自傳里,他引述了自己父親老托馬斯的一段話:“我不是天才。
但我在某些地方是聰明的,而且我就待在這些地方。
” 巴菲特說,這就是做投資和做企業的全部內涵。
有一些人,覺得創業的都是新行業,大家都應該都不懂,所以我就拿錢砸出一個產品。
所以不擅長很正常,這是錯的。
我們必須有自己的邏輯,有自己的堅持,這樣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只有你有了根基和錨點,你才能從自己的腳下開始出發,去解決問題。
那么核心問題就變成了:你到底擅長什么? 很多人說,我是做餐飲的,我擅長餐飲了。
那只是你所在的領域,你未必是最好的那個人,也未必稱得上擅長。
所謂擅長應該是做得真好,而且在這個領域上,有能力有方法游刃有余。
3、正向設計:用自己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所謂擅長,就是庖丁解牛,有自己的一套能站得住腳的理論,而且自己真的能夠弄懂,并以此作為起點去解決問題。
在創業時,最怕聽從別人似懂非懂的講述。
比如,自己正在創業起步,別人告訴你,管理的真諦就是高壓KPI高額獎金,你深以為然決定執行,卻發現自己這里并行不通。
所謂擅長,要找出自己最自在最合適的地方,然后完整的梳理清楚這個邏輯。
比如,你知道怎么樣找到氣味相投的小伙伴,那么你的創業核心應該就是以團隊為主,通過怎樣找到真正合適的團隊并給團隊做出正確的激勵,通過伙伴協作來解決創業問題。
再比如,你的優勢就是技術,那么你的創業就必須從技術開始建立你的行業優勢。
雖然你可能也希望用戶體驗更好,但技術才是你的核心。
你要找和你一樣的技術大牛,解決別人不能解決的問題。
你的優勢就是善良,那么就要發揮你的優勢,找到同樣會因為善良而激發潛力的小伙伴,雖然不一定像其他團隊一樣沖勁十足,但是這種韌性和產品持續驅動力會成為優勢。
創業是非??啾频氖隆?/p>
在創業中你所擅長的,并非是行業基本的技能,而是要維持團隊運轉的基本能力。
創業必須要找出自己擅長的技能,如果你沒有辦法確定自己擅長的,那么創業的過程中一定要找到。
因為創業就是發現和重塑自我的過程。
下一篇:創業十問:創業之事,生死攸關;不可不察,不可不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先決定創業再決定做什么是本末倒置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