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南京,這座歷史遺蘊悠長的六朝古都,與“流行”一詞捆綁并列,似乎總有些格格不入。
然而有這么一家位于南京市的化妝品企業,它以不露鋒芒的姿態,于2014年實現全國3.4億營業額的總收入,代理網絡覆蓋了全國23個省市。
截止2014年11月,這家企業的加盟店450多家,一舉成為南京市乃至整個江蘇省的一個時尚地標,一組流行符號。
肌源能量精華液、溫泉潤澤水珠膜、蝸牛美肌活顏霜……一系列的化妝品,是這家企業的一切,卻將古城南京沉睡的流行基因徹底激活,讓其成為引領時尚潮流的標桿城市。
這家企業,叫做蘇美公司,它的支柱,是一個叫薇妮Vinistyle的化妝品品牌。
從生到“發家”,該品牌僅時間。
短短5年成就數億收入,它是怎樣做到的?在它背后,又有怎樣的動人故事?當美妝品遇上插畫師2010年初,成立一年的薇妮品牌,在營銷之路上,發出了三支令箭:情感,專業,以及文化。
除卻專業是企業必不可少的立足手段,情感和文化都是虛無飄渺的概念,在營銷中要如何實現?帶著這樣的疑惑,這年3月,薇妮的腳步輾轉來到重慶,認識了當地的帥氣插畫家:李歡。
當時的李歡,只有27歲,卻已出版多本插畫書籍,并在中國國際動漫節、中國插畫藝術展等多種展會中獲取多種獎項,于業界頗有名氣。
如果讓插畫來打造一張品牌的名片,會有怎樣的效果?這是一種奇妙的設想。
利用插畫具有的故事發展連貫性,以現代女性生活真實情感為參照,在不同階段,將品牌各個時期的價值反映給消費者,讓她們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或許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況且,用插畫塑造化妝品文化,這是同行業未曾有過的嘗試。
新奇的東西,總會留給人更加深刻的印象。
懷著這樣的想法,薇妮一舉相中了李歡。
不久后,一個代表品牌的美妝擬人形象以卡通的形式走入世人眼光:薇妮小姐。
薇妮小姐以Vinistyle本身具有的威尼斯水城特質做藍本:粉紅色、面具、水晶等,同時結合了李歡的四格矢量插畫風格,呈現給大眾一個與品牌有關的百變女孩的喜怒哀樂。
品牌卡通形象的誕生,猶如一把上好的柴薪,迅速將互聯網燃燒熾烈,薇妮的影響力開始在全球范圍疾速蔓延,其會員、加盟店、營業額也發生了質的飛躍。
到2012年,該品牌繪本《時光列車》問世,而企業本身,也在這輛列車上,迎來了品牌創立以來最大的一筆收獲:年營業額突破1億;次年(2013年),營業額再創新高,達到2.5億。
到今年,這輛時光列車留駐無數女人美好容顏的同時,也承載著這家美妝企業3.4億營業額、23個省代、450多家、200多萬會員、14萬多服務號粉絲等業績。
它于美妝道路上,越走越遠。
特立獨行、契合時代的情感與文化傳播,徹底釋放了南京古城隱晦經年的流行光澤,薇妮的品牌魅力也愈顯引人入勝,這使得意欲合作的加盟商、代理商紛至 沓來的同時,拋出了這樣一則疑問:取得這樣的成績,除了品牌卡通的情感入口,其品牌創始人——蘇美公司的總裁李鵬飛,又做了怎樣的努力?從“多品牌專營”到“單品牌專賣”在2005年成立蘇美公司后不久,李鵬飛陷入了一段苦惱的掙扎:是維持現有業務運作,還是轉型?這樣的苦惱,源于當時蘇美的狀況:門店并非專賣店,而是多品牌專營店。
起手多品牌專營店,并非李鵬飛的初衷。
當時的他,剛結束游刃多年的美容院業務生涯,介入陌生的化妝品行業。
在彼時,化妝品行業對于李鵬飛,還頗為陌 生,而當時國內化妝品的大流,基本上被屈臣氏、絲芙蘭、莎莎等幾家所主導,它們都是做品牌專營店,李鵬飛只是隨了大流,成了這股浪潮中的一粒沙。
短時間的運作,李鵬飛發現了多品牌專營店的弊端:1、渠道混亂;2、產品同質化嚴重;3、專營店不太可能立足于一二線城市,而是分布于三四線城市,難以挑動消費者購買欲,缺乏市場競爭力。
為了尋找拯救蘇美的“靈丹妙藥”,三個月后,李鵬飛飛往韓國“取經”。
明洞街頭,0.44平方公里、豆腐塊大的商業街卻被100多家單品牌化妝品專賣店擁簇。
此番景象,把他大腦中沉睡的腦細胞徹底激活——化妝品專營店已經式微,專賣店才是大勢所趨。
以至于回國后,李鵬飛立刻做出決定:代理韓國品牌,試水化妝品專賣的模式。
2005年12月,李鵬飛代理的韓國品牌DoDo Club化妝品專賣店在江蘇鹽城開業,當天店鋪銷售一舉突破四萬元。
不但取得開門紅,后勁更是十足。
僅一年時間,DoDo Club在全國發展出100多家加盟店。
但是,繁華的背后,危機也無處不在。
危機主要來自兩個方面:1、DoDo Club產品在中國市場大面積斷貨;2、韓國總部的煽動,明年DoDo Club的加盟商極有可能繞開蘇美公司,直接和韓國人簽約。
危機已不可避免,2008年7月的一個上午,李鵬飛深深地吸了一口煙后,掐滅了煙頭,把所有高管召集一起,發出一聲號令——“我們要有自己的品牌!不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養大的孩子,被別人抱走!”經過2008年下半年短短六個月時間和團隊的日夜奮戰,于2009年初,李鵬飛向團隊、經銷商和消費者交出了國內首個專賣自有品牌——薇妮Vinistyle。
主與客的兩面“針”薇妮產品系的分類,著重在兩方面:彩妝和護膚。
彩妝囊括了基面和基點兩類,護膚則涵蓋了面部保養、清潔和面部護理三類。
兩方面五大類的跨度,集合了調理、修復、補水、防曬等300多款產品。
全方位的化妝產品覆蓋,薇妮立馬受到國際連鎖賣場和購物中心的青睞。
品牌出世不久,于家樂福、大潤發、萬達廣場等地,無處不是該專賣店的身影;而從前做過其它化妝品的代理商,也從之前3—5萬的單店月營業額,上升到8萬以上的業績,業績突出者,更可做到20—30萬。
反思該品牌能夠占領市場的迅猛勢頭,其成功要訣,除了產品齊全,更多的,則是服務與質量。
現在的化妝品店,為了拉攏更多顧客和會員,加強了服務與體驗,做情感營銷。
但普遍情況下,這種服務與體驗不會超過10分鐘。
而薇妮的品牌專賣店,則推出了“一小時彩護妝”的策略。
只要是進店顧客,無論消費與否,均可享受從清潔、護膚,到化妝的一條龍服務。
店員會根據顧客 的實際肌膚需求,為顧客推薦不同類型的護膚品和化妝品,而體驗時長也因產品使用不同,劃分為十幾分鐘到一個小時不等。
服務的真誠,使得該品牌的留客率達到 70%以上。
當然,僅有真誠的服務是遠遠不足以將會員做到200多萬,更關鍵的,還是得看質量。
2011年后,囿于國內化妝品研發技術在當時相對落后,李鵬飛選擇沿用韓國供應鏈,在韓國成立分社,協調供應鏈生產,同時注入從自身研發的技術。
用戶的信賴,質量的保證,是第一步;徹底去韓化,慢慢來就行。
因為是自家生產,品牌的價格自然也比之前代理的舶來品更加親民。
這樣的好處是,消費者更具消費傾向,同時經銷商的利潤能夠得以保障。
工作之余,李鵬飛是個有人情味的人,而工作中,他卻是嚴厲得近乎苛刻。
新進入的加盟商和代理商,總部會對其進行多次培訓,并且每次培訓后,要求他們下月營業額提升30%。
若未達標,則繼續培訓,一直到合格為止。
培訓的效果,2012年到2014年總營業額的疊加已說明一切:所謂的苛刻,是讓員工更專業,是為許員工一個更好的生活。
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李鵬飛代理的兩個品牌,在當地已經淪為地攤貨。
李鵬飛將它引入中國,才延續了它的生命力。
但如果李鵬飛堅持做外國化妝品的代理商,那么或許今天的局面,將不如薇妮這樣好,因為所有命數,都將會走到盡頭。
但不管西風東漸也好,自創品牌也罷,李鵬飛的創業之路,無不給我們折射出這樣的道理:走出去,你才能遇見下一個自己;渴望創新,才能塑造出更加完美的你。
下一篇:品牌男裝代理店如何做的有聲有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互聯網+”的時代傳統服企如何轉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