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網上做什么生意好呢?中央廚房,瞄準寫字樓白領 城市里,拔地而起的寫字樓越來越多,因為樓里通常沒有食堂,白領們經常食無定所,四處覓食。
于是,有人就開動了腦子,把打開白領的胃作為商機。
為了讓白領愛上快餐,“金金牛”餐飲有限公司老總戴方漢可下足了功夫,專業打造“中央廚房”。
如今,他又把目光瞄準了高檔辦公樓的食堂,他的目標就是,讓白領愛上食堂。
網上做什么生意好呢?虧了兩年堅持住 其實,戴方漢以前并不做餐飲,2002年,他經營的電子公司不少客戶是證券公司的,有人說:“我們現在最需要美味的快餐,一起做快餐算了。
”不經意的一句話,讓他上心了:杭州這么多商務樓,有食堂的不多,供應快餐的大多是小店,品質不高,白領們吃飯確實是個問題。
看到市場,戴方漢成立了專做快餐的公司。
戴方漢的大廚房有1200平方米。
“為白領提供專業標準快餐。
”這是當時戴方漢的理想。
“當初也算過,這個廚房的產能是每天5000份,能做到日送2000份就能達到收支平衡。
” 做飯、找客戶都不是他的強項,他擅長的是找人。
兩年連續換了3個總經理,都是虧。
“我相信,這條路一定走得通。
”戴方漢用承包方式把這個廚房交給了第四個人,積極的獎勵措施,加上兩年下來品牌的積累,接著又申請到了杭州衛生局發的A級資質,有資格為一些大型活動送餐,企業終于開始贏利。
網上做什么生意好呢?把快餐當產品做 去年,1200平方米的廚房已經飽和。
戴方漢開始尋找新的基地,同時開辟新的贏利模式。
他在杭州西湖區天堂軟件園里拿下了三層3000多平方米的場地,把它打造成了新的“中央廚房”。
在西湖區天堂軟件園,記者第一次看到了原來快餐也可以像生產產品一樣操作。
一樓粗加工區,還有巨大的冷藏庫;二樓凈加工、切配、烹飪,而另外一個無菌房間整齊放了幾臺打包機器,“用機器省時又衛生。
” 一直做電子和服裝,戴方漢把快餐也當作“產品”來做,這或許是他成功的主要原因。
“產品不允許有次品,而且必須不斷變化。
”從一開始,戴方漢就把快餐當產品生產,能按標準做的全按標準做。
“其他公司可以幾個禮拜不去,但這個廚房經常要來走一圈,看看有沒有按標準采購、按標準配菜。
”他說,現在競爭激烈,菜式口感是最重要的,所以每個月他都會派人給客戶送新菜單,一個月內保證每天的菜式都不一樣。
“也因為這樣,有不少客戶已經和我們合作了3年以上。
” 如今,他又承包了兩個食堂。
“400平方米,光裝修就花了100萬元。
”戴方漢說,要讓大家感覺吃飯是種享受。
網上做什么生意好呢?讓白領喜歡上食堂 這幾天,除了忙著調試新的設備,戴方漢請專業公司做了一本厚厚的品牌宣傳方案。
“要做成模式,品牌很重要。
” 他希望把高檔寫字樓里的食堂提高檔次,讓白領從此愛上食堂,不僅提供好環境,還提供茶吧甚至可以上網休閑。
盡管前景誘人,但他并沒有急著動手,“食堂是寫字樓的配套,可大部分業主卻不這么認為,把它當商鋪來出租,因此造成的結果,不是餐飲公司拼命節省成本以保持利潤,就是菜價貴得與食堂身份不符。
這跟我的設想是相悖的,我希望提供的是價廉物美的產品。
” 最近成本上漲厲害,對于一下子在裝修設備上投入了上百萬元的戴方漢,不少人有些不理解,他卻笑著說:“打從我決定從事這個行業,我就學會往遠處看。
” 網上做什么生意好呢?餐具消毒,點子不錯,做好也難 杭州黃龍大排檔從一開業就火得很,2000多個位置,每天晚上都爆滿,多的可以翻桌20多次。
大排檔生意好,不僅因為菜新鮮價格適中,更重要的是衛生——去過的人都知道,那里用的都是包裝好的消毒餐具。
簡單算算,一晚上就要用好幾萬套餐具呢 從2006年起,進餐館吃飯的人注意到,有些餐館開始使用塑料紙包裝好的消毒餐具,看上去挺衛生,消費者反應不錯。
去年,杭州一下子就出現了近30家餐具消毒公司。
不過,看起來商機無限的新行業,真正操作得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網上做什么生意好呢?把創意帶回家鄉 王營光是臺州人,曾經在湖南長沙做過一些小生意,現在經營著杭州億潔餐具消毒有限公司。
60多個員工,600多平方米的加工區,在杭州也算是上規模的餐具消毒公司之一。
在湖南長沙有一個傳奇故事:有一位送外賣的老婆婆,看到很多人都在使用可回收的消毒濕巾,從中得到啟發,為什么不把餐具也做成這樣呢?于是消毒餐具就這樣誕生了,長沙興起了一股“消毒餐具風”。
2006年6月,一元消毒餐具在長沙已經很普遍了,王營光想到了家鄉,他覺得杭州餐飲業發達,又是旅游城市,市場肯定更大。
經過三個月的考察和準備,2006年9月,他成立餐具消毒公司。
當時,杭州的消毒餐具行業才剛剛起步。
別看是從傳統行業里分離出來的小行業,投入也不小,光機器設備就要40多萬元,包括大型洗碗一體機、消毒機、烘干機、封塑機等,還要準備5輛配送車、廠房改造、租金,總投入達100多萬元。
每套餐具向商家的收費只有0。
7~0。
8元,成本卻高達0。
6元左右,利潤其實挺薄,完全靠走量贏利。
網上做什么生意好呢?新行業機會多困難不少 “做什么事情,成功的概率都只有一半,我不知道事情會怎么發展,只要認準了就做!”臺州人的韌性在王營光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首先得讓客戶接受這種服務。
王營光的定位是中低檔餐廳,讓客戶接受,先要讓消費者接受,并愿意支付1元錢,業務進展非常緩慢。
“我們招募了許多業務員去推廣,消費者認同新產品都需要一個過程。
消費觀念需要慢慢扭轉。
” 2007年3月22日,對王營光來說是非常難忘的一天,物價部門認為,餐廳不得向消費者收取1元錢的餐具使用費。
好不容易才走上正軌,這“晴天霹靂”讓近半餐廳選擇撤單,王營光一度面臨崩潰。
盡管在消費者自愿消費的情況下,餐廳提供消毒餐具并不違法,但這則消息讓不少剛開門不久的餐具消毒公司選擇關門。
王營光沒有放棄,但困難仍然很多。
不少餐具消毒公司都是小作坊,成本低,“價格戰”讓人頭痛不已。
“不要陷入惡性競爭,我們要規范市場。
”王營光相信,新行業有機遇,也有風險,但只要堅持,總有一天市場會規范。
網上做什么生意好呢?網上點餐,專為“懶人”找美食 現在年輕人,最離不開的恐怕就是手機和網絡了,恨不得吃飯都在網上。
而現在真有這么一家公司,把吃飯與網絡聯系起來,做起了網絡點餐送餐服務。
這家名叫“飯邦德”的網站,能幫你搜尋你所在辦公樓附近的各色餐飲。
你只要動動鼠標點擊你喜歡的食物,他就會把你需要的美味送到你的辦公室。
誰都知道幫人跑腿送餐都是要拿“小費”的,但是“飯邦德”不僅不收“跑腿費”,還經常有點餐優惠,點得多積分多還有禮物送。
網上做什么生意好呢?把餐廳放到網上 這個新興服務行業的創始人叫辛雁東。
2002年,辛雁東從杭州電子學院信息管理系畢業,北漂后在一家軟件公司上班,做項目實施。
2003年,遇上了非典,大街上、飯館里人影稀少,大家都在家里上網、吃飯,所以造成的網絡故障也隨之增加了。
很多時候,他坐公交車前往中關村大廈維護系統,車上往往就只有三個人:司機、售票員和他自己。
非典時的經歷,讓他認識到生命的意義、時間的珍貴,從而促進了他的創業進程,于2003年6月創辦了一家布藝公司。
2007年,他的布藝公司業務穩定增長,但他渴望更大的舞臺、渴望在互聯網等新經濟領域嘗試創業。
2007年8月的某一天,E都市CEO孫海濤跟辛雁東聊起了這個項目——E都市有200多名員工,有三分之一的人叫外賣。
為了方便點餐,有員工做了一個小程序,公司員工可以在這個信息平臺上點餐,然后統一叫外賣。
孫海濤發現大家都非常喜歡這個平臺,就有了“飯邦德”的原型。
而事實上,2005年國外就有類似的網站,2年之后,這些網站已經做得非常不錯了。
因此,大家一拍即合。
網上做什么生意好呢?忍痛“砍”物流 “剛開始做的時候,因為我們的商業模式不對,所以交了許多學費。
”最初做的是配送模式,他們當時覺得做好快餐,最關鍵的是準時把飯菜送到消費者手里。
為此,他們做了許多送餐保溫箱,招聘了大量送餐人員。
從飯菜的準備到人員的配送,辛雁東和他的團隊花了不少心思,結果卻由于不懂物流行業、訂餐配送成本太高等原因,遲遲不能打開局面。
對辛雁東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非常大的教訓。
吸取教訓之后,他決定在業務模式上進行改造。
于是,他忍痛“砍”掉了“大物流”,專一做起信息服務平臺。
經過多次的“頭腦風暴”,終于形成了“飯邦德”獨有的在線餐飲商城:在商城里可以自由選擇餐廳,搭配菜品和飲料等等,然后直接下訂單,由“飯邦德”把資料集中統一給餐廳,并由餐廳服務員配送給各個寫字樓的消費者。
也就是說,消費者如果要同時訂三家餐廳的食物,根本不用打三個電話,只要上“飯邦德”網站,點擊鼠標就可以了,而且避免了電話訂餐可能會出現的姓名、地點等出錯的問題,保證信息對稱。
經過半年多的實踐,這種模式漸漸成熟了,但辛雁東并不滿足現狀,他下一步準備加快杭州的業務推進,爭取今年將業務拓展到其他城市。
下一篇:O2O創業的10個切入點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高中生淘寶創業:5元起家 5年賺1000萬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