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一4月27日,不少內容產業人士紛紛轉發一則信息:瀚葉股份計劃以38億巨資收購量子云。
瀚葉股份本身也是一家很有些槽點的上市公司,但與本文無關,不再東拉西扯。
量子云是一家以公號為主的新媒體公司,旗下近1000個公號,目前話事人之一紀衛寧,人稱老紀,于是轉發者紛紛云點贊云恭喜老紀。
5月1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去函問詢該筆交易,隨即有媒體予以全文轉載,新的一輪轉發立刻在朋友圈蕩漾開來。
很快,多路媒體根據這個問詢函,做了云質問。
輿論集中指向這樣一個細節:量子云稱內容部門50人,但又要運營維護近千公號,平均1人20個公號,如何生產內容?恐怕輿論的拷問都是失焦的。
二一個內容部門只有50人的公司,能不能做1000個公號?當然是可能的。
道理有二:其一,1000個公號并不見得每個號都要日更,且就算日更,也未見得需要一次就更足八篇;其二,更重要,可以外部采購。
我所了解的情況是,量子云在某地高校高職機構設立類似實習基地的場所,有大量學生以實習為名,幫助量子云進行公號內容生產。
這樣的生產,內容未必見得優質,但上交所不會關心你是否優質。
至于洗稿,只要你沒被微信運營方抓到并處罰,上交所也不會關心這種事。
事實上,上交所更關心的是這樣一個問題:按照200多頁的收購公告,明明被第三方評估為1.3億凈資產的量子云,為何要以38億的價格成交?也就是說,1塊錢的東西,要賣30塊,這是什么道理?三不是說1塊錢的東西不能賣30塊,萬一這個東西是個聚寶盆,未來能源源不斷地貢獻新利潤呢?收購預案中,瀚葉股份提到,量子云2016年、2017年分別實現凈利潤8713.21萬元和1.53億元。
之后利潤情況會如何呢?承諾2018年至2022年五年的預測凈利潤數分別為2.66億元、4.13億元、5.19億元、6億元和6.59億元。
這才是核心問題。
如果這些承諾利潤能夠完成,38億成交價當然不算高。
但如果一旦完不成,上市公司就要做商譽減值,完全有可能產生巨虧,最終套牢股民。
這就是為什么這兩年監管當局對定向增發這種其實不圈股民錢的收購,依然要高度警惕的原因。
有心的話,諸位可以去查,有很多定向增發的高額收購,最終導致上市公司商譽減值。
核心問題就是這樣一條:這樣的利潤增速,能保證么?(另外一個核心問題是今年4月量子云原創始人退出,股份套現時估值20億元,一眨眼功夫,竟然又翻了近乎一倍,這又是什么道理)5月20日,瀚葉股份公告稱要延期回復上交所問詢,股票繼續停牌。
上交所的問題,看來瀚葉股份收購前盡調不夠啊,咋磨蹭了一周有余,依然無法回答。
四內容行業的特點是不同階段的增長是不一樣的。
在早期,我們可以視為發育期,成本較高且呈剛性。
比如說,幾個人的采編部門是硬支出,但尚無廣告收入。
到了成長期,已經握有一定的影響力,硬支出也會抬高但速度不快,廣告收入的增長非常驚人,可以在很短的時間里從零增長到百萬乃至千萬之巨。
這段時期里,利潤爬升非常快。
而到了成熟期,影響力如果要評估的話,增長已經有限,廣告收入的增速也會放緩。
如果要加快收入增長,只能大幅提高硬支出部分,也就是投入成倍成倍的人力來制作新內容。
但這樣的做法,通常利潤率不會提高,甚至會下降。
這就是報業想要提供利潤,就只能再辦一張報紙,搞到最后都是報業集團的原因。
稍微人浮于事一點,大面積虧損馬上到來。
這是這十余年傳統媒體的歷程告訴我們的。
很多以廣告為核心收入的微信公號,其內容生產和變現,在我看來,和傳統媒體,并無本質區別。
內容生產端的廣告容量,是跟著內容走的。
內容越多,廣告位置才有可能多。
這和那些做信息流廣告聚合內容的傳播平臺,完全不同。
而從14年公號規模變現,15年公開喊出內容創業以來,很多內容創業項目,早已步入成熟期。
無論是移動互聯網網民的增長速度,還是微信用戶的增長速度,都開始放緩,公號搶奪注意力,已無大勢仰仗,變得辛苦萬分。
過去使用不斷開新號,讓老號大號導流的矩陣式玩法,在今天微信用戶已經厭倦的情況下,轉化率恐怕也不樂觀。
報業一張一張的新開報紙,搞到今天,哪個不是一地雞毛關停并轉?五公司的營收壓力,會以KPI的方式傳導到內部。
KPI是蘿卜大棒俱全的考核體系。
創造十萬加,自然有獎,但如果沒有到一定的訪問量數目,那當然要罰。
曾有某公號小編創造驚人訪問量獲公司十萬嘉獎的公開故事,那當然就有完不成KPI被罰錢甚至卷鋪蓋走人的不為人知的故事。
這種KPI的誘惑與壓力之下,小編們劍走偏鋒,自然可以是可以想見的。
比如說,二更食堂那樁讓圈內嘩然的事。
我不是很清楚二更內部的kpi體系,但要說假設那篇文章沒有什么大礙最終小編能獲巨獎,怕也是正常。
只是這回,二更食堂的小編偏鋒走得也未免太偏。
六更有內容創業者本人劍走偏鋒的。
比如ayawawa。
本來就被有些人視為三觀不正,這回言論是真心出格了。
她拋出抗戰期間慰安婦好歹還能活命而男人則連命都不會有的觀點,來證明男人挺苦的,女人要多多讓著男人。
這不僅被很多人視為三觀更加不正,且政治上也頗為不正確。
——雖然這妹子還頗有心計地在后面加上了一段看似政治正確但與上文實在感覺match不上的尾巴。
依然惹來官媒紫光閣的一通訓斥。
上海觀察對此事做了報道,并稱ayawawa后來在微博致歉,該致歉微博被置頂,她還聲稱要停更一個月。
我好奇去翻,不僅沒翻到那條致歉微博(想必刪了,上海觀察這種事上沒必要造假),還翻到一條新微博,說是要去報案云云。
我也懶得去翻為啥要報案,我只是看到,所謂停更一個月,宛若放屁一般。
極端言論的背后是什么,頗可玩味。
明明昭告要停更,墨跡未干轉身變臉的背后,又是什么,依然頗可玩味。
七一方面,增長的壓力高懸頭頂,另外一方面,這個行業的政策也明顯在收緊。
16年年底,我和我合伙人說,這個行業,大佬或可攪和一番,我們這種主打智能硬件、人工智能、新零售的基金,還是謹慎為上。
監管陰晴不定,不是我們能把握的。
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創始人深耕多年,交游廣闊,且自身懂得把握尺度如何游刃有余,我們又較為熟悉,項目處于早期估值不高,增長壓力不大,或可下上一注。
行業監管有些新做法,我估摸著,我可能還是在“刷屏”里寫個錘子算求。
下一篇:互聯網創業熱潮 創業者需要明白這幾點!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2018網絡創業賺錢的項目有哪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