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廚師上門O2O,是當下諸多上門到家服務的一類。
燒飯飯是2014年底上線的一款廚師上門服務App,其賣點在菜不在飯。
注冊用戶可以根據自己口味喜好,在線預約廚師到家燒飯做菜,食材可自備,也可讓上門廚師代買。
目前燒飯飯只服務于上海地區,計劃2015年底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開通業務。
創業10年,晚遇雷軍“燒飯飯是一個副產品,是無心插柳的事。
去年10月份,我和北大足球隊的幾個哥們在餐館里吃飯瞎聊,說到各種上門O2O超級火。
有人提出,自己很懶,能有人上門給他做飯倒不錯。
不甘寂寞啊,于是,說干就干。
”燒飯飯創始人張志堅告訴虎嗅,“在那之前,我們正在做一個女生版的購物推薦‘什么值得買’,買了個域名花了15萬。
此次做廚師上門O2O,是我第三次創業轉型。
”今年36歲的張志堅是上海崇明島人,2001年從北大電子學系畢業后工作不到一年,選擇了去新加坡麻省理工聯合學院攻讀制造業與供應鏈管理碩士。
2004年回國后,他以技術合伙人身份加入了高中同學創辦的無線增值業務公司,為移動運營商做外包服務。
2009年,張志堅看到智能手機開始普及帶來移動互聯網的機會,彼時正值B2C電商發展熱潮,于是張志堅和他創業伙伴將原公司低價出售,成立新公司“耶客”做App外包業務,因為拿到凡客、優衣庫、銀泰網等客戶訂單而在業界小有名氣。
也就在2011年,耶客先后獲得IDG、雷軍本人及順為基金(也屬雷軍系)共計683萬美元的投資,“這部分錢在耶客轉型做燒飯飯時還一分未動。
”張志堅稱,“雷總自己也說過,看懂一個人就要去投他,他失敗也投他,直到投到他成功為止,后來我真的被雷總投了三次。
”在燒飯飯上線兩個多月后,張志堅再次來到了雷軍的辦公室,相談1個多小時之后,雷軍決定再次投資,而150萬美元的新融資也很快到賬。
于是這么算起來,雷軍跟順為總計投了張志堅三次。
因為從2013年開始,大部分電商開始自己開發運營App,耶客業務受到了沖擊,張志堅把耶客還在服務的客戶轉移給自己的創業員工,保留了耶客公司主體(上海耶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開拓廚師上門O2O業務。
燒飯飯在“淘寶”模式上的演變消費在升級,在家吃飯對健康與品質的要求會越來越高。
張志堅瞄準了中產階級,針對這部分用戶不一樣的需求,燒飯飯規劃了家宴、婚宴、生日宴等不同的場景,家宴通常只需一位廚師,而婚宴、生日宴一般都要兩位以上廚師,張志堅認為后者,是廚師上門O2O環節渠道下沉的重要機會點。
針對“單身狗”,燒飯飯計劃將來做一個廚師定制送餐上門的產品。
構思很理想,虎嗅問過張志堅是否做過上門廚師服務的市場調查,然而,他表示并沒有。
“消費升級,大家對吃的要求更高了。
在中國吃飯本來就是一種社交方式,在餐廳吃品質沒法保障,人多了體驗又不好。
”張志堅表示,“那部分對生活品質要求高的人,在家能吃到健康、放心的食物之外,還能有更多時間陪家人,但自己又不愿意下廚。
請朋友來家吃飯也是一個社交場景,主人又擔心自己做不好,這些都是上門廚師的剛需。
”燒飯飯設計商業模式時,張志堅堅定地選擇了“淘寶”平臺模式,他認為“京東”自營模式在上門廚師O2O項目上是不可持續的。
“我們沒有雇傭任何一個全職廚師,因為當某一天,日訂單了達到一萬時,要保持高效率,一個廚師處理一單的情況下,需要招聘萬人,這對于一家創業型公司來說即不經濟又不合理。
”張志堅還說,“全職廚師和我們是雇傭關系,是打工者的心態。
兼職廚師則不同,他們是自己在借助這個平臺(燒飯飯)創業,有動力把上門做飯服務做好,樹立好的口碑。
我們持有開放平臺的心態,廚師在上面可以像Uber司機一樣自由。
”那么兼職廚師從哪里來?線上的話,燒飯飯會在58、趕集上發一些招募帖;線下則會通過地推的方式,到廚師培訓機構、大飯店尋找。
與“淘寶“平臺模式不一樣,入職燒飯飯的廚師必須要經過兩輪面試篩選,并經過服務禮儀的培訓,領取統一的廚師服。
經過面試和培訓的廚師,還需要提交身份證復印件以及健康證復印件。
在抹去后四位數字號后,兩個證件會在燒飯飯App廚師“認證信息”欄目出現。
目前燒飯飯共有700多位廚師。
大部分廚師燒得一手好菜,但不一定會使用移動互聯工具,所以,燒飯飯要幫廚師完成做圖、上傳網上等工作,還要建立一套激勵與淘汰機制。
燒飯飯的未來當前,燒飯飯并沒有在廚師的每一單里抽成,且張志堅認為,平臺傭金的盈利方式在上門項目里并不適合,比較合理的是從餐飲上下游產業鏈上進行延展,以一套解決方案的形式變現。
例如,上游可以切入食材、生鮮、酒水,下游可以在喜宴中出租餐具等。
在食材和生鮮電商這塊,燒飯飯已經與國內20多家B2C電商達成合作,包括京東、1號店、飛牛網等。
用戶在燒飯飯App上形成訂單后,系統會自動把食材需求提交給合作方電商公司,按照美食頻道里的規定,食材一般要“廚師上門前一天送達”。
當前電商交易業務的轉化率在4%左右。
回顧近半年燒飯飯的運營情況,張志堅告訴虎嗅,一個廚師一周最多能接12單左右,一個月48單左右,周末的訂單會比工作日集中,而客單價基本都在110元以上,99%的訂單來自App。
另外,燒飯飯并沒有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力。
在廚師上門這項服務中,最大的阻力就是“眾口難調”,這是用戶投訴廚師最多的原因。
張志堅稱,下一步燒飯飯的重點是做“美食達人”與“明星廚師”的推廣工作,讓更多人能參與到家庭美食的生活之中。
燒飯飯還會私下招募一些“神秘訪客“(目前是張志堅的親朋好友)作為廚師服務督導,抽查考核廚師的服務態度與專業技能。
事實上,燒飯飯的發展并不會一帆風順。
廚師到一個用戶家里,對用戶家廚具不熟悉,合作的電商平臺服務能力參差不齊,如何保障廚師上門前送達食材等一系列問題,都需要張志堅去面對。
下一篇:實體店如何贏回網購消費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13家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失敗史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