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現在網絡上面很多文章,都是吐槽創業者的,什么拿PPT忽悠人、騙投資自己花、只享受不干活,等等。
其實,別總盯著創業者不放,投資人要是不靠譜起來,可比創業者不靠譜多了。
最近被爆出來的一個代表,就是金沙江創投合伙人朱嘯虎。
聯友電訊董事長、60后創業者王學宗在朋友圈透露,在一次飯局中,自己只講了一分鐘就被朱嘯虎打斷了,很鄙視地說,我不投資六零后,我投資八零后和九零后。
然后,滿桌八零后創始人都放肆地大笑,只有七零后沒笑。
昨晚十一點左右,朱嘯虎發朋友圈回應,疑似回應歧視指責,稱“曾投資的50后創業者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雖然朱嘯虎回應了,但這件事情也暴露了不少投資人的心聲,在他們眼中,年齡大就是原罪,根本不值得投資!除此之外,還有針對性別的互相鄙視(男女性別及個性歧視鏈),學歷鄙視鏈(清華北大看不上別的985、985看不上211、211看不上其他學校)等等。
有投資人就說,這些都只是創投圈里很普通的鄙視關系。
年紀大怎么了,難道就不能創業嗎?大家總覺得年輕人更有沖勁、思維更活躍,但40歲的創業者,也有自己的優勢。
因為年紀大,更有經驗、更懂人情世故,遇到問題都能成熟地處理;因為年紀大,見慣了風浪,遇到什么事情也不會一驚一乍,為人處事也會更有章法,給人一種信任感;因為年紀大,在業內積累的資源也不少,該用的時候,總能用得上。
這樣的優點,年輕人有嗎?是的,年輕人看起來有沖勁、有想法,但也有個問題是毛躁、不成熟,優點和缺點也很明顯。
所以說,年輕的創業者和年紀稍大的創業者,只是特質不同,骨子里面的熱血和沖勁還是一樣的,不然誰會孤注一擲跑去創業,為什么就要這樣跪舔年輕人,鄙視中年人,中年人吃你家大米了?如果真的看年齡就能拿到融資,那么誰也別比產品、別比計劃書、別比創意了,費那事干嘛?直接掏出身份證,誰年紀小誰就拿錢唄。
看不起60后、70后創業者你讓褚時健們情何以堪?雖說少年得志的事例不少,譬如23歲創立Facebook、現在身家560億美元的扎克伯格、譬如ofo創始人戴威。
但是,不要忘了,年紀大的人,一樣可以創業,而且一樣可以成功!任正非、柳傳志、宗慶后這些人,全都是40歲出頭才開始創業的,褚時健甚至70歲了才開始種橙子。
看不起60后、70后創業者,就是看不起任正非、柳傳志、宗慶后、褚時健這些企業家!問題是,你算哪根蔥,有什么資格看不起他們?任正非,43歲借來2.1萬元,成立了華為,十幾個人擠在一間小房間里,開始了自己的征途。
2016年,華為年收入達到了5200億元,相當于5個阿里巴巴、7個小米。
柳傳志,40歲下海創業,創辦聯想,因為缺乏經驗,20萬資本不到半年就被騙走了14萬,他發誓要讓公司起死回生,結果下一次被騙了200萬。
柳傳志硬是咬牙挺了過來,今天,聯想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電腦品牌之一。
宗慶后,42歲時下崗,帶著兩個退休老師,到處借來14萬,每天蹬著三輪車賣汽水、棒冰及文具紙張,一分一厘賺錢起家。
1989年,宗慶后創立娃哈哈,隨即一炮而紅,他也因此4年間3次問鼎中國內地富豪榜首富,在2016年又以1120億元的財富,位列第五名。
除了這幾個,還有褚時健74歲跑去種橙子,雷軍40歲創辦小米,許家印38歲創立恒大...大齡創業者到處都是,你還想看不起誰?奇葩投資人七宗罪每一樣都能讓你崩潰其實別說年紀大的創業者,就是年紀小點的創業者,照樣能被看不起,理由基本就是: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看問題不夠全面、積累不夠...這我就奇怪了,年紀大的創業者你嫌老,年紀小的創業者你嫌嫩,年紀不大不小的,你又嫌人家拖家帶口不能all in ,你到底還想投資誰?現在不少投資人,仗著自己是給錢的人,就自以為高人一等,動不動就對創業者呼來喚去,講真,這是病,得治!不過,給你臉色看已經算好了,打款慢、惡意跳票、竊取機密...投資人要是不靠譜,分分鐘虐到你想哭!一、愛吹牛,愛裝逼不少創業者面對的都是投資經理,這些人拿著一兩萬的工資,和創業者談著幾百上千萬的生意。
不少投資經理都會有點心理不平衡,眼前的創業者雖然屌絲,說不定過幾年就飛黃騰達,自己還在賺著死工資,所以,此時不裝逼,更待何時?據說,他們都特別喜歡“3”這個數字:“在廁所3分鐘談定一個投資”;“與對手的競爭3個月內必定結束戰斗”;“我們只看行業前3的公司”;“這家當初到處融不到錢的獨角獸,是我看好他們,給了3000萬”;“每3個月一輪融資,現在是C+輪”,“3年3百倍”;我們剛募了一支美元基金,3個億的盤子……那我就想問,天使投資3分鐘到賬行不行?其實,這些人里面,真正有投資權的人并不多,但能否拿到投資還是和他們有關,所以還得好好伺候著。
問題是,有一些投資人的架子大得不得了,一上來就板著債主的臉,動不動就要創業者派車接送,或者讓創業者幾十里路跑去見他。
都把自己當什么人了?你的時間寶貴,創業者的時間就不寶貴了?二、簽了協議就不管了,融資遲遲不來簽了融資協議,投資人就要在規定時間內將資金轉給創業公司,這是最基本的契約精神。
可不少創業者都抱怨,投資人不按時打款,自己又因為排他性協議,不能尋求其他投資。
2015年3月,智能硬件公司星聚科技CEO陳戈曾在朋友圈吐槽,稱其投資方洪泰基金沒有在正式投資協議規定的20天內完成打款,并指責其是“一家沒有信用的不靠譜基金”。
宏泰基金,背后的出資人包括了黃怒波、牛根生、王中軍等商界大佬。
雖然陳戈第二天就澄清,資金已于當日到賬,洪泰基金合伙人盛希泰也回應,稱是春節期間因休假緣故而延后打款,但這件事情還是造成了惡劣影響。
三、跳票、放鴿子要是被放鴿子,創業者不僅得不到錢,想找其他投資公司,還會被人誤解,是不是有問題啊,不然怎么會突然不投你?這時候真的有苦說不出。
口袋購物創始人王珂也曾在C輪融資后稱曾被紅杉資本放鴿子,并感慨“找一個有quality的投資人太重要了”。
他是這么說的:“我是清明節放假的前一天找的他們(紅杉資本),聊完之后當場就決定干。
然后清明節期間紅杉加班加點的給我們發郵件,(所以)后來讓紅杉成為主投資方,但是他們拖了十幾個月之后了無音訊,基本是被放鴿子了。
但是畢竟先到先得,后來我們給他們發律師函,說如果再沒聲音就當你們不投了。
紅杉以前這樣拖死過很多項目,比如ispeak就被拖死了,本來YY語音是ispeak做出來的,就是紅杉拖了7個月,最后說我沒想清楚就不投了,其它本來要投的公司覺得既然紅杉沒想清楚那估計是有問題,后來就都不投了。
對于我們來說,紅杉當時出了問題,我就去找經緯的張穎,后來經緯投了我們。
”四、故意拖延,拉低估值放鴿子就算了,你說不投了,我們還能再去另外找投資。
但有些人就特別惡心,一再拖延打款,又不拒絕投資,把創業者耗到心力交瘁,再趁機拉低估值。
這些人的想法也很簡單,既怕好項目被人搶了,又怕投錯、投貴了項目,于是廣撒網,先搶項目再壓價。
談判時間越長,對創業者越不利,畢竟創業公司最寶貴的財富往往就是時間和估值。
在匿名投資人評論網站Uppers上,一位創業者講述了他與和玉復合投資基金創始人曾玉之間的故事:當初拿她的TS之前,一個投資圈中大佬提醒我們“拿她的錢的話就只能祝福你們了”……當時其實沒太放在心上以為只是一個搶案子的手段,然后就真的見識了一次商業的殘酷……當時比較稚嫩,聽信了她一天N條微信的勸說和許諾,于是在去簽TS之前拒掉了其他TS(現在回想在這種情況下還堅守單方面的契約精神,真是夠傻逼的),然后就開始高潮迭起的一個月:第一天,去到現場以后告訴我們,他們重新商量了一下,融資金額砍20%,估值砍20%。
給我們一天時間考慮。
我們囧囧有神的回去以后商量了一下,好吧,那就答應吧,也沒有退路了。
第二天早上,告訴我們,他們又重新商量了一下,融資金額砍20%,估值砍20%,盡快決定哦~媽了個蛋啊,這不欺負人么!唉算了……也沒有別的選擇了……第三天早上,你們猜對了,又來了一次……五、竊取機密不少知名VC都做過這樣的事:明明已經投資了你的競爭對手,卻不告訴你,把你拉過去問數據,問完就把你一腳踢開。
這樣的做法,用吃相難看、厚顏無恥來形容,真的絲毫不為過希鷗網李志磊曾經吐槽,有一次他約見了一個投資人,這個投資人和他見了半個小時,這半個小時里,他問得最多的就是,你們希鷗網是怎么掙錢的?為了打動他,李志磊講得非常詳細,那投資人聽得很是入神,半個小時過去了,那投資人才說,我們已經投資了一家媒體,所以再投一家也沒有意義,我其實是某某網的投資人。
李志磊心里當即涼了一半,這個網完全是自家產品的競爭對手,你怎么不早說!李志磊當即就走了,沒想到那投資人臉皮還挺厚的,晚上居然還發信息過來:你把希鷗網所有盈利的產品再具體做個方案發給我吧。
六、玩弄條款,深埋炸彈大部分創業者是不太懂法律的,有些投資人就故意搞一堆條款,弄得眼花繚亂,還全是英文,創業者一個不小心被忽悠簽字了,到下一輪融資才知道苦。
七、自以為是,插手業務中國的投資人大部分是沒創業過的,成功創業的更是少得可憐,但總有些人覺得自己能耐大,非得插手公司運營,市場也這么做、銷售要這么做、甚至連logo也要過目...那么有本事,干嘛不自己創業啊?以上七個坑,別說全部集齊,就是不慎遇上一個不靠譜的投資人,你多年苦心經營的創業項目就有可能毀于一旦。
所以,創業者務必要小心謹慎,接受融資之前,一定要做好背景調查,找VC的朋友幫忙或者尋找專業團隊幫助。
像朱嘯虎這樣的已經算不錯了,要是遇到更兇猛點的,你也只有在被毀掉的時候才能感嘆:我走過最深的路,就是你的套路。
下一篇:云啟資本毛丞宇:未來中國B2B投資的機會與挑戰在哪?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紅杉資本沈南鵬:對當下風口、投資與創業的理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