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2012年曹剛接受媒體采訪如果知乎有人提問:歸國創業卻慘遭失敗是種什么體驗?ST展唐前實際控制人曹剛一定有資格回答。
10年前意氣風發地從日本回上海創辦展唐科技的時候,曹剛絕對想不到,他會在中國手機代工行業的劇變中,以怎么樣的方式離開。
海歸創業10年 到頭股份僅值18萬9月13日,被稱為“新三板停產第一股”的ST展唐宣布被從事不良資產管理的浙江福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46.34萬元收購。
按這個收購價計算,曹剛所持股份僅值18.33萬元。
在去年4月的巔峰時期,展唐科技的市值一度接近10億元。
對ST展唐的一百多名股東來說,公司陷入危機幾乎毫無征兆。
然而從去年至今整個中國手機代工產業鏈的更迭看,ST展唐的危機卻又一點也不意外。
展唐科技并不是一家手機代工廠,技術出身的曹剛從日本回來二次創業,一開始就沒打算介入低附加值、勞動密集型的手機代工行業。
展唐科技的業務模式是首先獲取下游智能手機品牌運營商的訂單,然后向上游供應商采購相應的零部件,接著委托第三方手機代工廠進行組裝加工。
從獲取訂單到交貨整個過程中,展唐科技付出的是設計、技術和軟件服務。
2011年至2013年,國產智能手機呈現爆發式增長,展唐科技的年收入從3.4億元,飆升到超過11億元。
展唐科技最為依賴的客戶東莞宇龍(酷派手機),銷量一度躋身國產智能手機品牌銷售前三名。
但到2014年年底、2015年年初,市場卻劇變了。
隨著小米、華為和中興等一線國產手機品牌價格競爭加劇,低端智能手機利潤被嚴重擠壓,東莞的一些手機代工廠,每生產一部手機所賺取的利潤只剩下1.75元。
2015年元旦假期還沒過去,手機代工行業出了一件轟動整個產業鏈的大事:東莞兆信通訊實業有限公司老板高民留下一封絕筆信之后選擇自殺。
他在這封信中說,我動用了很多資源也害了很多朋友,仍然無法挽救工廠,愿賭服輸,我輸了。
把高民逼上絕路的原因很簡單:工廠資金鏈斷裂,遭到工人討薪和供應商圍堵追討貨款。
其實農歷新年結束之后,東莞兆信就會迎來大批訂單,距離翻身的希望只有一個月,但眼前的資金鏈危機卻讓他無論如何也跨不過去這個坎。
早在高民自殺之前,座落在松山湖的觸屏廠商聯勝科技因為臺灣母公司破產抽調資金停產,位于望牛墩的奧思睿德老板跑路。
這場手機代工廠危機從東莞悄然醞釀,很快波及蘇州同行。
2015年1月份,蘇州閎暉科技傳出倒閉風聲。
作為國產手機代工廠產業鏈上的技術提供者,展唐科技受益于規模效應,2013年至2014年毛利率不降反升,但卻無法避免這條產業鏈上資金鏈危機大規模爆發所帶來的痛楚。
盡管被供應商追討貨款的訴訟一直到今年年初才集中曝光,但展唐科技從2015年1月份開始就拖欠供應商貨款了。
信披顯示,深圳天音電子從2011年開始向展唐科技提供電子原材料,原本約定的結款方式是第二個月結清上一個月的貨款,即賬期限1個月。
展唐科技從2015年1月開始拖欠貨款,天音9月份選擇起訴至法院。
天音電子只是展唐科技眾多追討貨款的供應商之一。
2016年以來,展唐科技披露了16起訴訟,合計涉案金額超過3661萬元。
蜂擁而來的訴訟導致展唐科技幾乎所有銀行賬戶和資產被凍結,經營活動癱瘓。
所有突如其來的危機 其實都早有伏筆高民在他的絕筆信中提到:“以前我基本沒有看這種報表但我仔細的審核應付款和應收款后我就知道出問題了,而且是個很大的問題。
”而在曹剛的危機中,表面的平靜一直維持到2015年年底,但早在2013年報表中便出現了危險信號——這一年展唐科技營業收入激增1倍到11億元,但經營現金流卻陷入了負數,凈流出8548萬元。
在高速增長的幾年,展唐科技一直維持著高存貨、高應收賬款,與此同時預付款項也成倍增加。
2013年一個最大的危險信號,是第一大客戶提出延長賬期。
2013年中移動調整對東莞宇龍的付款條件之后,東莞宇龍自然地調整了包括展唐科技在內所有供應商的付款賬期,將結算賬期政策從2011年度“貨到前預付95%貨款”調整至“貨到前預付40%貨款”。
這直接影響展唐科技按原約定向下游供應商支付貨款的能力,展唐科技也開始嘗試將資金周轉壓力轉移給上游供應商。
在整個手機代工產業鏈中,當資金鏈出現問題,供應商毫無疑問無法避免受到拖累,但供應商往往小而靈活,嗅到危險氣息就停止供貨“止損”。
例如天音電子,去年9月份開始停止向展唐科技供貨,全部欠款101萬元。
在東莞兆信的案例中,供應商反應更加靈敏。
東莞兆信2014年年初開始不能及時支付供應商深圳伊博克斯的貨款,后者在2014年4月就當機立斷停止合作。
這種靈活度,是規模越做越大、對東莞宇龍嚴重依賴的展唐科技無法做到的。
化解一個風險 卻走入另外一個陷阱在2015年之前,展唐科技每年對東莞宇龍的銷售額都占到年度銷售總額的80%以上,2013年占比甚至達到95.19%。
在2013年發布的轉讓說明書中,展唐科技就明確承認公司過分依賴東莞宇龍。
曹剛并不是一個沒有風險意識的人。
為了降低對東莞宇龍的依賴風險,2014年展唐科技確實開始采取行動開發其他客戶,并且取得比較明顯的成效。
2015年東莞宇龍占展唐科技營收比例下降至45%,增加了海信和俄羅斯FLY等客戶。
曹剛料想不到的是,俄羅斯的業務最后卻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4年年底至2015年,盧布連續呈現階段性暴跌,莫斯科不時被傳開始實施外匯管制。
展唐科技對FLY公司的出口銷售回款出現困難,2015年6-7月份出口高峰期銷售的750萬元貨值手機,一直到2015年年底無法收回。
到2015年年底,展唐科技一邊堆著將近9千萬應收賬款,另一邊拖欠著1.3億應付款,資金鏈危機一觸即發。
國產智能手機行業產能過剩,手低端智能手機市場嚴重縮水,2014年開始展唐科技的銷售規模已經大幅縮水。
為了刺激銷售,展唐科技增加了很多超低價訂單銷售。
雪上加霜的是,可能出于對看家本領3G的癡迷,曹剛錯過了4G。
就在大家以為3G還能走很遠的時候,4G悄無聲息地來了。
2013年年底,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獲得4G牌照,此舉標志著我國電信產通信行業正式進入了4G時代。
直到此時,曹剛才反應過來3G已經失去了市場地位。
根據2013年年報,展唐科技當年4G的研發及產品化還處于戰略層面,但決定全力推進4G業務。
然而事與愿違,因主力芯片供應商4G芯片上市延遲,展唐科技所有4G產品上市延誤,2014年4G業務推進仍然緩慢。
市場是無情的。
智能手機產品快速更新換代,展唐科技倉庫越來越多產品、半成品和原材料積壓,不得不開始計提存貨跌價。
2014年至2015年,展唐科技連續兩年虧損,共計虧損近億元。
曾經的意氣風發 最后“逃跑”收場10年前意氣風發地從日本回上海創辦展唐科技的時候,曹剛絕對想不到,他會在中國手機代工行業的劇變中,以怎么樣的方式離開。
曹剛出生于1963年,本科畢業于上海東華大學,后前往日本留學,獲工學博士學位。
完成學業后,曹剛留在OTIS電梯工作,這是一家成立于17世紀的知名電梯企業,在這里,他呆了四年。
從OTIS辭職后,曹剛第一次創業,在日本成立了一家手機軟件公司。
2006年,國內3G手機市場在覺醒的邊緣,曹剛敏銳地覺察到國內巨大的市場發展潛力。
次年,他在上海創立展唐科技,主營3G解決方案、TD—SCDMA終端研發。
成立僅1個月之后,展唐科技設計推出了第一款TD-SCDMA手機。
2009年初,國家正式發放3G牌照,中國移動獲得TD-SCDMA牌照,中國聯通獲得WCDMA牌照,中國電信獲得CDMA2000牌照。
到2009年年底,展唐科技在TD- SCDMA終端市場的占有率已經接近12%。
曹剛第二次創業站對了風口。
小米雷軍曾說: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何況本就熟悉3G手機市場曹剛。
2012年,酷派智能手機出貨量超過2000萬臺,2013年計劃翻倍,而展唐科技通過東莞宇龍提供了酷派60%的低端機型。
據展唐科技財務總監胡曉君之前透露,公司銷售額在2010年為100萬元,這一數字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別飆升至5.4億元和11.27億元。
也是在2012年,上海市政府啟動旨在引進人才的第一批“千人計劃”,曹剛成為這一批“千人計劃”160人之一。
2014年1月,展唐科技正式掛牌新三板。
盡管沒有做市,但在2015年上半年的瘋狂行情中,展唐科技股票并不缺乏成交,當年4月市值一度接近10億元,到2015年年中股東人數增加到過百人。
曹剛的“海歸創業故事”也似乎可以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直到供應商集體追討貨款。
東莞兆信的高民選擇自殺,而曹剛選擇了出走。
2016年2月份,曹剛宣布辭職,并被指已經躲到了澳洲。
創業向來不易,不是每個創業者都會笑最后,也不是每個創業者都能直面失敗。
至少在奮斗過程中的某些階段,他們是美好和值得尊重的。
下一篇:56網的衰敗史:估值從5億到7900萬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那些失敗了的O2O的十大共同死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