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聚美的前傳1983年出生的陳歐是四川德陽人。
小家伙從小智商過人,什么東西一學就會。
不過,到了初中他開始癡迷游戲,最好成績曾拿過四川省魔獸爭霸賽第三。
但是,父親怕他玩物喪志,1999年就把16歲陳歐送到新加坡南洋大學就讀。
沒有想到的是,到了新加坡,陳歐玩癮更大。
他先是成立電競協會,2005年,干脆拉上師弟劉輝,搞了一家在線游戲電競平臺GG。
陳歐的職業水準+劉輝的編程能力,很快讓GG 在電競圈脫穎而出,不少中日韓的頂級魔獸高手頻頻在GG上演巔峰對決,圍觀粉絲動不動就超過10萬人。
換上一般人早就廢了,但是陳歐卻沒有。
反而通過創業,讓他看到自己在管理上的短板。
于是,2007年,陳歐飛赴斯坦福攻讀MBA。
正是在斯坦福中國創業家沙龍上,他結識了戴雨森。
戴雨森比陳歐小3歲,畢業于清華工業工程系,先后在通用電氣、谷歌和百度實習過,對用戶體驗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一樣的愛做夢,一樣的愛折騰,兩人很快就打得火熱。
2009年,戴雨森聽說陳歐要回國創業,立馬不上學了,轉身買了回國的機票。
一同到北京的還有劉輝。
劉輝決心更大,放棄了即將到手的價值100萬美元的期權。
要說讀名校就是好,陳歐只是在中國大飯店與真格的徐小平吃了頓飯,當時連做什么都不知道,徐老師立馬掏出18萬美元,“做什么都可以!”重新做游戲?陳歐不是沒想過,可新加坡模式在國內行不通。
做社區?短時間看不到效益。
正好趕上王興的美團網橫空出世,這給了陳歐信心,“吃飯都能做成電子商務,還有什么不可能?”很快,他發現了化妝品的生意。
天底下最好做的生意當然是女人與小孩。
一個小小的化妝品,毛利可達25%~30%,高端化妝品更高達50%以上。
“就做化妝品團購!”于是,陳歐負責市場,劉輝負責技術,戴雨森負責產品。
三個月后的2010年3月,聚美網站正式上線。
一水的夏奈爾、蘭蔻等高檔化妝品,價格卻比專賣店還低4成,不滿意可無條件退款,那大伙還不瘋了?果然,短短5個月注冊用戶就突破10萬。
陳歐的今生不過,距離百萬級尚有距離。
砸錢?徐老師不見兔子不撒鷹,不愿意再投了!怎么辦?“我是陳歐,我為自己代言!”“你只聞到我的香水,卻沒看到我的汗水。
”“你有你的規則,我有我的選擇。
你否定我的現在,我決定我的未來。
”“夢想是注定孤獨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質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樣,哪怕遍體麟傷,也要活得漂亮。
”請不起明星,陳歐干脆自己來,前后3個版本。
沒有想到,經過網絡一發酵,“陳歐體”迅速走紅。
2011年8月,快樂女聲全國6強比賽,評委席里居然坐著陳歐。
這邊凌晨12點比賽剛結束,那邊聚美優品的訂單額就突破50萬元,創下了歷史記錄。
就這樣,陳歐上癮了, CCTV《創新無限》、天津衛視《非你莫屬》、湖南衛視《快樂女聲》、《天天向上》、《全員加速中》都能看到陳歐的身影。
他的微博粉絲更是瘋狂暴漲,100萬,300萬,1000萬,最高粉絲數突破4500萬,堪比明星中的明星!“七夕節,發個紅包福利!”“圣誕節,發個紅包福利!”“今天福利多,統統給你們!”總之,陳歐就是不停給粉絲送福利。
黑色夾克,高鼻梁、標志臉,陳歐成了“網紅”的代名詞。
正是在他的另類營銷下,2012年聚美優品銷售額突破1.5億,2013年突破20億,占到B2C網絡零售市場22.1%的份額。
2014年5月16日,聚美優品在紐交所成功上市,市值突破370億,31歲的陳歐身價也飆升到76億。
假亦真來,真亦假要說人怕出名,豬怕壯。
自從有了名氣之后,聚美也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的風波。
第一波是2013年。
在聚美三周年慶典上,陳歐宣稱與全球各大品牌合作,低價讓利給消費者。
然后,讓人頗感意外的是,后來嬌蘭、DHC等國際化妝品牌紛紛表示不參與活動,眾人愕然。
第二波是2014年7月。
一家名為祥鵬恒業公司的供應商,通過偽造品牌授權書和報關單等,在聚美上銷售假冒服裝和手表。
盡管陳歐隨后公開道歉,強調“假貨只是聚美的第三方手表業務,而非核心化妝品“,但是,資本市場不管那個,股價一連下跌4個月,先后接到8家律所的起訴。
第三波是2015年1月。
一名自稱是聚美前員工的網友在某社區爆料,稱聚美的很多大牌化妝品都出自廣東某山寨專業地,假貨比例高達90%,還說聚美一直涉嫌采購來路不明的海外、甚至是假冒化妝品。
真真假假的風波一浪高過一浪,陳歐天天疲于應付。
2014年12月,陳歐再也忍不住了,他宣布剁掉整個奢侈品部門,并砍掉一半的第三方業務,“轉為自營。
”如此這般,聚美的盈利模式也變了,由原本收取第三方平臺傭金轉為直接靠貿易賺取差價,從輕資產變為采購、物流、銷售、售后一條龍。
速度不如京東快,產品不如唯品會全,憑什么留住消費者?所以,聚美就此走上了下坡路,營業額與毛利率不斷下降。
2015年第三季度,凈虧損達1367萬美元,首次出現虧損,2016年凈利潤更是同比下跌29.8%。
與此對應的是,聚美的股票也跌慘了,市值從高峰56.5億美元跌至3.4億美元,2年縮水了94%。
有病亂投醫投資人能撤,但陳歐沒有辦法撤。
此后,他也一直嘗試尋找新的突破口。
2016年1月,進軍影視文化業,拍攝電視劇《溫暖的弦》。
不過,直到現在這部劇還在拍攝之中。
2016年4月,切入智能家居領域,推出空氣凈化器,但銷量不盡人意。
2017年5月,轉入共享經濟領域,以3億元現金投資街電,持有60%的股份,并擔任街電董事長。
不過,共享充電寶專利侵權事件頻發。
當年7月,遭遇3起案子,索賠300萬。
之后,有關街電的聲音越來越小。
戴雨森走了,徐老師撤了。
未來,陳歐該如何為自己代言?
下一篇:離職創業1年多,損失500萬后,我總結了這10條失敗教訓…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創業失敗,“投降”有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