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8月中旬,一份有關P2P案件進展的文件在互聯網流傳。
文件顯示,彭某某經園區檢察院批準逮捕,分局已向公安部申請發布國際刑警組織紅色通緝令。
“彭某某”,原名彭小峰。
43歲的彭小峰,人生軌跡如同一個大寫的字母M。
他出發,做光伏2年,去美國敲鐘,成為首富,又花5年,成為首負,回到原點;重新出發,做新能源互聯網金融項目1年,又去美國敲鐘,又花2年,成為紅色通緝犯,回到比最初的起點更低的起點。
壹1975年,彭小峰生在江西吉安市的一個小山村。
中考拿到全縣第一后,就到江西省外貿學校讀中專。
選外貿,他并非是為經商,而是想學好外語,接著出國讀物理,做理論研究,幻想著哪天得諾貝爾獎。
初中在書里讀到愛因斯坦和居里夫人的故事后,他就生出理想。
中專畢業后,他在老家的外貿公司做翻譯。
人很內向,見到領導就臉紅。
等他在商界混出名堂后,還是這個性格,見過他的人覺得他不善言辭,沒有氣場,外表憨厚、謙虛,操著南方人特有的普通話,不會狡猾地搪塞。
每月工資他都存起來,作為未來留學的費用。
但他逐漸明白,照這個存錢速度和工資,怕是等到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的那個年齡,他還窩在吉安。
1997年,22歲的彭小峰揣著2萬塊錢,來到蘇州,花700塊錢租了套房子,做外貿。
當時大陸很多人先將商品賣給港臺后,再銷往國外。
但他擁有跟外商打交道的經驗,能夠跳過中間的代理商。
幾個月后,他成立蘇州柳新集團,做實業,生產化纖手套、口罩等勞保產品。
長途奔波坐火車,沒座位,他就拿著報紙鋪在火車過道上。
一幫人出去談生意,常常6個人住一間房,人多,又打地鋪。
不到30歲,他便擁有了億元資產。
再回江西故鄉,他開上的是寶馬車。
后來他對記者說,“當時我的目標也很簡單,希望通過創業籌到一筆學費,圓了去美國留學的夢。
沒想到,這一干就是8年,將柳新做成了全亞洲最大的安全防護裝備企業。
”留學研究物理的夢想早已消散。
勞保行業的空間有限,對炒股、炒房又不感興趣,他想找到一個大平臺、大金礦。
2003年前后,他去歐洲參加商業會議,發現關于新能源的議題討論火熱,便找來各種雜志資料,研究風能、垃圾發電等行業信息,最后決定進入光伏產業。
2005年,他的太陽能項目在江西新余落地。
據稱,彭小峰因為一場車禍困在新余,跟時任新余市市長汪德和密談半小時,最終將地址從蘇州遷到新余。
他跟政府提出了解決2億元配套資金以及電價方面的優惠等條件,政府答應了。
彭小峰將公司取名為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LDK三字母中L,指的是light,光;DK,就是漢語“奪魁”二字的首字母,合起來,是超越光速的意思。
這是他對“速度”宗教式崇拜的下意識投射。
在經營勞保事業時,他就用這幾個字母,名片上的英文名字是Light DK Peng。
做勞保事業,花7年,他做到亞洲規模最大;做光伏賽維,花2年,30歲剛出頭便成為中國新能源首富,用不了多久,公司便沖出亞洲,成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硅片企業。
他的創業路徑于此時萌芽,并逐步成型:敢于闖進一個陌生領域,以速度為核心,走資本包裝、大干快上、上市融資、全面擴張之路。
但他無法控制速度與節奏,沖出了賽道,連續失敗成為他的命運。
在一次次失敗中,他欠債,逃避,逐漸失去東山再起的信用資本。
貳高光時期的賽維,熱鬧非凡。
它吸納了當地2萬人就業,門前一條八車道馬路,被命名為賽維大道。
每個月都有官員、媒體以及專家去參觀,一天幾撥,內部人接待煩了,“但沒辦法,名聲在外”。
早期,風投都往江西跑,因為它的成長速度嚇人,冬天員工食堂沒暖氣,很多人手腳生了凍瘡,白菜燉丸子,吃得人流鼻血,塞住鼻孔繼續干活。
2008年,彭小峰提速,先后在新余兩地開設新廠,生產硅料。
硅料屬于光伏的最上游環節,話語權掌握在外商手中,他想打破僵局。
危機的引線火是他看好的晶硅片生產設備。
那數千萬美元的設備幫賽維構建起競爭壁壘后,他便斥資120億元,布局產能超過2萬噸/年的多晶硅生產線。
當時有報道稱,這個項目為地球上單體最大的多晶硅項目。
三年后,行業入冬,全球產能過剩,需求降低,而歐美國家對中國開展了反補貼、反傾銷的調查,市場急劇萎縮。
賽維由于激進的擴張策略,資金鏈斷裂,陷入危機。
2011年第三季報,賽維負債27.47億美元,負債率達到227%。
賽維開始裁員、出售資產,斷臂求生。
憤怒的包工頭和農民工將他包圍,討要工錢。
彭小峰為推動旗下子公司在香港上市,在引入投資者時,又以個人資產做了擔保,但上市計劃流產,本人瀕臨破產。
三年后,他辭去一切職務,千瘡百孔的賽維隨后進入破產重整階段。
速度神話就此終結。
彭小峰以及賽維,是中國光伏產業的縮影,它蘊含著希望、野心,但又脆弱,不堪一擊。
而這一切,又是時代所賦予,代價頗高的贈禮。
他抓住了機遇。
歐洲對清潔能源的需求暴漲,刺激了中國光伏產業的繁榮,政策扶植,熱錢涌入。
在賽維成立2年前,歸國博士施正榮在無錫政府的支持下,將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送到紐交所,成為第一家在紐交所上市的中國民營企業。
那年,施正榮成為新能源首富,創業才剛滿四年,人稱“光伏教父”。
但施、彭二人都在行業入冬時,無力回天,離開本已茍延殘喘的公司。
二人勃興,成為新興行業的奠基者和開創者;二人衰落,又映襯出新興行業的畸形生態。
地方政府豪賭GDP,大躍進式發展,提供各種優惠政策將彭、施二人綁定,憑借行政之手去催熟行業,當大勢已去,政府與企業家的關系則走向破裂。
據《中國經濟周刊》報道,賽維陷入危機后,公權力開始介入,強制銀行不得斷貸,引起極大爭議。
而彭小峰處理危機的態度又讓債權人和政府不滿。
他宴請幾位國有銀行省級分行行長吃飯,行長問他情況,他沉默,不吱聲。
一位金融業內人士說,“他不急啊,反正已經把銀行和政府綁架了。
一起開會研究解決問題的時候,他反而優哉游哉的,已經虱多不怕癢了,我們比他急。
”政府官員抱怨,“這真的不是一般人。
從始至終,行或不行,怎么辦,隨便你怎么樣,他從不表態,也不吱一聲,你無法知道他究竟怎么想的。
急死你。
”彭小峰在媒體上甚少反思賽維敗局。
他曾對記者說,“賽維的創業主要是因為歐美的突然‘雙反’,這是個政治事件,是我們始料未及的,這也造成了我人生中的一個低谷期。
”他將失敗歸因于時代。
但究其內因,則與他對速度的崇拜有關。
他并未掌握住擴張的節奏與邊界,正因如此,他在時代氣候陡變時,缺少了應對的底牌,開始失控。
叁但挫折并未將他擊倒。
2013年,他創辦“非凡定美社”,轉向C2B電商領域。
它是賽維速度的翻版,從籌備到上線,只用6個月,號稱投資10億元。
他的目標是,2013年-2015年為創業階段,會員規模要從200萬人增長到1000萬人,銷售收入從20億元人民幣增長到200億元人民幣;2016年—2021年為發展階段,會員規模由5000萬人增長到4億,銷售收入由2000億元人民幣增長到4000億美元。
公司設立在蘇州。
在成立大會上,彭小峰還跟同事們講述了首次創業榮光。
但發軔之地并未給他帶來多少運氣,電商公司運營半年后關閉。
即便是丑聞,也依舊是賽維的翻版,公司拖欠員工工資以及供應商欠款,有債主給他寫信討要說法,緊接著,公司人去樓空。
隨后,他又在蘇州開啟人生中的第四次創業。
在北京大飯店,他完成了迄今為止最為精彩的創業開場。
面對800人的觀眾,他講了整整一個小時,講互聯網,講阿里巴巴。
他狀態放松,不再如以前那般匆匆忙忙,神情凝重。
很多人看到社交網絡上的信息后,跑到會場,站著聽完發布會。
史玉柱、許家印等知名企業家還拍了一段視頻為他站臺。
他的生命力、韌勁似乎得到了肯定。
站臺的史玉柱與他命運類似,激進擴張,因建設巨人大廈導致資金斷裂,近乎破產。
幾年后,他憑借腦白金實現驚人反彈。
但兩人的不同之處也很明顯。
翻身的史玉柱,刊登廣告,尋找債主,將欠下的幾億元慢慢還清,保全了自己的信用資產。
而彭小峰因賽維危機,列入失信被執行人,俗稱就是欠債不還的“老賴”。
在全國失信被執行人的名單上,彭小峰共有3條失信被執行人信息,信用資產正在貶值。
這一次,他帶來的是互聯網金融產品綠能寶。
在半年時間內,他經過5輪融資,拿到3.2億美元,邀請明星站臺,廣告刷遍了北京地鐵。
綠能寶類似于當下的P2P,商業模式是:投資者在綠能寶的官網上購買產品并簽訂默認協議,綠能寶作為中間人,將太陽能發電板租賃給電站,所得的電費及政府補貼等作為投資者收益的來源。
該產品的母公司名為SPI,原是美國本土一家光伏產業鏈下游企業,早在2011年時被賽維收購,后由彭小峰擔任董事長。
綠能寶推出一年后,在美國OTCBB板上市的SPI轉到了納斯達克主板上市。
2016年1月,他穿著鮮黃色的西服,搭配橙黃領帶和白襯衫,出現在納斯達克交易市場。
此時距賽維從紐交所摘牌尚不到兩年。
他在當時還寫下一段文字:“這是我10年內第二次到紐約上市。
10年一晃而過,物是人非,好像就在昨天。
”但自去年4月開始,綠能寶就出現提現逾期的情況。
投資者開始上門討要說法。
5月,綠能寶解釋是由光伏補貼延遲所致,那時,平臺逾期支付租金總計2.22億元(包括本金和利息),涉及線上投資人5746人。
而有關綠能寶涉嫌眾籌集資,沒有金融牌照的等諸多爭議一直存在。
而母公司SPI持續虧損,股價早已跌到1美元以下,至今還未公布2017年報,按照2016年業績來看,資產負債率為103.57%。
今年7月,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蘇州檢方對綠能寶的主要負責人提起公訴。
公安準備逮捕彭小峰,并向公安局申請發布國際刑警組織紅色通緝令。
昔日新能源首富,十年后,成為一名逃犯。
據稱,彭小峰人在美國加州。
熟悉他的記者發現,他的手機號已經成為空號,微信的頭像由個人照片變成了一尊張開大嘴開懷大笑的彌勒佛。
下一篇:小伙創業失敗躲進深山失聯8年 被找到時憔悴如吸毒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施正榮潰敗無錫尚德背后:光伏產業的商業原罪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