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青年創業網注:今年的互聯網家裝市場,有八家比較有代表性的公司已經成為了被寒冬凍死“先烈”,那么這代表性的八家公司為什么會死,其中的幾點共性的死因可以讓行業內作為預警,互聯網家裝已經進入寡頭模式。
本文轉自變革家(微信:biangejiawang),作者于一。
今年的互聯網家裝確實冷的可以,而且被寒冬凍死的公司也已經快湊成了一個班了。
去年的互聯網家裝熱火朝天,但是進入到拼硬實力的競爭階段后,那些裸泳的人就都露底出來。
圖一:互聯網家裝平臺死亡名單 圖二:代表性的融資公司從筆者所掌握的信息,有八家比較有代表性的公司已經成為了“先烈”。
除了這些代表性的先烈外,互聯網家裝的公司也已經從高峰期的200多家,快速縮減到目前的120家左右,而且洗牌必然會持續深入。
圖三:互聯網家裝企業數量變化那么這代表性的八家公司為什么會死,其中的幾點共性的死因可以讓行業內作為預警,互聯網家裝已經進入寡頭模式。
圖四:寡頭模式在反思為什么會死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先看一下互聯網家裝到底改變了什么,換句話說它到底給用戶帶來了哪些痛點或者需求的滿足?其實無外乎以下四點:第一,互聯網家裝讓賣家與用戶的對立關系被改變。
新的玩法更注重用戶體驗,與用戶建立信任關系,形成良性的溝通和問題處理機制。
第二,互聯網家裝將較為復雜細碎的大小家裝項目,整合為高性價比的方案,使用戶一目了然,減少了用戶的溝通成本和不確定性,讓產品線變得短平快。
第三,在資源整合和簡歷更好的服務標準過程中,迫使傳統家裝公司提升服務質量,促進了整個行業資源配置的優化和服務升級。
第四,借助互聯網的方式,打破了冗長的供應鏈中間環節。
主材直接采用 F2C 工廠直供批量采購,成本大大降低,使得供應鏈的資源配置得意效率最大化。
但是現實中,很多死去的互聯網家裝項目,卻明顯只是披了互聯網的一張皮,是典型的偽互聯網家裝的玩法,其典型特點表現在:跟風型:沒有長線運營的打算,融資套現為主,空有線上平臺,線下服務能力差;跨界型:行業經驗缺失,跟風所謂的風口,內部運營機制混亂,產品無法規模化;黑幕型:產品標準化存在致命貓膩:主材尾貨,變相增項;放棄型:家裝行業變革本身就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煎熬過程,很多項目因面臨各種壓力和困難,無法堅持,中途放棄。
除了這些偽互聯網家裝的通病外,死亡的八家公司,還有幾點值得注意:第一,同質化嚴重,核心競爭力不足:不管平臺還是重度垂直型企業,目前家裝企業都主打“0增項”“環保”“品牌供應商”等口號,競爭激烈,差異化不明顯;第二,線下服務能力差:由于無法很好地整合產業鏈及服務鏈,導致線下運營混亂,最終出局;第三:難以把控規模化運營:倉儲、物流及施工軟硬件支持不足,難以支撐施工規模化落地。
下一篇:創業這家成立不到兩年的無人機企業倒閉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吹牛B,火一把就死這些創業公司都“死”在了互聯網思維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