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9月6日上午8點,廣東省肇慶市四會監獄,三輛汽車早早停到大門前。
不一會兒,一個身材略胖、戴著一副金絲邊眼鏡的中年男人從高墻內走了出來。
顧雛軍,這位曾名噪一時的格林柯爾系創始人、原廣東科龍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在度過了七年牢獄生活后,提前獲釋。
這一天,只有少數知道消息的人前來迎接顧雛軍出獄,其中包括部分格林柯爾舊部、科龍舊部,還有當年他為科龍培養的一批“后備軍”,顧雛軍稱他們為科龍MBA。
出生于1959年的顧雛軍年齡并不大,甚至正值企業家的黃金期,如今卻是老態龍鐘,頭發花白,疾病纏身。
七年前,人們稱他“老顧”;現在,很多人稱他“顧老”。
三輛車并未在肇慶停留,而是一溜煙疾馳而去,直奔廣州白云機場。
顧雛軍急著第一時間趕回北京,甚至沒有時間與前來迎接的故舊們深聊。
他有一個壓抑已久的“大計劃”。
一周以后的9月14日,顧雛軍謀劃已久的以舉報和喊冤為主題的新聞發布會在北京上演。
面對上百家媒體,他頭戴紙糊的“草民完全無罪”的高帽,慷慨激昂地否認了讓他獲罪的所有罪名,并實名舉報四名政府官員惡意陷害,“我從進監獄的時候就在等待這一天,我碰上了中國最邪惡的四個人。
”顧雛軍告訴《中國企業家》,他出來第一件事就是要給自己平反,就是要把真相告訴所有人。
時過境遷,當年科龍案的真相已湮沒于歷史的塵埃中,很多已經面目模糊、難辨真偽。
然而,相比張海、鄭俊懷、黃宏生等曾經有牢獄經歷的企業家,顧雛軍無疑是出獄最高調的一位。
作為“國退民進”時代的符號性人物,顧雛軍自2001年入主科龍,四年后徹底陷入敗局,他戲劇般的人生曾伴隨著“青年科學狂人”、“資本大鱷”、 “來路不明的收購者”、“瀕危國企的拯救者”、“騙子”等各種模糊不清、相互矛盾的形象,并最終因虛假注冊、挪用資金被判刑十年。
2005年2月,科龍案發前,顧雛軍在“國企改革與民企發展”研討會風流云散。
2003年,顧雛軍憑借格林柯爾系的長袖善舞第一次登上胡潤百富榜,身價10億元,高峰時他掌控科龍電器、美菱電器、亞星客車、ST襄軸等四家上市公司,市值超百億。
現在,草民顧雛軍幾乎一文不名,只有滿腔憤怒,其在北京、深圳的個人財產多年前已被拍賣,日常生活只能靠朋友接濟,身上還有許多債務尚未清償。
命運的大起大落和七年的牢獄生活在顧雛軍身上留下了深刻印記,頭發白了一大半,人瘦了一大圈,他左眼眨眼的頻率偏快,左嘴角略向下傾斜,這是2008年終審判決前,他在南海看守所一次偶然中風后留下的后遺癥。
不過,顧雛軍還是試圖重新找回七年前的“紳士”感覺。
9月15日,在接受《中國企業家》專訪時,他身穿嶄新的青藍色襯衫,藏青色西褲上夾上背帶。
這曾是他的標志性穿著,極盡展現海歸知識分子的風度翩翩。
龐大的格林柯爾系轟然倒塌后,如今陪同顧雛軍的除了弟弟顧紹軍外,還有當年的“左膀右臂”、原格林柯爾董事會副主席、CEO胡曉輝。
“這七年我沒有故事。
”顧雛軍對《中國企業家》說,在監獄里,今天和明天是一樣的。
即使現在,對高調出獄的顧雛軍來說,未來仍然是個未知數。
憤怒難消2005年起,被拘押的顧雛軍先后輾轉順德看守所、南海看守所,2009年正式宣判后他被投入了肇慶四會監獄。
這一段特殊生涯被顧雛軍用“山中惡魔的陷害”來形容。
他告訴本刊,初入看守所,他憤怒過、抗爭過,甚至對獄警咆哮:“憑什么抓我?”但無人理會。
在四會監獄,顧雛軍“居住”的是15監區2監室。
根據顧的描述,與他住在同一監倉的,有17個殺人犯。
他幾乎每天都要挨罵。
在那里,社會上再顯赫的身份也變得沒有意義,唯有身上別著的名牌,才能證明這是一位曾經叱咤資本市場和家電業的爭議人物。
《肖申克的救贖》里典獄長史特馬曾對安迪說:“也許你在外面是銀行家,但那早已成為過去,你最好認清監獄中的現實。
”顧雛軍也曾不厭其煩地向老獄警們講述自己曾經的光輝歷史和“冤情”,但對方的淡漠和獄友的謾罵,讓他逐漸認識到,自己早已不再是那個呼風喚雨、不可一世的明星企業家。
“坐牢的人跟外面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在犯人們看來這里面的人都是一樣的,你在外面怎么樣他也不會尊重你,該罵你就罵你,而且你不能惹他。
”顧雛軍向本刊描述監獄感受時說。
顧雛軍慢慢學會了置若罔聞。
他說,現在被別的犯人罵了自己也會笑嘻嘻就過去了,因為沒法跟他們交往。
顧總結出的生存經驗是“你不能理他,你不理他他罵罵就算了,你一理他他就會罵你”。
曾經狂妄倔強的顧雛軍居然在監獄里學會了一定程度的豁達。
過去縱橫商界的時候,面對質疑他總喜歡沖上去理論,最著名的莫過那場關于國退民進的“郎顧之爭”。
顧雛軍甚至想過,如果當年“郎顧之爭”,自己沒有回應,可能后來就不會成為國有企業產權改革討論中的“全民公敵”。
他最后悔的就是當初沒能像李東生和張瑞敏那樣淡定。
“一點意思都沒有,郎咸平是個明星,什么能吸引眼球他就說什么。
”顧雛軍說。
進監獄一年后,顧雛軍身上佩戴的白色名牌變更為黃色,前者為“考察級”,后者為“普管級”。
差別在于,不管賬上有多少錢,考察級都只能買300塊錢的東西,而普管級則可以買到500塊。
早在2008年,顧雛軍的個人財產,包括房子、股票以及個人賬戶均被佛山中級人民法院拍賣清償債務,這給了他很大打擊。
下一篇:快播王欣:一個技術宅男的創業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創業失敗率最高的幾個行業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