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2015年零售業走勢預測,行業發展或呈四大趨勢:1、雙線競爭相對僵持,融合緊密深入;2、“千店一面”堅冰開始消融,個性化零售時代開啟;3、顧客回歸實體店,線下零售小幅回暖;4、開店、關店并舉,線下集中線下分散。
2014年,我國零售業依然艱難,但呈現出了回暖的跡象,一些積極的、可喜的因素也正在匯聚疊加。
再有一個多月的時間,這一年也將成為歷史,是時候展望一下2015年行業發展的走向了。
總 體判斷,2015年零售業的競爭依然過度,盈利依然艱難,整個行業的分化重組將進一步加劇,實體零售走向集中、電商漸進分化勢成必然。
這依然是一個“操著 賣白粉的心、賺著賣白菜的錢”的行業,是一個不“折騰”就沒有機會露臉的行當,也是一個在艱難中探索、在創新中求變、在困境中突圍、在“冷環境”中求“熱 增長”的“世道”。
具體來說,行業發展或呈現四大趨勢:趨勢一:雙線競爭相對僵持,融合緊密深入。
2015 年,電商的增速仍會快于實體零售,但增速會進一步放緩,電商企業倚重的“三大增長點”——“出口”、“下鄉”、“大數據”會有所進展,但不會一帆風順。
畢 竟跨境電商涉及到太多的政策因素,電商下鄉有太多的基礎設施需要完善補充,“大數據”從實驗室完全走向市場也還存在一個轉化的過程。
預計電商企業會進一步 在移動端發力,向低線市場、農村市場延伸,也會加快線下布局。
但同時,盈利能力不強仍然是電商的一大“硬傷”,虧損依然是中國電商的常態,除自稱“不是電 商企業”的阿里系外,其他企業依然會在盈虧平衡點波動徘徊。
實體零售的反攻將更積極、更主動、更具“殺傷力”,價格戰、品質戰、體驗戰、服 務戰將全面打響,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加快線上布局,加大信息化、智能化建設力度,全渠道、O2O探索的廣度和深度,線上的營收占比會穩步提升,但依然是錦上 添花式的有益補充,不會是雪中送炭式的發展“藍海”。
店商、電商的競爭會進入相對僵持、膠著狀態,彼此的融合會更緊密、深入,線上線下的界限也會逐漸模糊,但雙方的核心業務不會改變,電商依然以線上為主,店商收入的主要來源還是線下門店。
趨勢二:“千店一面”堅冰開始消融,個性化零售時代開啟。
線下零售“千店一面”的基本格局不會在驟然間徹底崩塌,但會出現“裂痕”,冰消雪融的速度會進一步加快。
預計線下零售的調整轉型會進一步提速、縱深推進,各種多元化跨界、特色化經營、更多形式的觸網、更多形態的O2O、全渠道會陸續涌現。
永輝全程自助體驗超市、樂城“未來超市”、順豐“嘿店”以及蘇寧超市會給實體零售帶來更多的啟發和靈感。
不管是購物中心、百貨店、大賣場還是社區超市,都會融入更多的科技元素。
更多的企業會謀求放大自己的特色與優勢,但不管是通過擴大自采自營還是做強優勢品類,抑或是反傳統邏輯、引進小眾品類來實現,都有助于差異化經營風格的形成。
同時,由于實體零售企業選擇不同的方式觸網,或與不同的電商平臺合作布局O2O、全渠道,實體零售門店在加快邁向“智慧商業”的同時,也會表現出不同的特點。
此外,堅持以消費需求導向、以顧客為中心,加快向商業零售本質回歸已成為實體零售行業的共識,而各地的消費需求、消費習慣、消費熱點可能也不盡相同,必然也會導致各地的實體零售表現出越來越多的差異性。
一些優秀企業的創新舉措帶來的業績改善也將會激發更多同行的創新熱情,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擁抱創新,擁抱變革,實體零售企業百花齊放、百花爭艷的多姿多彩格局也將逐步形成。
趨勢三:顧客回歸實體店,線下零售小幅回暖。
2014 年,“十一”、“雙11”、圣誕節等一個又一個的大促“暖冬”極大的提振了實體零售企業的信心,鼓舞了他們的斗志,新的一年,線下零售必然會進一步加大造 景、造節、造勢的力度,賦予門店更多的“故事性”和體驗色彩,極具創意的裝飾、布景、美陳,極富“話題性的”營銷、促銷、互動活動,將成為實體門店的“吸 睛利器”、“聚客神器”。
經過多年的摸索,實體零售企業在會員管理、自媒體營運、微信微博營銷的能力也已有相當積累,更多的炒作與互動,便捷的支付與服務,也必將吸引消費者對實體門店的關注。
此 外,今年的“雙11”,不少實體零售企業提出了比價電商的口號,有的還旗幟鮮明地與電商打價格戰。
預計在2015年,低價不再是電商的 “獨門秘笈”,線下企業不僅會大張旗鼓地打出低價旗號,而且會繼續針對線上假貨橫行、價格欺詐、“假降實漲”、銷售“刷單”、配送遲緩等突出問題進行“反 宣傳”,實施商品與餐飲、娛樂、兒童等體驗業態的組合營銷,大打品質、低價、誠信、服務、體驗“組合拳”,吸引顧客關注,這也會引起一些在線上遭遇消費欺 詐顧客的共鳴。
不過,預計2015年顧客回歸實體店仍是跡象性、趨勢性的存在,顧客在回歸實體店的同時,也不會拋棄電商,既在網上購物、也 到實體店消費依然會成為很多人的選擇。
實體店與電商之間的顧客爭奪是一場此消彼長的持久戰、拉鋸戰。
就像電商必須依靠炒作才能有持久的流量一樣,實體店也 要創新裝飾、創意活動保持足夠的故事性、話題性,才能吸引消費者關注光顧,而這些也需要持久的投入,這也必然攤薄了門店的毛利、擠壓了盈利空間。
因此,實 體零售的境遇可能稍和緩和,但也不過是“冬天里的晴天”,雖然有暖色,但仍然寒冷。
趨勢四:開店、關店并舉,線下集中線下分散。
2015年,購物中心、社區超市、便利店可能仍然是線下零售企業外延擴張的重點,渠道下沉將成為眾多企業的選擇,三、四線城市將成為各類新店布局的重點,并逐步向縣城、鄉鎮市場延伸。
不過,隨著購物中心集中式爆發,其生存危機或提前到2015年集中顯現。
對 百貨店、大賣場來說,2015年的困境可能更甚于2014年,銷售下滑、盈利下降甚至是虧損關店依然會是常態,那些租賃經營、創新乏力、聚客無方、擴銷無 門、成本費用控制不力的實體店有可能因持續虧損而黯然退市,一些優秀的連鎖企業則會借機并購重組,逆勢擴張,行業的集中有望逐步提升。
2015年,國內市 場有可能出現真正意義的全國性連鎖企業。
電商的發展則與之相反,阿里雖然依然強大,但隨著京東的崛起、微電商的滲透、蘇寧轉型的深入、國 美、步步高、大潤發發力平臺以及萬達重金打造O2O,加上1號店迅猛擴張、亞馬遜卷土重來以及移動電商的全面開花、垂直電商的蠶食分流、實體零售電商化的 進步,阿里系的壟斷地位受到了嚴峻挑戰,“一超獨霸”的基本盤出現松動,“一超多強”、“群雄并起”的電商市場格局有可能初見雛形。
2015 年,商業零售市場仍將沿襲“幾家歡樂幾家愁”的基本態勢,實體零售如此,電商也是這般。
在這個紛繁復雜、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沒有任何一種業態、模式可以 永遠領跑,可以高枕無憂,只有那些堅守零售本質、順應需求變化、緊跟形勢發展,不斷地創新、變革、推陳出新、以變應變的企業,才能引領潮流,活得滋潤。
下一篇:投資開店:揭開星巴克的真面目!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加盟便利店的幾個規則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