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近兩年,有個賣老人鞋的品牌十分火爆。
僅2016年,就從0到開店1000家!它就是主打“專業老人鞋”的足力健。
瘋狂開店,是因為無一虧損。
在這背后,則是足力健創始人對于產品深深的執念。
他把小米奉為學習對象,堅持打造優質低價的產品。
為此,年近半百的他,一年出差320天,親自下工廠、請顧問、跑店鋪,把自己練成了首席產品官,從門外漢蛻變成專家。
他很有自信,還很有野心,他說將來要在中國開上一萬家店,還要走向世界,讓老人都穿上專業的老人鞋。
今天,刀哥就來給大家扒一扒足力健的創始人——張京康。
115歲工作,到39歲虧3000萬!還是想創業!在做老人鞋之前,張京康做過很多工作。
他初中畢業就出來闖蕩,賣板鞋、收購農副產品、倒賣服裝、家具、木雕,前前后后干過十幾份工作,大都與銷售有關。
2000年,他從山西來到北京,還沒來得及大展身手,就因沒暫住證,被抓了起來,遣送回家。
卷土重來后,又因文憑低,找工作四處碰壁。
后來,終于找了個銷售職位,用6年時間干到銷售總經理,緊接著又與河南羚銳制藥合作,做保健品項目,陸陸續續開了約1000家店。
走上正軌后,他又不滿于此,自己創業去了,仍是做保健品。
結果,兩年時間,虧了3000萬。
后來回憶起這次失敗,張京康總結道:“那個時候,我更側重于對產品、品牌和資源的整合,而不是側重于用戶。
”接下來兩年,通過銷售芽苗菜機和高血壓治療儀,他好不容易還上了大部分錢。
這時,創業的心又活泛起來。
只不過這次,他變得更為謹慎。
再次出發,他根據過往經驗,給自己定了創業標準:剛需、高頻、細分、80%人的生意、B2C、能做到10個億。
于是在13年,他做了款老年人健康鞋,并在鄭州當地媒體做了廣告,14年開始全國招商,最后竟賣了四十多萬雙。
通過這次試錯,他便認準了老人鞋行業。
2是首席產品官,還是成本專家,供應商對他又愛又恨張京康視小米為學習對象。
小米如何做手機、為何要迭代、為何建粉絲群,種種問題都被他反復琢磨,甚至黎萬強的《參與感》,他看了十幾遍。
越琢磨,“以用戶為導向”的觀念就越深扎心中。
所以,他走的第一步,就是用戶調研。
他成立的第一個部門,就是消費者需求調研部(后來升級為用戶研究中心),由他直接領導。
最初的調研,全由他親自完成。
他通過走訪社區,親自上門等方式,和老人開會聊天。
幾個月下來,一雙手摸過不下500位老人的雙腳。
在一次次面對面接觸中,老人穿鞋的需求、痛點逐漸清晰起來。
老年人買鞋難、穿鞋難,在他看來,是因為老年人的腳發生了三大變化。
“一,腳前后變寬,腳背變高,腳變長了;二,趾骨變軟,大骨頭塌陷,腳踝骨變脆,有骨刺;三,腳上皮膚有腳墊,腳跟疼,包括皮膚松軟。
”了解完畢,接著便是對癥下藥,這過程中也少不了用戶。
立項、打樣、試穿,根據用戶反饋,再不斷改進顏色、款式、質量。
這第一款鞋,他取名為“足力健動力鞋”,主打“穿上不擠腳,出門不打滑”,最終一年賣了50萬雙。
他將這歸功于用戶調研。
“我們每一個產品都是通過用戶調研來的,包括我們對產品的感知、營銷戰略、渠道戰略、產品定價。
我們知道老人想要的,想說的。
”2016年初,他又去研究老年人冬天的穿鞋問題。
最后他發現,因為足底血液不暢,到了冬天,老年人的腳一定會涼,但他們需要的其實不是保暖鞋,而是雙不凍腳的鞋。
所以他決定用羊毛解決這問題。
羊毛的好處在于,既解決了凍腳的問題,又是一個用戶可感知的價值點。
于是他便親自去了全球羊毛加工重地——河南焦作。
他第一次從加工廠出來,心想完了,成本太高。
據他對用戶的了解,若價格超過300,買賣就不好做了。
當時他的想法是,必須降低成本!隨后兩個月,他去了15次焦作,和當地的廠商軟磨硬泡,愣是把45~50元成本的羊毛,講成了31塊錢。
后來,這雙鞋徹底火了,火到廣州,一直斷貨,因為就一個廠商,來不及生產羊毛。
作為朋友口中的“成本專家”,張京康拿供應商開刀,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還是通過調研,他決定開發老年人穿的皮鞋,因為他們也有出席正式場合的需要。
最后他拿出的產品:美國原裝進口頭層牛皮,上市公司利德科技加工,1.35厚。
但是價格,只賣169元。
首先鞋底,人家報價18,他8塊搞定。
他先是花錢請了顧問,完整了解了材料、設備和人工等費用,算出鞋底成本僅7塊,于是說,“我只給你8塊,一年要600萬雙,做不做?”其次是牛皮,18塊一尺,含稅。
原皮從何地采購、價格多少,海關、運費、設備各方面費用,都被他算得明明白白,誰也忽悠他不得。
如今供應商一聽他要來,便叫苦不迭,因為他去工廠,大都只為一件事:降價。
“提升專業能力是成本領先的關鍵”,張京康對此深有感悟。
曾經為了搞清楚抗菌處理,他在三四十度高溫的發泡廠,一待三天。
雖然苦,但他覺得意義非凡。
幾年時間,從不懂鞋到懂鞋,他跑遍了東莞、溫州、晉江等地的幾千家店鋪。
直到累得一個月被急救車拉走三次,才放緩了腳步。
現在,他能自信地對人說:“我清楚每個環節,包括鞋底、鞋墊的組成分子、配方,它的產品結構,全世界最好的牛皮在哪兒,全中國加工牛皮最好的公司是哪些。
”“這些全是用這兩條腿跑出來的,沒有技巧。
” 3在超市里開店,一開1500家足力健實體店的選址很有意思,專門開在超市里。
這也是調研的成果。
首先,超市是老人生活中最常去的地方之一;另外,很多老人認為,超市里的品牌可信度更高,甚至有老人對他說:“把店開在馬路邊,一看就是爛貨,有本事開在超市里頭。
”所以在2016年1月,張京康在鄭州開了第一家店。
同年7月份,開始全國招商,至今已有1500家店,縣級以上市場100%覆蓋。
能如此瘋狂開店,原因在于,沒有一家店虧欠。
最夸張的時候,承德的一個店,一個月賣了40萬,50%的利潤。
在足力健實體店里,張京康有三招:流量、試穿、團購。
把店開到超市里、做流量產品、發單頁宣傳,這三步解決了流量問題。
試穿時,工作人員全是半跪式服務,親自給老人脫鞋、換鞋,令很多顧客大為觸動。
做團購時,也要站在用戶角度。
去年足力健有個團購,滿600送100,效果不佳。
張京康一研究,才發現這樣的團購是企業思維,不是用戶思維。
他將之改為滿600減100,業績隨即提升40%。
這些的舉措,最終要照顧到的,其實是用戶體驗。
為了做到服務超預期,張京康還承諾:不論任何價位的鞋,一年內開膠、斷底,免費舊鞋換新鞋。
能做出這樣的承諾,張京康對自己的產品有絕對的信心。
從創業之初到現在,他的理念始終不變——圍繞用戶做產品,全力以赴。
在創業路上,他也曾思考,一個企業為何能持續存在?最后得出的結論是,企業要為用戶解決問題和創造價值。
創業,應該以解決問題為導向,而不僅是賺錢。
所以,他還要全力做產品。
張京康說,“創始人一定要成為首席產品官”。
現在的他,左手托著用戶研究中心,右手托著產品研發中心,心無旁騖。
因為他的目標是在中國開一萬家店,讓中國老人都穿上專業的老人鞋。
往后的路,肯定也不會一帆風順。
他說:“要把爆品當做信仰來做!這樣你才能深入,才肯迎難而上。
”
下一篇:好鄰居便利店“改頭換面” 它到底新在哪兒?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宜家開出1000平米黑科技店 實現家居智能化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