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奈雪の茶自2015年底開店以來,給茶飲市場帶來了新的想象空間,短短四年,就開出了200多家門店,并走向海外,投后估值達60億。
文 | 楊絢然采訪 | Bonnie 楊絢然如今,在很多商場的入口或者廣場處,都可以看到奈雪の茶,明亮而溫馨。
2015年底,彭心跟她的丈夫趙林一起創辦了奈雪の茶,起初,一直深耕深圳華南市場,在華南地區開設了80多家門店,如今,奈雪の茶已經進軍上海和北京,店面數量達到200多家。
并斥巨資建起了自己的上游供應鏈中心,包括烘焙工廠、茶葉加工等等。
去年年底,奈雪の茶還在新加坡開出了第一家門店,帶著它所倡導的茶飲文化走出國門。
2017年茶飲市場大火,但2018年茶飲熱度繼而下降,而與之競爭的咖啡市場卻越來越受資本的青睞,即便那時,奈雪の茶還是宣布完成了數億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老股東天圖投資,投后估值達60億元。
那么,奈雪の茶究竟是怎么煉成的?創業最初,意味收獲愛情五年前,彭心在一家香港上市公司擔任總監。
那時候,她像很多女孩一樣,有一個開咖啡店的夢想,于是,被夢想驅動的她毅然決定辭職。
當時很多人不理解,但在彭心的心里,她的“夢想”已經初具雛形。
她把項目要如何啟動做成一本小冊子,并開始尋找合適的店面,但因為對位置和面積的要求很高,所以進展一直不太順利。
那時候,一位餐飲屆的朋友介紹了一位前輩給她,他們相約在了這位前輩的酒吧,彭心激情澎湃的向他介紹了兩個小時,描述她的項目,然后問對方:“你覺得我這個項目怎么樣?” 對方說非常好。
但說完這句,接著問:“你有男朋友嗎?如果沒有,歡迎你做我的女朋友。
” 彭心滿口答應,三個月后,他們就領證結婚,一起踏上了創業之路,而這個人,就是趙林。
2015年12月,彭心和趙林才開出了第一家門店,并且一口氣開了三家。
從2014年12月注冊品牌后的這一年里,他們在不斷打磨奈雪的產品,思考著空間如何布置,如何給用戶更好的體驗,以及如何選址。
“有一個志同道合的男性伴侶,是比創業成功更幸福的事,因為很多時候經營品牌,這個品牌傳遞出來的就是創始人的生活狀態和他的生活方式,很多人走進奈雪,會說在奈雪感受到了滿滿都幸福感。
”彭心說。
她將自己定位為奈雪的”首席產品經理”加”首席體驗官”,主要負責產品和客戶體驗的相關環節,而趙林則主要負責商業和地產部分。
當時,兩人考察了很多茶源,想要找到自己喜歡的產品,同時,也在探索茶和新鮮水果的組合和搭配。
“奈雪每個月都會上新品,每個月我們都有一支好茶搭配一支水果,上一款鮮果茶。
”彭心說。
同時,奈雪の茶除了做好一杯茶,還推出了烘培面包,在說出這個想法時,彭心受到很多來自好朋友的質疑,他們認為,客戶往往只能記得一個品牌的一樣東西。
但彭心覺得,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沒有品牌可以把兩種東西都做得很好,而茶飲和面包是天然的搭配,就是她自己,坐在店里喝茶的時候也會想吃點東西。
事實證明了彭心的判斷,如今,奈雪早已把茶和面包的銷售比例做到了一比一。
文化和空間定位更為重要后來,很多人問彭心,為什么能把兩個品類都做的很好,她說,現在總結來看,除了在產品上的用心,奈雪并不是一個產品定位的品牌,更多是一個文化定位和空間定位的品牌,同時注重對于員工茶文化的培養。
比如奈雪曾經做了2萬個奈雪手機殼,結果上市不到一天就銷售一空。
同時,他們也會把茶制作成禮盒銷售,其中一次做了一千個禮盒,上線20秒就售罄。
在空間設計上,彭心也一直在追求自己的風格。
“5年前,我們在做三家奈雪店鋪的設計時,分別請了一位國內設計師,一位香港設計師,和一位韓國設計師,三個設計師同時對我們三家店鋪進行設計,交過來的設計稿把logo蒙住,你覺得是三家星巴克。
”如今回憶起來,彭心笑說,“我跟設計師說我不想要商務、正式的感覺,我希望在未來大家看到它,不覺得這是個咖啡廳,而是一家茶飲店,我希望它的空間是精致的、溫暖的、明亮的,于是有了奈雪現在的這些設計。
”在色調上和燈光上,奈雪都非常用心,它強調溫暖和明亮,而這也是充分從女性視角出發。
“為什么我這么在意燈光?是因為我特別討厭在一些餐廳里面拍了自拍之后,還要補光和PS。
”彭心說。
此外,奈雪還會根據購物中心的風格來進行一定的改變。
這就造就了奈雪的風格很有品牌標識,不僅在視覺空間上更代表茶飲,還為消費者構筑了分享的、溫暖的、美好的、快樂的感覺,“奈雪是一個喝杯茶吃個面包放松的地方。
”彭心說。
在選址上,奈雪通常選在購物中心一樓大門口或者休閑廣場上,面積都在200平方米以上。
但這些看似“最好的位置”,在創業之初并不容易拿到,那時候,深圳最火的茶飲品牌還是貢茶和皇茶(喜茶前身),因此業主會提議她租賃地鐵口20平米的店鋪,人流大,租金也便宜,但彭心說她想要面積大一些,大家可以坐下來喝喝茶的地方,對方又提議給她4樓的位置,面積大,租金便宜。
“沒有人覺得茶飲是這樣子的。
”彭心感慨地說。
甚至當時,有購物中心招商的相關負責人說,“把一樓大門口給星巴克,他跟我們門當戶對,撐得起來,如果我開了一家茶飲店多掉價。
” 雖然彭心也覺得星巴克很厲害,它完成了對中國人咖啡的啟蒙,但這些對話還是讓她心里難過,在她看來,茶飲有5000年多歷史,是更健康的東西,在中國,有很大的市場潛力。
未來如何粘住消費者?曾經有人國企想花30億買彭心和趙林手里的股份,讓他們留任高管,但彭心一口拒絕了。
趙林問彭心:“覺得我們兩個人這么辛苦是為了什么?”彭心說,她希望,奈雪能夠成為中國茶走向世界的創新者和推動者。
“我相信這是一條很艱難的路,也有很多人會質疑,很多人說你們就是個網紅品牌,就是一陣風,但是我想說,如果一個品牌連紅都沒有紅過,它憑什么說能夠成為大牌。
我相信不管是我,還是我老公,還是跟我們一樣在路上的這些人,我們只要堅守我們的初心,保持危機感,不停的創新,積累三四十年,甚至只需要積累一二十年,一定可以成為這樣的品牌。
”彭心說。
而奈雪の茶受到關注之后,也有少模仿跟隨者,但在彭心看來,雖然模仿的人很多,但都沒有模仿到極致,”一茶一包,是用來享受的。
”彭心說。
盡管如此,奈雪仍舊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從以往的品牌來看,一款新產品很容易經歷從上市到爆發再到漸漸的熱度下降的過程,那么,奈雪要如何在熱度過后粘住消費者呢?彭心給出的答案是:用技術的方法了解用戶的需求變化,進行信息化建設,引導用戶進行消費。
“單品很容易紅,也很容易跌落,只有在原有的產品基礎上不斷進行升級。
”彭心說,“在消費領域沒有憑空想象的創新,這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
為了尋找更適合用戶的產品,彭心經常和用戶在一起,通過社交平臺的聲音,吸取粉絲建議,提取概念進行創新。
同時,很多靈感也來自于生活,例如店里的爆款產品“霸氣芝士草莓”就是彭心在家吃的時候突發的靈感。
在營銷上,奈雪の茶并沒有像之前的喜茶等引起了一波波的宣傳熱潮。
彭心認為,營銷不單單是廣告,產品的研發、空間設計、開發新工藝都是營銷。
“營銷不是夸自己多好,而是做了什么打動客人。
” 因此,奈雪維持了很少的營銷費用,甚至只占到了成本的百分之零點幾。
關于未來,彭心充滿信心,在她看來,新派茶飲的市場空間仍舊很大,只是過往沒有被滿足。
下一篇:在鄉鎮開個手機專賣店需要注意什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開什么店不耽誤帶孩子?適合帶孩子的開店項目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