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2017年上半年,如果數數資本市場上有哪些熱點,新零售一定是其中的一個,而無人便利店是新零售中的一種,是零售的一種延伸。
如何理解新零售呢?我粗淺地認為有兩點,第一、對購買者,先體驗再買單,即買即得。
看得到摸得著,例如衣服可以試穿,水果可以試吃,其他的商品不能直接體驗也可以看到包裝和賣相。
有了這個網購滿足不了的特征,價格哪怕貴一些,用戶也仍然愿意買單。
第二、對品牌商,暢通的用戶端到品牌商的數據通道。
能夠一目了然地獲取每月或者每日每一樣商品的銷售數據和數據變化趨勢。
依據這些實時數據,品牌商就能夠更準確的研發出符合市場趨勢和用戶需求的新產品,并且找到最有效的推廣和銷售渠道,大幅降低試錯成本和市場渠道成本。
無人便利店和其他便利店一樣,需要首先滿足第一條,如果以后做大規模,跨過渠道商,各大品牌直連,結合好第二條是趨勢。
無人便利店這類新的渠道,很多品牌商非常重視,我了解到的很多初創無人便利店,便利貨架公司,已經可以找品牌商直接拿貨。
無人便利店一開始的噱頭是“無人”,想著無人值守應該能夠大大降低人力成本。
而實際上,店鋪值守人員的人力成本占整個店成本的10%-15%,在便利店里,收銀員不僅僅是收錢,還負責往貨架上擺貨,盤點貨物,進貨等等這些其他工作。
只要是有貨架陳列商品的店鋪,完全沒有工作人員協助,在短期來看是不太現實的。
消費者需要的是,在需求產生時,是否有最方便快捷的方式拿到商品。
全球最有名的便利店7-11的創始人在《零售的邏輯》中寫,看到銀行取錢排隊的人多,為了能夠方便社區的居民取錢,把ATM擺進了7-11店里面,而為了這個ATM,他們專門申請了商業銀行牌照。
最后沒有想到的收益是,來這里取錢的人,除了支付取錢的手續費以外,絕大部分都會順手在店里買點什么,有了取款機,整店的銷售額提升了。
書里面還講了很多例子,最核心的出發點就是:“我還能為社區居民做點什么,讓他們在需要某項服務的時候會想到來7-11。
無人便利店首先需要遵循普通便利店的經營規律,其次還要優化升級,讓客戶享受到額外的價值。
首先是地段,地段是實體店的人流量保證,也是保證便利的關鍵點。
比如突然想喝罐可樂,樓下便利柜就可以買到,絕對不會走出去500米去趟小超市。
在這一點上無人便利柜有一些優勢,它大幅降低了對地點的面積要求,讓零售更加碎片化,最終可以做到售貨柜幾乎無處不在。
其次,客戶的動線。
開在不同的地段就決定了店鋪的客流量以及客群的特征、消費習慣、消費能力。
客戶走進店鋪或者靠近貨柜、貨架,先看到什么,再看到什么,商品的擺放位置,展陳的方式非常關鍵。
夫妻老婆店可能并沒有認真琢磨過這個,我們常見的各大超市和連鎖便利店都有專門的人來做這個工作,以提升坪效。
在這一點上,無人便利店由于陳列的商品SKU不太多,在不同的區域做好選品,定期調整優化,才能進一步體現出便利性。
最后一項,也是最重的一項是供應鏈,如何提升供應鏈的效率降低成本。
在尋找項目的過程中,我看到很多早期的項目已經能夠從品牌商那里拿到非常低的折扣。
而且,能夠讓創業公司近距離地拿到貨,證明了各大品牌在原來傳統的渠道上拓展空間已經非常有限。
而無人便利店作為一個全新的渠道,哪怕在非常早期的階段已經得到了足夠的重視。
在早期,無人便利店開得不多,密度不夠,商品運輸補貨需要消耗的成本會比較大,數據還在累積中,做到智能的分配和差異化補貨,降低補貨成本需要考驗到團隊的零售運營能力。
說到底,無人便利店還是在做零售,避不開重運營,需要理好人、貨、倉儲物流。
以上是站在無人便利店經營者的角度思考。
當我們換位來到用戶端,有人還是無人同樣不是問題的核心。
對消費者來說,首要條件是方便,即在無人便利店里面買會不會比去有人便利店購買更加麻煩。
好吧,希望你沒有被這串拗口的比較繞進入,正如同不要被光鮮亮麗的概念迷花眼——有人無人沒那么核心,是否便利才是關鍵。
下一篇:600萬天貓小店在路上,馬云改造小賣部零售計劃已出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從海瀾之家東南亞開店,談中國服飾品牌海外成功之道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