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11月21日晚間,繽果盒子員工在脈脈上匿名爆出繽果盒子大股東陳卓彬,將繽果盒子參股公司——佛山倍便利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倍便利)大門上鎖,門禁拆除,并張貼多張員工違紀開除通知書,宣布立即解除與相應員工的勞動合同。
此事件一出便快速發酵,并引起媒體圍觀。
11月24日凌晨,繽果盒子市場部副總裁王瑩向《中國企業家》出示了加蓋公章的聲明材料。
繽果的回應無疑與其前員工在脈脈上的爆料大相徑庭,王瑩的態度也十分明確。
“公司開除的9名員工在前高管謝群離職后拒絕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并惡意導致公司經營混亂,繽果已對這幾名離職員工提出訴訟,也并不排除在取證過程中,增加其他對公司造成負面影響的相關人員。
”一時間是非難辨,截止發稿前,事件仍不完全明朗。
事件回顧:員工脈脈維權,掀起罵戰從圖片可以看出,目前脈脈已出現“反對”的聲音,雙方也一度掀起罵戰。
據介紹,倍便利成立于2017年7月7日,注冊資金300萬元,股東其一為中山市賓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即繽果盒子所屬公司,占股75%;股東其二為自然人謝群,占股25%。
而目前,倍便利的執行董事為在開除通知書上簽字的陳卓彬。
據悉,倍便利是負責繽果盒子的運營公司,主要負責華南跟西南地區的運營,目前有員工60余名,其中大部分為倉儲人員。
從圖片中也可看出,倍便利此次宣布開除的九名員工,大部分為管理人員。
在脈脈上爆料的員工稱,陳卓彬此次的粗暴行為,讓倍便利的一些員工一頭霧水。
“從入職以來我從來沒有違紀過,人資檔案也沒有任何不良記錄。
突然就說以大股東名義開除我”,一名已被開除的員工說,完全沒有任何心理準備。
而據《零售老板內參》報道,另外一位自稱被開除的員工表示,其現已被公司從釘釘、郵箱及各種后臺系統等所有系統里清除,并且由于被切斷了跟公司的聯系,目前尚未收到除上述開除通知書之外,任何有關來自公司方面的解釋和說明。
與此同時,被開除的員工開始質疑開除通知書的法律效力。
在他們看來,這次的人事變動也并不單純,而整個倍便利團隊目前也幾近處于停滯狀態。
繽果回應:謝群拒交印章,9名人員不聽勸解事件曝光后,繽果也做出回應,在市場部副總監王瑩看來,故事的源頭還要從繽果前高管、倍便利法人代表謝群10月份離職講起。
謝群2017年5月加入繽果盒子,擔任繽果盒子執行總裁,負責渠道中心、銷售中心、營運中心、物流管理中心及各地營運分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
業界傳言,謝群對繽果盒子的發展規劃和思路與CEO陳子林存在分歧。
但在王瑩看來,謝群的離職非常突然。
“9月28號還在品牌發布會上舉辦招商事宜,10月就宣布離職。
”而謝群也始終未對離職細節作出回應。
謝群究竟為什么突然離職、又與陳子林存在什么意見分歧?對于種種,外界一概不得而知,而在王瑩口中,倍便利也在謝群離職后出了岔子。
這幾個員工為什么被開除?王瑩告訴《中國企業家》雜志,“11月8號的時候,華南的8個繽果盒子貨品被搬空,庫管人員說是這幾個人安排的。
而這幾個員工也的確是有管理層的,我們后期也一直希望能與他們進行溝通,但始終無果。
”在王瑩看來,這次的故事講起來并不復雜,但卻是充滿尷尬。
毋庸置疑,謝群離職后仍是倍便利的股東之一,但王瑩口中的謝群在離職之后便拒絕履行自己的職責,也拒絕交出公司的印章。
“我們已經確定了那9名員工不再適合繼續留任,而陳卓彬作為公司的新任法人,其簽字具有法律效應。
”此外,王瑩還表示,無論是謝群離職還是9名員工的被辭退,繽果盒子與倍便利都運作正常,短期內不存在業務構架的調整。
明顯可以看出,繽果的回應與其前員工在脈脈上的爆料大相徑庭。
截止發稿前,謝群也依然未做出回復,僅表示對該事件表示遺憾。
但可以肯定的是,繽果已確定對被開除的9名員工進行起訴,取證過程中,也不排除起訴其它對公司造成負面影響的人員。
發展現狀:毀譽參半,風口還是深坑?繽果盒子成立以來便一直是市場的焦點,但回看這一路的發展,無人便利店在國內市場的推進并不算太順利,而繽果盒子也算是毀譽參半。
實際上,繽果盒子需要面對的困境還有很多。
首先是政策環境。
2017是無人零售的元年,現階段,無人零售仍缺乏成熟的行業規范,也就在不久前,《中國無人店業務經營指導規范(征求意見稿)》開始正式征詢意見,這或是國內無人店行業正式走向規范化管理的第一步。
而繽果盒子也在積極主動的尋求政府的監管與支持。
第二是利益方的博弈。
我們將時間推回到兩個月前,彼時,繽果盒子在上海地區的首批落地店面——歐尚長陽路店和大潤發閘北店正式關閉。
據歐尚方面對外公開的解釋是,繽果與歐尚戰略方向發生調整,雙方結束合作關系,而在采訪中,繽果也對此進行了證實。
而就在此后,歐尚宣布要在中國開數百家無人便利店。
其三是發展速度。
在剛結束不久的繽果盒子北京首次發布會上,CEO陳子林宣布將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積極推動規模化復制,預計在一年時間拓展到5000家無人值守店。
然而兩個月過去后,高管離職、企業矛盾公布于眾,而在一系列喧鬧后,繽果只大約新增了40個盒子,未來10個月,4460家遙遙無期。
對此,王瑩對《中國企業家》坦言:“5000家一直是繽果的目標,我們希望能達到這個數量,但在實施的過程中具體會有什么變數,我們也沒辦法確定。
無人便利店畢竟還是太新的東西。
”最后,繽果的產品似乎也需要改良升級。
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從業人員向《中國企業家》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在他看來,繽果的落地本來就存在一定的問題。
“首先盒子需要卡車運輸、水電也需要單獨接入,而一些盒子占用小區公共面積,容易招業主投訴,物業方就很難大量引入。
此外,繽果整個盒子的體驗也還沒有達到最優的水平,業主的接受程度也沒那么高。
”其實對于創業公司,人員的高頻流動實屬正常,但繽果的未來之路的確不平坦。
實際上對于顧客來講,便利店“無人”與“有人”的區別并不大,因為最核心的關鍵還是商家能否提供更好的服務、打造最好的購物體驗。
繽果盒子的SKU還需要更多、購物的流程也需要更優化、產品與服務依然需要迭代,而市場教育的成本短期內卻不會大幅降低。
對無人零售行業而言,市場才剛剛開始。
下一篇:吸金超10億的無人便利店,會成為風口上的炮灰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十幾元小炒等于北京3套房!餐飲老炮們告訴你15條創業秘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