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隨著夏日高溫退去,青島陽光百貨、百盛集團重慶萬象門店、大連久光百貨也將退出市場,百貨增長乏力的情況還在持續。
可以預見的是,2016年百貨業關店潮將繼續蔓延,由于業績大幅下滑、回天乏術且轉型方向不明,將有更多的百貨店不得不選擇閉店。
三店同關大連久光百貨是繼久光上海店、蘇州店后,利福國際在內地開的第三家百貨公司,因長期虧損已于昨日正式關門。
目前,項目的商戶已經打包撤場,商場會員卡停辦,積分卡停止兌換。
重慶兩個城市也在上演百貨關店戲碼。
8月31日,百盛集團重慶萬象門店在當天營業結束后宣布關閉。
今年上半年百盛已關閉西安東大街和重慶大坪店兩家門店。
8月27日,陽光百貨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迎接明天》的短文,并正式關門。
青島陽光百貨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于2002年11月,由江蘇陽光集團、青島紅領服飾、新世界(青島)置地、盛銀投資、現代朝陽實業等五家公司共同投資成立,于2003年9月29日開業。
業績難看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的數據顯示,調查的80家規模較大百貨企業,2015年銷售總額同比增長9.3%,利潤總額卻下降12.05%,銷售利潤率下降19.53%,業績不振無法改善帶來的壓力直接導致關店頻頻發生。
從利福國際集團發布的中期業績可以窺探到,大連久光百貨今年上半年銷售暴跌48.8%,虧損1410萬港元。
而擁有香港崇光百貨和久光百貨的利福國際銷售29.3億港元,同比下跌4.5%;凈利潤下跌49.9%至5.87億港元。
百盛集團發布的2016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由于中國消費情緒疲弱,期內百盛商業合計銷售下降至84.95億元,降幅12%,虧損為1.24億元。
據青島當地商業人士介紹,陽光百貨開業時,正值青島商業中心逐步東移,山東路海信廣場的轉手使青島高端百貨出現缺位,陽光百貨一舉成了青島高端奢侈品商場的標桿。
不過新興商場萬象城、銀座等陸續崛起,對傳統商場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尤其是海信廣場重新開業后,一些大品牌陸續被撤柜,曾經的高端和精品標簽慢慢褪色。
青島市商務局商貿處徐處長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凱德、銀座、萬象城、金獅這4個在陽光百貨周圍的綜合體,加起來的經營面積總和達百萬平方米,僅僅一個萬象城的面積就四五萬平方米,而一個陽光百貨僅有兩萬平方米,加速了陽光百貨的衰落。
哀鴻遍地中國購物中心產業資訊中心主任郭增利認為,“各地不同的消費文化仍是局限外資百貨乃至中國本土連鎖百貨向全國發展的重要原因。
中國百貨業區域化特點明顯,外資百貨和中國連鎖百貨在進入不同省市時,和當地百貨企業競爭中沒有明顯優勢”。
各大百貨公司在循序漸進地增加自營品牌、獨有貨品的占比,進一步優化特色商品,根據消費行為的變化進行調整。
這將會吸引某一類或某一地區的消費人群,培養核心競爭力。
此外,從各家百貨2016年上半年財報數據來看,銷售利潤雙雙下滑的趨勢并沒有出現緩和。
新華百貨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7億元,同比下降0.72%,但凈利潤同比下降69.24%。
杭州解百上半年營業總收入約25.15億元,同比減少8.77%;凈利潤約1.1億元,同比減少20.52%。
銀泰上半年的同店銷售額跌幅為4.1%。
銀泰在國內共有45家門店,開業超過一年的43家門店中,超過一半都存在銷售額下跌的情況。
下跌何時見底,現在還沒人能夠預料,不過,郭增利認為,百貨業態將不會消亡。
“把風險轉嫁給供應商的日子雖然結束,但靠自身發展的時代已來臨。
下一篇:H&M和GAP在日本大舉關店 快時尚在日熄火?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傳統餐飲如何選擇未來之路?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