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蘋果的發布會如期而至。
毫無疑問,全場最矚目的莫過于承載著外界最大期望的iPhone X。
這個在庫克口中被描述為“定義未來智能手機形態”的產品,也呈現出了其應該有的樣子,包含了全面屏、雙攝、面部識別以及增強現實等等,一大堆當前能夠使用到智能手機上的前沿技術和設計理念。
在這些技術中,最為“激進”的莫過于面部識別,蘋果稱其為“Face ID”。
和當前使用面部識別的手機——三星的Note 8、小米的Note 3——不同的是,蘋果的面部識別是Touch ID的完全替代品,不僅僅用于解鎖設備,還被用于支付。
面部識別用于支付場景,蘋果并不是首家。
前一段時間,京東金融與支付寶都嘗試了刷臉值支付,但毫無例外都增添了其他額外的輔助,比如京東需要輸入手機號碼后4位,支付寶需要用戶配合做動作,與KFC合作的項目中,也增添了活體檢測的硬件。
它的“激進”之處在于,并沒有聽說蘋果給出了什么其他配套的驗證措施。
這雖然用起來很方便,但引發了大面積的擔憂。
因為與錢息息相關,Face ID很快就成了社交網絡上的熱點。
比如下面的這張圖,你應該也在朋友圈或者微博上見到過。
Face ID是否安全?很顯然,這給蘋果提出了一個重大的命題——Face ID是否安全?先來看看Face ID的大致情況吧。
在發布會上,全球營銷高級副總裁Phil Schiller是這樣介紹的:你看著它,它認出了你,你的iPhone X才會解鎖。
沒有什么能比這更加簡單、自然和輕松的了。
為了實現簡單、自然、放松,蘋果在iPhone X的小“劉海”上花費了不少的功夫。
上圖的8個配件中,與人臉識別關系比較大的分別是:Infrared camera(紅外相機)、Flood illuminator(泛光照明燈)、Ambient light sensor(環境光傳感器)和Dot projector(點陣投影器)。
結合這些硬件設備,iPhone X實現人臉解鎖的背后原理大概是這樣的:通過點陣投影,在面部形成30000多個紅外點,再利用紅外相機拍攝,根據系統中一定的算法對掃描到的臉部輪廓進行三維建模,匹配識別。
泛光照明燈主要起一個輔助作用,來幫助在黑暗中也能識別人臉;環境光傳感器,蘋果官方并沒有太多的信息透露,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這可能是利用自然光來進行活體檢測,對面部設別進行一個安全防護。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還著重強調了一個“注視感知”的功能,也就是Phil Schiller所說的“只有你(睜眼)看著它的時候,它才會解鎖”。
并且這個功能還整合到了整個手機層面,比如在你閱讀內容時保持屏幕常亮,或調低鬧鐘或鈴聲的音量。
此外,蘋果也表示,在面部識別使用了機器學習的功能,以在你戴上眼鏡、帽子或留起胡須時把你識別出來。
再加上與Touch ID相比,被隨機破解率從1/50000到1/1000000的躍遷,蘋果新推出Face ID簡直是再完美不過了。
可技術哪有完美的呢?盡管蘋果在介紹這項功能的時候,提到了Face ID曾經成功抵御了來自好萊塢特效顧問創建的面具照片的攻擊。
但仍有人認為這里面有漏洞,畢竟蘋果并沒有明確指出來能防備所有的攻擊。
正如Touch ID能夠被人用偽造的指紋破解開一樣,Face ID也無法避免被人用相似的手段攻破。
當前的面部識別策略都是沿襲著一種模式,即通過收集用戶的面部圖像來構建一個基礎模型,在用戶進行比對的時候來進行掃描匹配,只要匹配度達到相應的閾值,就被視為同一個人。
根據Wired報道,Cloudflare的安全研究員Marc Rogersi表示,使用3D打印來把人的頭像復刻出來,就有可能突破Face ID的防御。
來自北卡羅來納大學的研究人員也提供了一種方法,即通過社交網絡收集不同的照片來構建一個人臉的3D虛擬模型,他們利用這種方法攻破類似的面部識別的成功率達到了55%到85% 。
此外,遇到雙胞胎或者多胞胎兄弟或者姐妹,Face ID就會顯得更加尷尬了。
在這個情況面前,蘋果官方也表示無可奈何,也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
再考慮更加極端的情況,比如很多人都在考慮的一個問題:被綁架了之后,綁匪能不能拿著手機對著臉就能解鎖?很抱歉,這個情況下,Face ID是沒有多少防御力的。
根據發布會上的演示,通過Face ID解鎖花費的時間基本上能夠控制在1秒之內,匪徒人都給你綁架了,還找不出來你這1秒的疏忽?不過,Touch ID也無法抵抗這樣的極端事件,而且也更加容易被脅迫。
但把這種場景在泛化點的時候,Touch ID也會靠譜很多。
畢竟指紋解鎖需要你給出更多的配合,比如把手按在特定的位置上。
Face ID只需要在你面前晃一下,你可能還沒緩過來,手機就解鎖了,支付就完成了。
綜上,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在絕大部分正常的情況下,Face ID的安全性都是可以保證的,與Touch ID相比,在便利性上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但在極端的攻擊情況下,則可能會顯得非常脆弱。
由于現在機器還沒有正式發售,所以一切的討論都只能是猜想。
等到第一批貨到手了,想必會有很多人對攻破Face ID這件事兒感興趣吧。
我們且拭目以待。
最后,做個小調查,你覺得Face ID這樣的技術靠譜嗎?請在評論區說出你的看法。
蘋果會濫用 Face ID 技術嗎?The Verge 撰文認為,這是最有趣的問題,最難回答。
不久之后,數百萬人將被注冊 Face ID,蘋果將會控制世界上最強大的面部識別工具和數據庫。
在當前的系統中,這些數據保留在手機本地,但事情總是會發生變化。
蘋果之外的任何人使用這些數據都會受到限制,但是對于蘋果自己如何使用這個工具和數據庫,實際上卻沒有任何限制;特別是,如果蘋果某一天決定要在云端存儲這些數據,事情將會變得更糟糕。
在 Twitter 上,隱私權倡導者擔心 Face ID 數據用于廣告的監控和跟蹤(事實上,廣告行業的人也是這樣預期的,具體請看下一段)。
目前來說,蘋果很珍惜自己的 iPhone 業務,不會貿然濫用這項技術。
但是,世界上最有實力的科技公司掌握了一個強大的工具,這是無法否認的客觀事實。
從現實主義的角度來說,我們不能把如此重要的安全問題寄托在一家企業的“良心”之上,就如同《蝙蝠俠大戰超人》中蝙蝠俠不能完全信任超人一樣。
人類需要對蘋果和它的 Face ID 技術保持充分的警惕。
對產業的影響可以預見的是,蘋果Face ID的推出將對多個產業產生巨大影響。
首先,往產業鏈上游來看,會受到巨大影響的是手機硬件和配件制造行業。
蘋果曾經把指紋解鎖帶向了主流,這一次,它也很可能把面容解鎖技術帶向同樣的位置。
與面容識別技術相關的硬件產商,如紅外相機廠商、環境光傳感器制造商,將會迎來巨大的發展機會。
其次,從使用場景來看,在解鎖 iPhone 和使用 Apple Pay 這兩個常用場景的帶動下,用戶將養成使用面容識別的習慣,而用戶習慣一旦養成,這項技術將產生無窮的可能性。
支付、安防、信用……一切涉及到密碼和身份認證的地方,都可能會朝著面容識別這一技術轉變。
還有,有很多行業看似與 Face ID 技術并不直接相關,但其實也會受到很大影響。
比如廣告行業。
《廣告時代》網絡版撰文稱,蘋果iPhone X的面容識別功能可能會給品牌創造新的機會,幫助其更好地了解消費者的行為,從而提升廣告和互動效果。
文章認為,面部識別可能是廣告客戶和內容提供商寶貴的新數據庫。
面容識別技術有助于研究人們對廣告的反應(通過識別表情和情緒),還可以研究一些其他事情,例如當人們在看視頻的時候會把多少注意力放在彈出的社交消息上。
總之,面容識別技術可以將人的情緒和注意力進行量化分析,從而對于營銷、廣告、公關等所有與注意力相關的行業產生巨大影響。
下一篇:機器人獲得公民身份,科技發展是否終將失控?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北京現共享男友 盤點那些奇葩的共享物品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