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12月9日,“設計·蛻變”實用工業設計交流日在F518創意園“日出印象設計”中順利開展。
該活動是第十三屆創意十二月之2017第十屆F518創意文化節中的重要活動,是一場小而精的業內交流沙龍。
通過邀請業內曾獲國際紅點至尊獎的設計大咖分享創業過程中最為實用的創業技巧、經典案例向參與者傳播干貨。
活動將聚集行業的專業人士,以訪談交流的形式,搭建一個輕松自在的對話平臺,并注重于工業設計再教育的內容挖掘。
當天,共計五十多名設計師到場交流,從中獲取了從知識、經驗。
此次活動邀約了四名來自F518園區內外的工業設計大咖到場分享干貨:日出印象設計(深圳)有限公司劉渤海、深圳市洛斐客文化有限公司袁智超、深圳二十一克產品設計有限公司劉佰秋、深圳市匠意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李成。
嘉賓均從自身多年從事工業設計行業的經驗出發,就三大話題闡述了自己的想法、經驗,并為到場參與者答疑解惑,期間碰撞出了滿滿的創意火花。
脫坑:新手如何在工業設計道路上突圍? 劉佰秋認為,新手要在工業設計道路上輕松突圍是相當困難的。
所謂工業設計所遇到的“坑”,都是相對而言的。
為此,劉佰秋還做了一個有趣的比喻,認為“入坑者”可以理解為“還未到達地面的設計師”,而已經突圍的可稱之為“地面上的設計師”,已有成就的可以稱為“天空中的設計師”。
“坑”對于設計師而言,都是一種經歷,能夠持之以恒的設計師都會有跨越的一天,這只是時間的快與慢問題。
劉佰秋 但“坑”也是相對而言的,他以曾經在入行時做手機行業的設計為例,認為這些都是成長過程中必經的磨礪,對他而言,那些就是自身發展的一塊塊基石。
所以,是否在“坑”里,設計師首先要以辯證的態度去衡量它,進而要以樂觀的態度去面對它,從而不斷尋求一種針對自身的方式去渡過它,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成長。
養成:如何從多個維度出發,成為一名優秀的工業設計師? 李成(右一) 李成從自身見聞談“優秀的工業設計”,認為它的定論也不是唯一的。
有些國家的工業設計氛圍環境、育才理念,使得工業設計師的發展有著天生的優越性,出現塑造養成優秀工業設計師的幾率相對較大;而有些工業設計師則是通過后天的努力、學習而不斷進步養成,也達到了優秀工業設計師的標準。
所以成長都是階段性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個優秀的工業設計師要學會適應發展的環境,不斷地去汲取養分。
袁智超(右一) 而在這一問題上,袁智超笑談自己是一個“反面教材”,他所管理的“洛斐”從一個單純的工業設計公司到一個創意產品的品牌公司,期間的經歷讓他感觸良多。
并比喻做工業設計就是像拍電影,如果僅是為了滿足設計師自身的喜好、卻不被市場所認可的設計,那么就像在拍一部“文藝片”,而迎合市場叫好又賣座的設計,就像拍一部“商業片”。
縱觀現如今獲得國際大獎的產品,其中不少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并不熱銷于市場。
無論拍“文藝片”或是“商業片”都好,能做到的都是優秀的工業設計師。
所以,成為一個優秀的工業設計師,首先要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找準定位嗎,進而朝著目標努力。
實踐:一款“爆品”如何設計出來? 劉渤海 劉渤海回憶從業工業設計之路十多年,所設計的已上市產品高達四千多件,而爆品數量也幾十款。
他認為一款“爆品”首先是一件不反人類、好用的、能為客戶掙錢的產品。
排除營銷方面的因素,做“爆品”設計需要多方面地調研產品的實用性,并且,設計師需要永遠保持一顆好奇心,因為一名能做出“爆品”的設計師需要時刻去想一款設計中每設計一個環節有什么作用、為什么要做這樣的設計,只有在這樣反反復復的過程中,才能在構思上推敲出一款革命性的、定義性的好產品。
“設計·蛻變”工業設計交流日的順利開展,不僅豐富了第十屆F518創意十二月活動中的創意內容,更讓各個獨立的行業主體,不斷融合,滲透,創造出更多新型的、可發展的經濟元素,以及新的機遇。
下一篇:卡巴斯基起訴特朗普政府 要求美國地方機構90天內徹底刪除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蘋果電腦安全漏洞 漏洞詳情和解決方法看這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