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昨日,記者接到獨家爆料,稱ofo正在秘密研發共享充電寶,早在去年年初便試圖找過多家合作方,今年6月與深圳一家代工廠確立合作、啟動研發,進度順利地話,11月底即可完工。
記者就這一訊息向ofo方面求證,ofo公關人員予以否認,表示沒有進行相關研發制作。
該爆料人士稱,深圳一家曾為街電代工過充電寶的代工廠,此次負責ofo共享充電寶模具的開發與組裝生產。
雙方從今年六月啟動研發合作,一直隱秘進行、沒有公開,近期由于將部分產品放在公開場所進行小規模內側,被網友發現,并上傳至網絡。
同時,該人士透露,這家代工廠與ofo合作生產的主要是充電寶模具,外殼不防水,就連usb接口處也存在縫隙。
他猜測,應該不是安裝在自行車上的,因為這種質量的充電寶在下雨天很容易壞掉,有可能僅僅是先用來進行線下試驗的。
爆料人了解到的情況是,此次雙方合作過程十分保密,代工廠老板也要求低調進行、不許外露。
模具上的ofo標志與二維碼均是最后才打上的。
據他了解,目前深圳多家代工廠均接到ofo定做充電寶的訂單,上文所述代工廠訂單量大約為20萬,據爆料人稱,加上深圳其他代工廠的訂單量,總量或許有100萬左右。
為此,記者向一家深圳規模較大的充電寶廠商內部人士求證,該人士表示,早在去年年初時,就有ofo方面的人士前來尋求合作,當時主要商談合作方向,初期方案是將合作生產出的共享充電寶安裝在自行車上,但當時,一方面因為ofo規模不夠大,其次,該工廠內部并不足夠重視ofo所建議的共享充電寶合作方案,稍作拖延,合作作罷。
但據該人士了解,ofo其后又找過多家充電寶代工廠洽談合作。
共享充電寶從剛一誕生,就飽受質疑,爭議最激烈的當屬今年上半年,王思聰與聚美陳歐隔空互懟。
5月初,聚美優品陳歐花費3億元人民幣收購深圳一家科技公司,轉做共享充電寶,隨后,王思聰在朋友圈發狠話稱,”共享充電寶要是能成,我吃翔“。
雙方爭論帶動一波輿論熱潮,六月,一波共享充電寶企業扎堆成立,其中不乏被騰訊、金沙江等知名資本參與投資的公司。
半年時間過去了,共享充電寶沒有像共享單車一樣吸引大批量資本注入,反而逐漸因諸多問題紛紛倒閉。
10月初,杭州一家共享充電寶公司樂電LeDian正式宣布停止運營,并已收回所有充電寶設備,提醒用戶及時押金提現。
被稱為首家倒閉的共享充電寶企業。
其后,據媒體報道,包括河馬充電、小寶充電、創電、放電科技、pp充電、樂電、泡泡充電等多家共享充電寶企業紛紛啟動項目清算。
截至目前,幸存且發展情況尚可的,有街電科技、小電科技、來電科技,以及怪獸充電。
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稱,單純做共享充電寶的話,目前整個行業已經不具備像共享單車那樣風靡的機會了,ofo如今再做充電寶,很可能是以免費充電為入口、切入三四線城市爭奪用戶,畢竟如今一二線城市共享單車投放已經飽和,政策也要求不再投放。
如今ofo與摩拜之間的競爭,更大程度上,集中在三四線城市推廣上的速度競爭。
另據了解,一家共享充電企業創始人看到ofo或正研發推廣充電寶的消息后,私信ofo創始人戴威求證,戴威回應稱,這些充電寶模具并非ofo所制作。
真相究竟如何,或許只能等到年底這些產品真正投入市場后,才能水落石出,記者會進行持續跟蹤報道,也歡迎了解內幕情況的讀者朋友們多多爆料。
下一篇:怎樣把移動互聯網創業公司賣出高價?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創業公司估值或將每月下滑5%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