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業(yè)詞典網 創(chuàng)業(yè)知識學習分享
今年3月,39歲的黃崢以1000億元財富收入,榮登新一任中國少壯派白手起家富豪榜首位,撐起它的正是“3億人都在用”的拼多多。
事實上,在電商領域,拼多多一度打破了阿里與京東“二龍戲珠”壟斷局面。
赴美上市當天,拼多多大漲40.5%,著實讓業(yè)內為之一振。
如同“驚濤與礁石的搏斗”,拼多多改變著電商格局,大有趕超京東之勢。
然而,當巨虧消息炸響時,僅2天時間,拼多多市值蒸發(fā)逾460億元,三月至今已狂跌3成。
不止如此,近期頻頻出現(xiàn)的“二選一”風波,次級品控問題,使其品牌不斷“蒙塵”。
一時間,拼多多,風雨交加。
01 再陷“二選一”風波近日,拼多多宣稱,平臺店鋪遭遇淘寶強制“二選一”。
事件緣由是一名為“小劉小粒趙大喜”的淘寶網紅店主微博發(fā)文《請停止你們的盜竊行為!》。
文章指控,拼多多平臺上銷量10萬+的“大喜服飾旗艦店”為山寨店鋪,從店面到圖片,再從商品到文案,完全拷貝“大喜自制”淘寶店,就連拼多多官網活動主圖也用其照片做宣傳。
“所以他們偷完我的圖片,開始偷我的店鋪了嗎?”趙大喜稱。
而就當拼多多被冠以Copy罪名時,事情出現(xiàn)了反轉。
拼多多小二“PDD樂福”發(fā)文回應稱,拼多多“大喜服飾旗艦店“七折在售商品均為正品,為代運營店鋪,并直指趙大喜是被淘寶強迫發(fā)出控訴文章。
“你是全網頭部大商家,但依然沒有實力去拒絕大平臺強加于你的 ‘選戰(zhàn)’。
”言外之意,趙大喜被淘寶要求強制“二選一”。
另外,拼多多小二表示,與趙大喜同一批被強制“二選一”的還包括戴爾、Lee……下一批有十月結晶、荷蘭乳牛、GXG等。
對于此事,身涉其中的淘寶并沒有給出回應,但網友們紛紛戰(zhàn)隊,有觀點認為,淘寶實則躺槍。
事實上,淘寶曾收到過店鋪投訴,直言淘寶店鋪被“盜竊”到了拼多多。
于拼多多而言,也并非首次陷入“二選一”風波。
去年10月,拼多多3周年慶上,平臺主會場品牌商家也遭遇“強制二選一”。
拼多多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達達在微信朋友圈公布九張截圖稱品牌商家是被逼迫發(fā)布微博,并指出商家只有說拼多多上的商品不是正品,才能得到天貓雙十一資源位。
事實上,在任何行業(yè),企業(yè)對壟斷的迷戀,都根深蒂固。
成長初期,企業(yè)不惜蒙眼狂奔,迎合商家用戶,一旦占據(jù)主導權,便行使“寡頭”權利。
這些寡頭們不允許“新流”攪動現(xiàn)有格局,特別在互聯(lián)網領域,互相屏蔽對手成為競爭者的慣用法門,逼迫用戶趨向所謂的“權利一方”。
不光阿里,連被“強制”的拼多多也在如法炮制。
去年10月,正當拼多多稱“遭遇阿里的霸權”時,淘集集創(chuàng)始人張正平喊話拼多多,“不要再賊喊捉賊”。
據(jù)張正平爆料,2018國慶節(jié)前,拼多多勒令商家在拼多多和淘集集之間二選一,限商家48小時內下架淘集集店鋪,否則就施以最嚴厲的三級處罰。
管中窺豹,我們發(fā)現(xiàn):“新流”的拼多多與“舊水”天貓(淘寶),存在同樣焦慮。
以局內人視野,美團點評CEO王興直言,在接下來幾年,看拼多多黃崢和天貓(淘寶)蔣凡這兩個非常聰明人如何較量,應該非常精彩。
“蔣凡要是能贏這一仗,那就是當之無愧的阿里CEO接班人。
”王興直言。
換個角度,輸贏其實也是市場的 “二選一”。
02 又遭次級品控困擾按照極光大數(shù)據(jù)公布的《2018年電商行業(yè)研究報告》,拼多多的用戶群體中,有52.2%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而上一年同期為65%。
另外2018年,拼多多一線及新一線城市用戶占比29.2%,同期淘寶、天貓、京東分別為34%、39.1%、42.4%。
報告還指出,三四線城市用戶在拼多多、當當、聚美優(yōu)品的忠誠度顯著高于一二線用戶,其它電商平臺的用戶忠誠度沒有等級上的差異。
2018年,在下沉市場風頭正盛的拼多多GMV為4716億元,同步增長234%,而京東GMV同比增速僅為29.5%。
指數(shù)級的高速增長,讓拼多多市值一度趕超京東。
不過,當拼多多呈現(xiàn)咄咄逼人姿態(tài)時,另一個事實擺在眼前,用戶需花大量時間成本挑選低廉商品,這也嚴重影響了拼多多的用戶體驗。
假貨、次品層出不窮,與其說拼多多品控“心有余而力不足”;倒不如說,依靠“不合理”的低價吸引流量,才是目的。
但越來越多的用戶并不買賬。
“7.99元睡衣”、“9.8元保鮮盒”、“8.5元8包抽紙…….”,拼的多、省的多背后,是很多用戶回饋“質量太差”、“便宜沒好貨”。
更嚴重者,泛濫的假貨問題讓拼多多飽受詬病。
據(jù)媒體報道,曾因售假,TCL集團向及拼多多及商家提出訴訟請求。
從民事裁定書上來看,拼多多商家并未獲得TCL集團官方許可,擅自在拼多多平臺銷售具有TCL注冊商標的電視機產品。
TCL集團提交的證據(jù)顯示,涉嫌售假的商家電視機定價為479元,按照取證時銷量2893臺,商家非法獲利161.4萬元。
作為運營方的拼多多,在收到TCL集團提供的售假商家侵權線索后,卻不給下架。
而就在近日,因“假貨及亂價”問題,蘋果疑似叫停經銷商供貨給拼多多。
針對于此,拼多多表示,平臺對蘋果產品經銷商進行最嚴格的資質審核,所售新款iPhone均為正品行貨,且均可提供正規(guī)發(fā)票。
對于“亂價”問題,拼多多回應稱,此輪促銷為合理讓利。
促銷期間,新款iPhone的售價普遍較電商行業(yè)均價低500至1000元不等。
“假貨是人性問題,是社會問題,讓3歲的拼多多承擔是不公平的。
”對于假貨,創(chuàng)始人達達曾公開回應稱。
人們不禁問道,高速增長的拼多多是否由低價商品、低經營門檻“催胖”?或許我們還可以從其上市后首份年報中,窺探一二。
03 2018年巨虧102億元憑借”拼單”模式,借助微信傳播渠道,拼多多成功在三四線城市一路狂奔。
早在2016年7月,騰訊參與拼多多B輪融資。
去年7月,在拼多多30億美元融資中,騰訊追加了投資。
彼時,各種營銷活動很難出現(xiàn)在微信朋友圈,拼多多卻是個例外。
也正因此,拼多多得以爆發(fā)式增長,不過也被質疑過度依賴微信生態(tài)圈。
黃崢曾表示,拼多多流量主要來自App而非微信。
于是,黃崢選擇了回歸傳統(tǒng)營銷,頻頻冠名國內知名娛樂節(jié)目,快樂大本營、極限挑戰(zhàn)、奔跑吧兄弟、非誠勿擾……有媒體報道稱,根據(jù)對全國大中城市的397家電視頻道進行廣告播出狀況監(jiān)測結果,拼多多在全國7個城市15個頻道投放廣告,廣告費用估計為94312萬元,廣告時長97519秒,投放廣告13342次。
數(shù)據(jù)顯示,在銷售和市場費上,拼多多2018第四季度用了60.2億元,同比增長699%。
2018年全年,拼多多營收131.2億元,但在銷售費用就花了134億元,同比大增900%。
趣識財經了解到,拼多多2018第四季度凈虧損為人民幣24.239億元,全年虧損至102.98億元,而2017年同期數(shù)據(jù)為4.99億元。
若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拼多多第四季度也虧損18.959億元,全年虧損34.6億元。
恰逢巨虧,又頻陷“二選一”風波的拼多多,如何走出這攤泥淖?編者按: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趣識財經,作者南木,創(chuàng)業(yè)邦經授權轉載。
今年3月,39歲的黃崢以1000億元財富收入,榮登新一任中國少壯派白手起家富豪榜首位,撐起它的正是“3億人都在用”的拼多多。
事實上,在電商領域,拼多多一度打破了阿里與京東“二龍戲珠”壟斷局面。
赴美上市當天,拼多多大漲40.5%,著實讓業(yè)內為之一振。
如同“驚濤與礁石的搏斗”,拼多多改變著電商格局,大有趕超京東之勢。
然而,當巨虧消息炸響時,僅2天時間,拼多多市值蒸發(fā)逾460億元,三月至今已狂跌3成。
不止如此,近期頻頻出現(xiàn)的“二選一”風波,次級品控問題,使其品牌不斷“蒙塵”。
一時間,拼多多,風雨交加。
01 再陷“二選一”風波近日,拼多多宣稱,平臺店鋪遭遇淘寶強制“二選一”。
事件緣由是一名為“小劉小粒趙大喜”的淘寶網紅店主微博發(fā)文《請停止你們的盜竊行為!》。
文章指控,拼多多平臺上銷量10萬+的“大喜服飾旗艦店”為山寨店鋪,從店面到圖片,再從商品到文案,完全拷貝“大喜自制”淘寶店,就連拼多多官網活動主圖也用其照片做宣傳。
“所以他們偷完我的圖片,開始偷我的店鋪了嗎?”趙大喜稱。
而就當拼多多被冠以Copy罪名時,事情出現(xiàn)了反轉。
拼多多小二“PDD樂福”發(fā)文回應稱,拼多多“大喜服飾旗艦店“七折在售商品均為正品,為代運營店鋪,并直指趙大喜是被淘寶強迫發(fā)出控訴文章。
“你是全網頭部大商家,但依然沒有實力去拒絕大平臺強加于你的 ‘選戰(zhàn)’。
”言外之意,趙大喜被淘寶要求強制“二選一”。
另外,拼多多小二表示,與趙大喜同一批被強制“二選一”的還包括戴爾、Lee……下一批有十月結晶、荷蘭乳牛、GXG等。
對于此事,身涉其中的淘寶并沒有給出回應,但網友們紛紛戰(zhàn)隊,有觀點認為,淘寶實則躺槍。
事實上,淘寶曾收到過店鋪投訴,直言淘寶店鋪被“盜竊”到了拼多多。
于拼多多而言,也并非首次陷入“二選一”風波。
去年10月,拼多多3周年慶上,平臺主會場品牌商家也遭遇“強制二選一”。
拼多多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達達在微信朋友圈公布九張截圖稱品牌商家是被逼迫發(fā)布微博,并指出商家只有說拼多多上的商品不是正品,才能得到天貓雙十一資源位。
事實上,在任何行業(yè),企業(yè)對壟斷的迷戀,都根深蒂固。
成長初期,企業(yè)不惜蒙眼狂奔,迎合商家用戶,一旦占據(jù)主導權,便行使“寡頭”權利。
這些寡頭們不允許“新流”攪動現(xiàn)有格局,特別在互聯(lián)網領域,互相屏蔽對手成為競爭者的慣用法門,逼迫用戶趨向所謂的“權利一方”。
不光阿里,連被“強制”的拼多多也在如法炮制。
去年10月,正當拼多多稱“遭遇阿里的霸權”時,淘集集創(chuàng)始人張正平喊話拼多多,“不要再賊喊捉賊”。
據(jù)張正平爆料,2018國慶節(jié)前,拼多多勒令商家在拼多多和淘集集之間二選一,限商家48小時內下架淘集集店鋪,否則就施以最嚴厲的三級處罰。
管中窺豹,我們發(fā)現(xiàn):“新流”的拼多多與“舊水”天貓(淘寶),存在同樣焦慮。
以局內人視野,美團點評CEO王興直言,在接下來幾年,看拼多多黃崢和天貓(淘寶)蔣凡這兩個非常聰明人如何較量,應該非常精彩。
“蔣凡要是能贏這一仗,那就是當之無愧的阿里CEO接班人。
”王興直言。
換個角度,輸贏其實也是市場的 “二選一”。
02 又遭次級品控困擾按照極光大數(shù)據(jù)公布的《2018年電商行業(yè)研究報告》,拼多多的用戶群體中,有52.2%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而上一年同期為65%。
另外2018年,拼多多一線及新一線城市用戶占比29.2%,同期淘寶、天貓、京東分別為34%、39.1%、42.4%。
報告還指出,三四線城市用戶在拼多多、當當、聚美優(yōu)品的忠誠度顯著高于一二線用戶,其它電商平臺的用戶忠誠度沒有等級上的差異。
2018年,在下沉市場風頭正盛的拼多多GMV為4716億元,同步增長234%,而京東GMV同比增速僅為29.5%。
指數(shù)級的高速增長,讓拼多多市值一度趕超京東。
不過,當拼多多呈現(xiàn)咄咄逼人姿態(tài)時,另一個事實擺在眼前,用戶需花大量時間成本挑選低廉商品,這也嚴重影響了拼多多的用戶體驗。
假貨、次品層出不窮,與其說拼多多品控“心有余而力不足”;倒不如說,依靠“不合理”的低價吸引流量,才是目的。
但越來越多的用戶并不買賬。
“7.99元睡衣”、“9.8元保鮮盒”、“8.5元8包抽紙…….”,拼的多、省的多背后,是很多用戶回饋“質量太差”、“便宜沒好貨”。
更嚴重者,泛濫的假貨問題讓拼多多飽受詬病。
據(jù)媒體報道,曾因售假,TCL集團向及拼多多及商家提出訴訟請求。
從民事裁定書上來看,拼多多商家并未獲得TCL集團官方許可,擅自在拼多多平臺銷售具有TCL注冊商標的電視機產品。
TCL集團提交的證據(jù)顯示,涉嫌售假的商家電視機定價為479元,按照取證時銷量2893臺,商家非法獲利161.4萬元。
作為運營方的拼多多,在收到TCL集團提供的售假商家侵權線索后,卻不給下架。
而就在近日,因“假貨及亂價”問題,蘋果疑似叫停經銷商供貨給拼多多。
針對于此,拼多多表示,平臺對蘋果產品經銷商進行最嚴格的資質審核,所售新款iPhone均為正品行貨,且均可提供正規(guī)發(fā)票。
對于“亂價”問題,拼多多回應稱,此輪促銷為合理讓利。
促銷期間,新款iPhone的售價普遍較電商行業(yè)均價低500至1000元不等。
“假貨是人性問題,是社會問題,讓3歲的拼多多承擔是不公平的。
”對于假貨,創(chuàng)始人達達曾公開回應稱。
人們不禁問道,高速增長的拼多多是否由低價商品、低經營門檻“催胖”?或許我們還可以從其上市后首份年報中,窺探一二。
03 2018年巨虧102億元憑借”拼單”模式,借助微信傳播渠道,拼多多成功在三四線城市一路狂奔。
早在2016年7月,騰訊參與拼多多B輪融資。
去年7月,在拼多多30億美元融資中,騰訊追加了投資。
彼時,各種營銷活動很難出現(xiàn)在微信朋友圈,拼多多卻是個例外。
也正因此,拼多多得以爆發(fā)式增長,不過也被質疑過度依賴微信生態(tài)圈。
黃崢曾表示,拼多多流量主要來自App而非微信。
于是,黃崢選擇了回歸傳統(tǒng)營銷,頻頻冠名國內知名娛樂節(jié)目,快樂大本營、極限挑戰(zhàn)、奔跑吧兄弟、非誠勿擾……有媒體報道稱,根據(jù)對全國大中城市的397家電視頻道進行廣告播出狀況監(jiān)測結果,拼多多在全國7個城市15個頻道投放廣告,廣告費用估計為94312萬元,廣告時長97519秒,投放廣告13342次。
數(shù)據(jù)顯示,在銷售和市場費上,拼多多2018第四季度用了60.2億元,同比增長699%。
2018年全年,拼多多營收131.2億元,但在銷售費用就花了134億元,同比大增900%。
趣識財經了解到,拼多多2018第四季度凈虧損為人民幣24.239億元,全年虧損至102.98億元,而2017年同期數(shù)據(jù)為4.99億元。
若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拼多多第四季度也虧損18.959億元,全年虧損34.6億元。
恰逢巨虧,又頻陷“二選一”風波的拼多多,如何走出這攤泥淖?
下一篇:美圖困局:手機業(yè)務大撤退 轉型社交能否突圍?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好用的沐浴乳,聞一次就忘不掉的happy bath沐浴露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