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4月3日上午,2018年高校創新賦能論壇暨“未來新動能”聯合創教計劃發布會在青島舉行,此次活動由共青團山東省委、共青團青島市委和海爾共同主辦,由海創匯、海爾創客實驗室、海爾集團團委承辦,以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實現新舊動能轉換。
現場發布了由政府、企業和高校多方聯合規劃的人才培養方案“聯合創教計劃”。
政府著力,實施新舊動能轉換工程社會創新離不開政策支持,更離不開青年廣泛參與,共青團山東省委書記陳必昌在本次會議上說道:“青年是創新創業生力軍,是未來的‘新動能’”。
因此如何提供有效的政策保障,服務好山東省青年創新,就成了擺在山東省各級政府面前的首要工作。
陳必昌書記在會議上呼吁“成功創業典型要發揮示范帶動者的作用,主動分享創業經歷和工作經驗,吸引更多創業意向青年投身創業實踐;創業指導專家學者要發揮領路人的作用,多為創業意向青年提供指導性的意見和建議,幫助他們在創業路上把準方向。
”并希望海爾利用開放的創業平臺,吸引更多的優質創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升創新能力,同時助力這些有志青年實現創新創業的夢想。
企業添力,提供創新創業資源平臺政府提供了政策保障的同時,社會創新還需要有其他力量的廣泛參與。
企業作為社會經濟發展主體,一直站在在市場與科技發展的前沿,不斷通過自身的探索,尋找社會創新與企業發展的契合點。
“海爾自2012年進入網絡化戰略階段,已經從過去制造產品的企業變成如今創業創新的孵化平臺。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授予海爾首批國家雙創示范基地。
海爾對創新創業的支持不局限于內部,還致力于把大企業資源開放給外部的創客,以大企業創業帶動全社會就業,而海創匯便是承接該目標的共享式全球創業者的加速器平臺,目前海創匯平臺聚集了2483個創業項目,有4325家創業創新孵化資源。
”“大學生群體是最具創新和創造活力的群體,海創匯平臺上的日日順創客訓練營及創客實驗室都為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強有力的平臺資源”周云杰說。
為了進一步的實現“雙創”升級,助力新舊動能轉換,海爾集團一直致力搭建創新創業大平臺,幫助創客實現創新夢。
高校助力,提升青年創新創業水平高等院校作為創新必不可少的環節,除了做好必要的人才培養與輸外,更重要的工作就是積極推動社會創新的理論研究與支持。
那么如何提升教育在助力新舊動能轉換中的作用?現場的圓桌會議中,嘉賓們也共同討論了這個問題。
海爾大學執行校長孫中元認為平臺是讓創客有機會和資源來進行發展、成長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
創客教育并不單純說要培養一個學生,而是將創客教育提煉成“三自”教育,即自組織、自學習、自發展。
清華大學全球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朱恒源表示創新和創客也需要全社會創造一個環境、條件,讓他冒出來。
要更多地去結合社會的需求,去啟迪學生,同時要提供創業、創新的方法和技能訓練。
上海交通大學慕課研究院主任、院長助理余建波提出不管是學校、企業,還是學生和老師,都可以有自己的方式去創業,高校提供給企業新鮮的血液,企業為高校提供了新的能量,來助力進行創新創業。
通過慕課作為一個引導,把企業技術帶進高校,把高校平臺引入到創業創新當中,同時引向了各行各業,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閉環。
三方協作,打造“未來新動能”聯合創教計劃“未來新動能”聯合創教計劃是政府、高校、企業三方共同參與,海爾負責實施,海爾創客實驗室具體操作的高校創新人才培養計劃。
海爾家電產業集團營銷總經理程傳嶺在本次會議上分享了海爾創客實驗室的“四維度”方案:舉辦創業導師公開課;在高校課堂引入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在高校拓建實體創客實驗室;聯合舉辦各類創新賽事。
“聯合創教計劃第一階段的工作實施,先以山東高校為試點建設對象,做出樣板,復制全國。
海爾作為全球白電第一品牌,在34年的發展歷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創新創業經驗和教訓,可以為聯合創教計劃輸出更多的實踐案例,同時,海爾開放的創業平臺,吸引的社會資源也可以為計劃注入更多創新動力”程傳嶺補充道。
各方聯動參與社會創新已是大勢所趨,為了更加有效的整合各方力量,群策群力支持社會創新,共青團山東省委書記陳必昌先生、海爾集團總裁周云杰先生、海爾大學執行校長孫中元先生、海創匯總經理劉長文先生、中國海洋大學教務處處長方齊志女士、上海交通大學慕課研究院主任、院長助理余建波先生上臺,共同啟動了2018“未來新動能”聯合創教計劃。
“未來新動能”聯合創教計劃是一次關于創新的探索嘗試,相信在政府指導下,企業支持下,高校配合下,通過對該計劃的有效實施,一定能為創新型社會建設輸出更多的應用型人才。
下一篇:蘇寧青創匯第四期公開課:解讀小程序及企業新媒體玩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摩托羅拉裁員傳聞背后:聯想難逆轉移動業務敗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