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投資領域從不缺乏精英。
從徐小平到沈南鵬、熊曉鴿,在各個階段都有風格迥異的投資人為市場篩選一批批優秀的企業。
隨著PE、VC的界線模糊化,投資人從投資項目逐步趨向投資創業者。
創業者和投資人出現良性關系,大部分投資人會一直跟投自己青睞的企業,即便是上市之后也不會輕易撒手。
這種良性關系的好處是,一方面這些企業給投資人帶來豐厚的收益,另一方面,這些投資人的經驗與人生閱歷也能幫助創業者從泥淖中走出,少走彎路。
在這次盤點的投資人中,有的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數十年,有的雖在專業領域中早有建樹,但作為投資人還是新手,但他們都是懷著赤子之心的引路人。
真格徐小平——單筆投資回報最高作為一個承擔高風險的天使投資人,徐小平自稱“傻人”。
在投資風格上,這個擁有親切笑容的天使人頗有老頑童的風范。
2006年,徐小平離開新東方,與王強創立真格基金,從一名創業者轉身為天使人。
作為新中國最早一批留美大潮一員,徐小平更青睞歸國創業者。
在投資的領域中,徐小平更傾向互聯網,其早期投資的項目價格都不高。
真格成立后沒多久,徐小平就投資了當時還在做游戲網站的陳歐,總花費不到18萬美元。
然而,國內的游戲門戶與國外情況不同,單靠點擊率,企業很難做到大幅度盈利。
很快,陳歐的游戲網站由于體量太小難以為繼。
手握18萬美元投資,陳歐打算轉型女性消費垂直電商。
這時電商正值火爆之際,而垂直電商還屬于一個比較新的概念。
看到其中商機,徐小平再度給陳歐追加20萬美元投資。
徐小平的投資總是看著隨性而為。
他曾說:“這些人(創業者)來找我的時候,我其實不太懂他們說的,但他們總有能打動我的地方。
”投陳歐就是源于對其人的信任。
這份信任也給徐小平帶來源源不斷的回報。
成立三年,聚美優品業績不斷上漲。
在2014年5月19日,聚美優品赴美上市。
在陳歐敲響納斯達克的鐘聲之時,徐小平當年的投資已經翻了數百倍。
目前,徐小平在聚美優品占股8.8%。
理財周報記者截稿時,聚美總市值為18.65億美元,根據占股比例與總市值相乘后除以初始投資額的計算公式,單就聚美一單,徐小平投資回報額高達431.89倍,為去年所有退出項目中單筆投資最高回報。
一般情況下,IPO是投資人退出的主要途徑,而對于特別青睞的項目,投資人也會選擇持股觀望。
據記者了解,在聚美優品上市之后,截至去年年底,徐小平仍然手握聚美股權。
不難看出,陳歐是徐“投出下一個馬云”計劃的重要一員。
PE、VC競爭激烈,沈南鵬大豐收雖然賬面上看投資回報倍數不及天使,但隨著大批電商集體赴美上市,PE、VC在去年一年也斬獲了不少收成。
其中斬利最為豐厚的屬投資了阿里巴巴的軟銀中國與云鋒基金了。
作為日本軟銀最初在中國投資的三家公司之一,軟銀中國最初由日本軟銀和UT斯達康共同出資。
自2000年以來,軟銀中國合伙人薛村禾從事投資15載。
目前負責信息技術、醫療健康和清潔技術領域的投資。
阿里巴巴的上市,不僅將日本軟銀孫正義推上日本首富寶座,也將這家低調的投資機構帶入大眾視野。
根據格上理財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阿里巴巴總市值為2475億美元,軟銀中國對其投資額為1.25億美元,投資回報額達到433倍。
除了阿里巴巴,軟銀中國還投資了萬國數據、輝能科技等。
據記者粗略估算,其下負責項目總投資額超過20億美元。
其也入選福布斯2014中國最佳創業投資人并名列第一。
而另一家因阿里巴巴獲利的云鋒基金,因為發起人為馬云、史玉柱、劉永好等知名企業家,在投資圈小有名氣。
受其創始人影響,云鋒基金2014年在互聯網的投資可圈可點。
除了阿里之外還投資了同年上市的社交平臺陌陌。
兩家企業的上市都獲得非常高的關注度。
雖然云鋒基金在這兩宗投資案中的賬面回報倍數都不算高,但這兩家公司上市之路均賺足觀眾眼球,也增加了云鋒的傳播度。
一年有兩個項目可以通過IPO退出,其投資眼光精準也可見一斑。
同為陌陌投資機構的紅杉今年的進賬也是頗為豐厚。
由于機構體量較大,沈南鵬的出手一向大方。
而紅杉對于項目投資從來不手軟,其投資特點是項目多、覆蓋面廣,這種廣撒網的做法也收到一定成效。
根據格上理財數據,2014年紅杉投資項目78個,退出項目達到了10個,在多家投資機構中排名靠前。
雖然紅杉沒有投資阿里,但是京東、聚美這些平臺垂直類電商一個沒落下,投資回報率也相當可觀。
除了投資人的身份,沈南鵬本身也是一名創業者。
作為攜程和如家創始人之一,其對互聯網領域理解也更為深刻。
其主導投資的多起互聯網投資案例都獲得了成功。
跨界投資人屢現,馬云戰績不菲2008年,馬云創辦了阿里資本,搖身一變成為一名投資人。
阿里資本主要投資領域是電子商務以及互聯網創業團隊。
根據格上數據,去年,阿里資本投資了11個項目,成功退出項目有2個。
而馬云自身投資并不止于阿里,2010年其又與聚眾傳媒創始人虞鋒聯合建立了云鋒基金,專注本土企業的風險投資管理。
而得益于此層關系,這家成立不過4年多的公司得以加入阿里。
馬云本身的社會資源也為云鋒帶來了不少優質的投資項目。
2014年,其先后投資了優酷土豆、快的等互聯網企業。
創業者、投資人間的跨界轉換早已不是新鮮事。
在去年,這個群體的投資人顯著增加。
其中,巨大利益回報是首要原因。
其次,創業與投資同時進行更有利于加深對于兩個行業的理解。
因此投資人投資項目總與自己所經營項目相關。
著名音樂人胡海泉在做天使投資人之前已經成功創立EQ唱片和巨匠文化兩家公司。
6年前其轉型天使投資人,靠著一己之力,投資了十余個項目。
而這些項目背后的投資邏輯正是受之前創業經歷以及在文化行業浸淫多年的經驗所主導。
“作為投資行為本身,盈利是第一訴求,讓財富增值和保值也是最基礎訴求。
那在這個基礎之上,對我個人來講就是,我相信一個國家的改變是來自文化的改變。
”胡海泉曾在公開場合說道。
投資邏輯是區分投資人不同投資風格最直接的方法。
2014年,互聯網一片追捧,電商勢頭不減,投資人扎堆垂直細分領域。
在這種情況下,噱頭與識別度對于投資人來說非常重要。
作為IDG合伙人的李豐就身披90后投資人的頭銜。
在去年一年中,IDG共投資81個項目,其中90后創業者占了很大一部分,李豐先后投資Segmentfault和一起唱等項目。
IDG主辦的創業創新大賽,也成為了其挖掘年輕項目的工具。
下一篇:初創企業吃透這8種融資方式,何懼資本寒冬?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碰碰:陌生人游戲交友 6個月完成1700萬美元融資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