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從2010年一場雞尾酒會后,看著雷軍拿出還不成形的原型機,到見證小米一步步成長為450億美元市值的偉大公司;從初見李學凌時一句英語不說,到看著他帶領YY(歡聚時代)登陸納斯達克,面對眾人,用流利的英語演講,GGV紀源資本的管理合伙人李宏瑋,15年投資生涯,參與并見證了這一幕幕互聯網傳奇的誕生。
如今,她也已經變為傳奇的一部分。
3月26日,2015福布斯全球最佳投資人揭曉,李宏瑋(Jenny Lee)位列第十,成為這份榜單上首位躋身前十的女性創投人。
被她拋在身后的有大名鼎鼎的《從0到1》的作者彼得·蒂爾(排名第12)等諸多老牌投資界明星。
李宏瑋最成功的投資項目莫過于開頭提到的,幫助紀源資本投資了全球估值最高的非上市初創公司小米,以及手機游戲開發商游道易、觸控科技和社交平臺YY。
如何始終保持著穩定的高投資回報,李宏瑋有著自己的法則:永遠只做A Plus(A+)。
IOT的關鍵不是硬件,是生態鏈創業家:從小米,到運動可穿戴Zepp;從Misfit,再到億航無人機,GGV下注物聯網IOT領域。
但如何在魚龍混雜的IOT項目中,篩選出真正的精華項目?李宏瑋:我們尋找的是能顛覆整個行業、生活方式,顛覆整個產業鏈、供應鏈的產品,這時候硬件不能只是從硬件出發。
你現在看到的這個不只是一個手機,它還要有數據挖掘,娛樂社交等一系列的后續服務和場景。
而在這個過程中,硬件和傳感器只是獲取數據的第一步。
比如Zepp,它通過智能手套獲取你打高爾夫球的姿態,然后在手機App上,通過3D形式展現出來。
但這遠沒有結束,之后你可以在上面買教學視頻,買教練時間,尋求交友,甚至購買高爾夫球桿等。
它就成為了一個重度垂直的完整的體育生態鏈。
這一系列的東西是普通的山寨硬件公司難以完成的。
所以,IOT領域說得容易,我們認為,最后真正能贏得只有幾家。
創業家:當硬件市場上出現像小米這樣的大公司后,是否也會扼殺掉這個行業的創意?李宏瑋:這種事情確實可能會發生。
但首先,像小米這樣的公司,他們自己會通過內部孵化等方式,讓產品不斷創新,將用戶體驗做到極致。
另外創業公司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創新,不一定非要和巨頭正面戰爭。
選擇一個差異化定位后,再看看你選擇的市場格局是紅海還是藍海。
像美國的計步器鼻祖Fitbit,就是這個領域最早一家公司,現在發展的非常好。
創意是扼殺不住的。
總之,我們認為,整個IOT領域是一個全球板塊。
以后的世界,因為有移動互聯網的沖擊,跨境和國際化的門檻會變得非常低,尤其是IOT領域,有可能是世界同步。
創業者應該把視野放大一點,不應該只看中國。
不存在C輪死關鍵是你的公司怎么活創業家:最近有投資人提出由于創投界天使輪和A輪投資過熱,今年可能會出現“C輪死”的現象,你怎么看?李宏瑋:從GGV15年的投資經驗來看,創業的成功幾率從來沒有太大的變化,一直都很低。
團購的時候也是總共大概3000家,拿到錢的有30家,最后5家對決,1家(美團)勝出。
所以說,C輪死不死和創業者的關系不大,關鍵是你如何在這個小概率事件中勝出。
而不是僅僅打贏平均數。
做VC也一樣,不能平庸,必須做到A Plus(A+的分數),否則就是死。
對于我們來說,我們只關心今年手里的這30家公司是不是70%以上都能贏,或者我能否幫助每一家能贏。
總而言之,我們比較關心公司是否健康,是否把事兒做成。
靠錢砸出來的公司走不遠。
CEO的成長能力時常被投資人低估創業家:您會選擇在什么時機介入一家公司?李宏瑋:不同類型的公司側重點不同。
如早期的移動社交產品,主要贏在創意,贏在idea(想法)上。
公司本身10個人不到,也不需要很多資金。
我們看的更多的是你在解決什么問題,會偏向早期介入。
他能成,后續就能發展,如果不成可能就沒有B輪了。
但像IOT領域需要的資金量比較大,那就需要把這個模式看透,是不是會有后續的積累,能提供什么樣的價值,團隊能不能走得更遠。
這樣的領域,我們A輪、B輪就要有積累,資金量要足夠。
再比如O2O領域重在執行,那就要看團隊的執行能力,CEO的帶隊能力和融資能力。
O2O需要很快速地鋪,做地推,那它就需要ABCD輪。
如果這個行業已經到D,你投一個A,那想贏就非常難。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美團第五,打敗了第一的拉手。
總之,我們不能把社交、IOT、O2O一攬子項目都定位為只投A、B還是C輪,要具體來分析。
創始人會變:有的會“變好” 有的會“變壞”創業家:一家企業中,創始人的因素起多大作用?李宏瑋:人的作用很重要,企業70%的成功取決于CEO。
但人是可以改變的。
好多CEO的成長能力一般是被投資人所低估的。
有的CEO你看見他的時候,感覺挺屌絲,沒有氣場,感覺也招不到人。
但需要的時候他是可以變的。
所以看人,不能僅在一個時間點去看,這樣對創業者來說很不公平。
比如我第一次見李學凌的時候,他是不說英文的,是他教我講的中文。
但當后來在外國路演、去IPO的時候,他都用英文演講。
他愿意為了公司成長去改變。
當然也有CEO變壞的,所以說“很好”不等于“很好”。
很多CEO把融資到金額當成成功的標桿,然后拼命融錢。
但這樣,融的錢多了就容易分心,喜歡這試試,那試試。
24小時同時做了10件事就很容易錯。
CEO扛不住誘惑,慢慢就會追不上競爭對手,公司就失敗了。
作為投資人,我們確保跟創業者保持交流,比如在微信上隨時溝通。
看到公司偏離了正常方向,就趕快提醒。
如果不聽的話,VC就要考慮退出了。
我們掌管著別人的退休基金,一定要負責任。
所以,我們VC的行業不可能做行業的平均數,這個行業里只有做到A plus才能活。
工作和生活沒有平衡,只有犧牲創業家:作為一名女性,你怎么做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李宏瑋:沒有平衡,只有犧牲(李宏瑋非常堅定)。
創業者都能犧牲,我們投資人為什么不能犧牲?所有那些說能平衡的,都是騙人的,要不是就是做不到A Plus,只能做到B Plus或者是C。
創業者每一天面對的都是問題,就像在戰場上打仗一樣。
如果投資人對市場判斷錯誤,給出了錯誤的信息和建議,就會誤導創始人。
為了始終都能對戰局做出準確的判斷,我會一直在工作,即使不在電腦前,也一樣會想。
經常有CEO說,Jenny比我還急(李宏瑋大笑)。
我平時不太在乎吃什么,穿什么,也很少購物,但喜歡沖在一線,保持200%的專注。
當然,我覺得我的投資原則是可以通過數據來量化的,但即使看過數據之后,你還是要和創業者面對面的聊。
問他做這件事到底是短期的戰術,還是戰略。
也有的創始人就說,我要先用錢把這個行業玩砸,那你能不能跟他玩?你有沒有足夠的籌碼陪他玩?創業家:您認為女性的身份,在投資的時候是優勢還是劣勢?李宏瑋:我感覺是優勢。
其實,并不像有些人所說的,投資圈是一個男士俱樂部,對于女性投資人來說有很大瓶頸。
由于我是女性,更有親和力,很多創業者不一定會和別的的投資人說的話,可能會對我說。
此外,作為女性投資人,很多時候我的見解是不同的,視角不一樣的。
再者,移動互聯網時代,最大消費者就是女性。
這一點也非常有價值。
當然,我最擅長的還是TMT領域。
一開始你可能看不到最后那么大,但雷軍當時和我說,“Jenny,我感覺(手機這個市場)100億美金應該是可以的。
”但沒想到,后來他成長得那么快,這都是當初投資時想象不到的,可能創始人自己也想不到,但前提是創業的時候,至少第一步要做的那個市場不能太小,它會讓你有那個觸角,再慢慢去挖掘第二個事,第三個事。
我投資的時候從來沒想過YY會做教育。
好的公司100%都會超出VC的預期。
市場正在降溫預計半年到一年會“變天”創業家:上次見面時(2015年2月份),你說市場正在起變化,你現在還這么覺得嗎?李宏瑋:是的,GGV在這個行業15年,我們發現基本上3~5年左右會有一個變化。
2009~2010年的時候是低谷,然后慢慢回升,現在又開始有往下走的跡象。
去年這個市場很熱,很多資金瘋狂的涌入,除了VC以外,PE以及一些海外的公司也在嘗試,投一些早期的項目。
但這個熱潮可能并不會持續很久,首先是一個投資潮過后,他的精力要開始分散到這些投過的公司上面。
其次,去年很多錢都投到了O2O領域,大概要有1000家,但這1000家不可能都贏,只有前面3~5家可以勝出,所以一部分項目死掉后,VC就會開始變保守。
他上游LP也會給VC壓力,這樣就會傳遞到下游,VC會開始看業績,做盡調,錢就不會那么好拿。
我感覺現在市場就有慢下來的跡象,應該還有半年或一年左右,市場就會變天。
但我不會鼓勵創業者抓緊時間快點拿錢,這只會讓下降的速度變得更快。
對于創業者來說,不該拿的錢就不要拿,要專心的把事做好,這才是最重要的。
創業家:對中國的創業者還有哪些建議?李宏瑋:1.想清楚你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你要體現的價值是不是只有你的商業模式可以實現。
2.中國的創業者很容易分心。
要告訴自己每天做減法。
把自己focus(聚焦)在一個領域。
認清你要贏的那個終點在哪?3.專注于你的團隊。
4.融資不代表一切。
這是未來5年到10年整個這一代創業者都需要考慮的事。
不要總想著這個資金是源源不斷的,很可能明天市場就變了。
下一篇:馬化騰:美國開始抄襲中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創業者們需警惕“C輪融資死”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