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美國當代最了不起投資者沃倫·巴菲特說,貪婪和恐懼將會永遠伴隨我們左右。
或許,還應該加上一條——投資者總愛自以為是。
當巴菲特用他近50年的成功經驗告訴你,真正偉大的生意和投資究竟是什么的時候,絕大部分人甚至根本聽不進去。
他說,我們要尋找的生意,是在穩定行業中具有長期競爭優勢的公司。
需要避免的是那種收入增長雖然迅速,但需要巨大投資來維持增長的公司。
他說,一家真正偉大的公司必須要有一道“護城河”來保護投資獲得很好的回報。
如果只是所謂的“長溝深塹”,最終會被證明是幻覺,很快就能被對手跨越。
他說,避開不能評估其未來的業務,無論他們的產品可能多么激動人心。
我們更愿意實質性地擁有一家優秀公司的一部分,也不愿意100%控股一家資質平平的公司,因為擁有“希望鉆石”的部分要好于擁有一顆人造鉆石的全部。
他說,不要迎合華爾街,對金融杠桿要萬分謹慎,一些人通過借來的錢成為巨富,但也有人因此一貧如洗。
無論多大的數字,和零相乘后都會化為烏有。
歷史告訴我們,即便由多聰明的人操縱,金融杠桿也經常會導致“歸零”。
他還說,投資的目的不是為了讓人夸你有多棒。
事實上,贊揚經常是增長的敵人。
要謹防那些讓人溢美的投資舉措,偉大的舉動通常都會讓人覺得枯燥無聊。
…… 如果你在投資圈待久了,就會發現這些免費的、極具價值的投資建議都來自于一處:每年的“巴菲特致股東信”,但真正能夠細心閱讀的人實在不多,而愿意接受并以此為投資準則的人就更少了。
很多人以為,巴菲特的這些都是老一套,缺少變化。
實際上并非如此。
巴菲特在成為“奧馬哈現象”之前的投資哲學純粹是格拉漢姆式的,原則是與資產、利潤或者現金流比較起來,股價顯得便宜就買入,反之就賣出。
但是,許多年后,巴菲特更喜歡“一錘定音”的投資理念,即買入優秀企業,并永久地持有,或者至少在這些企業的根基腐朽之前擁有。
另外還有不少跡象表明,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和行為是動態的,盡管他會有他堅持的部分。
這種變化以及堅持基本上都會反應到他每年的“致股東信”中。
如果你是巴菲特的認同者,他在這些信中會用拉家常的口吻來跟你講述伯克希爾旗下的各種子公司和業務,也會對當年的經濟熱點發表一些深刻的看法,當然,講得最多的還是他的投資理念。
我想,在投資的道路上,有這樣一位超級智者能與你為伴,并且供你學習和模仿,總好過自己瞎摸索。
還有,既然投資圣經就在手邊,為什么不時常拿出來讀讀呢? 2012年 “置身游戲之外的風險顯然比身在其中的風險要大得多” 1. 我們的業績標準 有一件事情你可以確信:無論伯克希爾最終業績如何,我的合伙人查理·芒格(公司副董事長)和我都不會改變業績標準。
我們的工作就是以比標普500指數更快的速度增加公司的內在價值——我們用賬面價值作為其一個低估的替代。
如果我們成功了,伯克希爾的股價雖然每年會有波動,但是長期來看會超越標普指數。
如果我們失敗了,我們的管理就沒有給投資者帶來任何價值,因為他們自己購買一只低成本的指數型基金也可以獲得同樣的標普回報。
下一篇:月薪5500元都市打拼族如何投資理財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存款15年利息從6000元變600元 利息去哪兒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