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餐飲不好做?實體消費不好做?那外婆家就可以說是實體餐飲業的一個“另類”。
基本上去過或見過外婆家的都有這么一個印象:每次去都排隊,每家都排隊,幾乎365天都要排隊,似乎在外婆家就沒有淡季一說。
剖析他排隊的背后我們得到這些秘訣。
1環境超出預期,價格可以“可勁兒造”現在大家出門去餐廳吃飯,吃的是什么?去餐廳吃飯,首先是一種社交行為。
換句話說,吃什么很重要,和誰一起吃,在什么樣的環境氛圍里吃,也很重要。
菜的味道好不好,情調也是影響因素之一。
按照外婆家創始人吳國平的話說,他自己就是個喜歡輕松、自在的人,所以他覺得吃飯的氛圍,也得讓人輕松自在才行。
外婆家不同的店裝修是不一樣的,因為每一家店所在的位置、商圈是不同的,客流也是不同的。
比如北京藍色港灣的外婆家,進去以后就感覺燈光照明比較灰暗,沒有其他一些餐廳一進去就寬敞明亮、金碧輝煌的感覺。
但坐下來后會看到每一個桌子上面吊著一盞小燈,只照到你這一處。
所以整個餐廳的光線感偏暗。
行話說,這叫點綴光。
這是什么風格啊,有人曾經指出過,其實外婆家的裝修風格,更接近酒吧,而不是中餐廳。
所以有的外婆家才會用長吧桌,為什么,方便搭訕啊。
這種風格也被一些其他餐廳所借鑒。
但沒有一種風格布局是能夠通吃所有用戶的,關鍵是看最想討好的用戶是誰。
吳國平的餐廳雖然名字叫外婆家,但是他最想討好的,卻是年輕人。
北京的朝陽大悅城店,店的入口很小,進去后卻別有洞天,據說,又是參考了迪廳的設計感。
外婆家餐廳,基本上都開在大的MALL里,為什么?年輕人多。
在裝修的材料方面,外婆家也更多的是采用鐵、實木、磚墻面,在藍色港灣的那一家,竹子作為裝修元素也很凸顯,整個餐廳沒有封閉的包廂,那種感覺太正式太壓抑。
不過,如果你需要類似包廂的環境,有幾個用竹子編成的鳥籠子形狀的餐桌可以選擇,坐在半封閉的鳥籠子里吃飯,那感覺肯定很特別。
因為餐廳風格的別致、時尚因素突出,也有人把外婆家、綠茶這樣的餐廳統稱為快時尚餐廳。
如果對比一下,會發現外婆家和ZARA們確實有不少相似之處:一方面,快時尚品牌都充滿青春氣息,善于撲捉年輕人的需求。
另一個重要方面是,快時尚品牌都以平價取勝。
在外婆家的菜單上,一盤麻辣豆腐只要3塊錢,這是路邊的小餐館也不敢做到的價格,卻出現在了一家裝修很有逼格的餐廳里。
當然麻辣豆腐是個極端的例子。
但是總的來說,外婆家的菜比同檔次的餐廳便宜。
根據大眾點評網的數據,無論在杭州、上海還是北京,外婆家的人均消費均在60元以內,這還是在顧客“可勁兒造”的情況下。
對于年輕人來說,口袋中的錢并不充裕,經濟實惠永遠是考慮的重要因素。
有了能讓多數年輕人接受的價格,才能換來他們的反復消費,外婆家的翻臺率高,也就可以理解了。
這樣,外婆家的排隊現象也就可以理解了,金錢和時間,對很多人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資源。
很多成功人士不愿意花時間排隊,那是因為對他們來說,時間真的就是金錢,可是對于年輕人來說,時間也許有的是,就是囊中有點羞澀。
而外婆家恰恰正好擊中了他們的痛點。
2破壞性:價值鏈殺手外婆家創始人吳國平,不僅是個價格殺手,還是個價值鏈殺手。
什么叫價值鏈殺手?就是,吳國平對餐廳的價值鏈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用工業化方式做餐館:用標準化控制質量吳國平自己創業之前,在一家生產塑料藥包材的國有工廠里干了十幾年,從普通工人一直做到車間主任。
1998年創業,當時的外婆家還是一家小面館,遠不是今天的模樣。
不過,在工廠的那段經歷,卻是吳國平如今能夠成功管理的關鍵。
連鎖餐飲企業也是連鎖企業,最難的是標準化,而一板一眼的做事,用標準化、程序化來控制質量的穩定,正是工業企業最擅長的事。
外婆家如今的一些管理和流程標準化的方法,就來自于吳國平之前流水線上的經歷。
吳國平在外婆家還用了一招,干掉了不少大廚,就是引入了一個叫蒸烤箱的新技術,一下子可以做好多菜品,減少大廚的參與。
除了標準化和流程化,工業思維還教會了吳國平一件事,那就是極端的摳門。
在很多飯店門口排隊的時候,是人工寫號碼塞給你,人工叫號,外婆家有個“外婆喊你吃飯啦”的叫號系統,這樣一來,就把迎賓員工的工錢省下了。
”一般餐廳的傳菜上菜是兩個程序,外婆家合二為一,由傳菜的直接上菜。
作為前車間主任,吳國平很清楚哪里可以省,哪里不可以省。
跨界混搭:老板混設計、服裝、美容美發圈一般來說,摳門而且嚴謹的工業思維,會使人變得刻板而沒什么情調。
但吳國平不一樣,他最大的破壞性其實在于他的混搭能力。
首先他本人就是一個例子,外表像個混娛樂圈的,骨子里卻是車間主任的思維,這就是一種混搭。
更多的混搭還有,吳國平在杭州,走動最多的不是餐飲圈的同行,而是設計師的圈子,很多設計者的靈感都已經體現在外婆家門店的裝修上。
除此之外,他還跟做服裝的玩,跟做美容美發的混。
為什么呢,吳國平自己說,理發店的朋友說了,廚師好管,廚師走了客人不會帶走,但是理發師一走,客人就跟著走了。
所以吳國平決定跟他們學如何管理理發師這樣的人。
至于服裝更好理解,服裝與時尚緊密相連,一個服裝品牌每一季都要推出多個新款去打市場,就像一個餐廳隔一段就要研發新菜品一樣,但在創新的力度和壓力方面,服裝業的壓力更大。
這樣混搭出來的結果,就是外婆家總在尋找變化,總是有不走尋常路的感覺,別說競爭對手模仿不了,即使是外婆家內部也難以相互模仿,各家店只能逼著自己去別出心裁。
而吳國平自己,也有一點娛樂至死的精神。
他甚至想過要在餐廳里開電影院,一邊吃飯一邊看大片,牢牢的把年輕人拴住。
這種混搭的精神,讓外婆家在餐飲業比較低迷的時候,也可推陳出新,用一些別人沒有想到的方法去突圍。
比如,外婆家旗下的“動手吧”,這個餐廳的特點在于,里面有糕點、小龍蝦等大眾化的菜品,但是沒有餐具,想吃,必須得下手。
不用說,這樣的用餐設計,挑逗的又是年輕人,著眼點在于參與感。
下一篇:叫板星巴克,誰這么牛?瑞幸咖啡營銷路數深度解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B2B公司如何借助銷售漏斗管理銷售團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